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唐波,是一名二级拆书家,我也是一名教师、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的爱好是制作美食。
【场景法介绍】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看到各种信息。
【事件】假设你有一些空余的钱想做投资,房地咨询售顾问告诉你,投资某某楼盘是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那里的房价肯定要涨等等。或许你明明觉得那个咨询顾问的话有什么不对劲,可却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
【提问】遇到这类事情,你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对方观点,还是不断提问质疑,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呢?或许你会想,何必那么麻烦,我不可以那个顾问,不买房不就行了么,好像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影响】但当你有这个需求而不知如何分辨信息时,你将很容易的陷入焦虑当中,甚至会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质量,例如我有一个邻居就因为错过了购房机会懊悔不已。
【解决】若想要面对纷繁复杂的观点能够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你就要具备一些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提问》这本书教我们该怎么样去提问,怎么运用淘金式的思维去判定一个观点的准确性,能够让我们不草率,不盲从,靠自己去问为什么,得到更正确、更理性的结论。
【原文 why/原文 what/原文案例】
有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因为类似于海绵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称为海绵式思维。这种流行的海绵式思维有以下两个显著优点。
第一: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千头万绪,而你获取的知识将会为以后进一步展开复杂的思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相对而言,这种思维方式是被动的,它并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地去冥思苦想,因此来得轻松而又快捷,尤其当你看到的材料本身已是井井有条又生动有趣时,这种思维方式更显成效。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被动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确实为你提供了一个富有成效的起点,但海绵式思维却有个极严重、极致命的缺点:对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和观点如何做出取舍,它提供不了任何方法。如果读者始终依赖海绵式思维,他就会对自己最新读到的一切深信不疑。
我们认为,你一定愿意自己掌握主动权,选择该相信什么忽略什么。而要做出决定和取舍,你就得带着一定的态度去读书,即带着问题去读书。这种思维方式需要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作者在向你细说原委,而你则准备随时与之辩驳,虽然作者本人根本就不在场。
我们把这种互动方式称为淘金式思维。淘金的过程为积极主动的读者和听众提供了一种可效仿的模式,他们得尽快决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到底价值几何。在一场互动的对话中披沙拣金,需要你不断地提问并思考的答案。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分辨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按步骤使用淘金式思维清单,形成自己的理性的结论。
【类似概念】通过这段文章,我们认识到了哪两种思维方式?(淘金式思维和海绵式思维)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海绵式思维?想像你拿一个海绵,我们一捏,再把它放进水里中,海绵迅速吸收液体,变成了吸满水的海绵。海绵式思维,就像海绵一样,来什么信息就接收什么信息,对于信息并不加以区分。
【类似概念的例子】我有朋友在买房的时候,有个楼盘销售就说他们那个楼盘这里好那里好,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云云,朋友虽然有些犹豫,但觉得听介绍确实还错,心里又比较着急想定下来,很快就付了定金,后来她告诉我,买完又有点后悔了,觉得同等价位自己还有更好的选择。
【概念提出】海绵式思维是单向的去接收,有点拿来主义的意思,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淘金式思维。
【概念讲解】那什么是淘金式思维呢?“淘金”是指不断地从金矿的泥沙中通过过滤、沉淀、筛网,最终淘出有价值的金子。淘金式思维就是指当我们面对某一本书、某个人的某个观点,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思考找到对我们真正有价值的那部分信息,让这部分信息内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最大的区别是:海绵式思维被动地接收信息,不对信息进行取舍和判断,全盘接受。而淘金式思维则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与知识进行积极互动,从互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样是读一本书,海绵式思维将书的内容全盘接受,而淘金式思维则会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概念难点】值得注意的是,淘金式思维不是对信息进行批判否定,而是重视在与知识的互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举出案例】 我的另一个朋友,我感觉是他是很善于使用淘金式思维的人,去年正在考虑买房的事情,面对顾问的推荐向她推荐的楼盘,她没有全盘地接受,反而是从各个销售那里了解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学位房、均摊面积、绿化面积、房屋朝向等等,获得了很多购房知识,最终她认为在江边某小区购房性价比非常最高,因而果断入手了一套房子,现在房子已经大大升值了。
【概念步骤how】那我们怎么在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中,与这些信息展开积极互动,学会用淘金式思维去进行思考呢?我们可以使用淘金式思维的清单:
1.思考他人的目的:想一想别人话语中的目的是什么。销售人员推荐你购买A楼盘而不是B楼盘,目的是什么,有可能是A楼盘确实好,也有可能是提成更高。
2.记录质疑并寻找答案:在我对到别人的说法可能有质疑时有没有把它记下来。我们在和别人聊天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小问题“突”地跳进脑子里,不过由于谈话继续,就没有机会在当时提出;所以,我们需要在“突”的时候稍微记一下,谈话后再仔细考虑。例如,为什么同样的户型,B楼盘价格要优惠一些,这样的问题可以再谈话结束后一一咨询或自己去寻找答案。
3.客观评价:对他人的观点、解释进行客观的评价。例如,房地产销售确实讲述了他们楼盘价位低的优势也掩饰了楼盘均摊面积大的劣势,而不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评价别人是奸商、狡猾之类。
4.形成结论:在别人观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结论。 当我们在经历的前三个步骤:了解了对方目的,提出了质疑得到解答之后,这时我们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了。例如,对于楼盘的各种问题,都有了解答,这时我们便可以判断楼盘是否值得购买了。
【预防异议+讲解】说了这么多淘金式思维,那是不是淘金式思维就比海绵式思维好呢?不能这么简单地下定义。其实两者可以结合起来使用。比如,当我想了解拆书帮是个什么组织,以及什么是拆书法,什么是拆书家?在完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们会去翻阅百度、阅读帮主的《这样读书就够了》、《拆出你的沟通力》、关注拆书帮的公众号、参加线上线下的拆书活动等方法,全面去了解和接收大量的关于拆书的信息。这个阶段我们使用的更多的是海绵式思维。那当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想要成为三级拆书家的时候,我们在准备过级的时候就会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寻找那些具有启发性和刷新认知的片段,并且重点攻克技能点,这个时候我们也许就需要启动淘金式思维了。
【适用边界】当我们在某个领域属于小白时,使用海绵式思维去补充能量,获取全面信息,当我们对某个领域已了解,需要进行信息筛选的时候,使用淘金式思维去提问去思考,过滤垃圾信息。
A2:
现在请小伙伴们当一回编剧,针对未来一个月内,你需要使用淘金式思维的场合,例如你想在旅行社打听假期旅游的信息,却不知道选A方案还是B方案更好,你想要购买一款智能家电,但感觉几个店铺价格相差甚远,针对这类需要作出判断与选择的问题,设计一个对话的剧本,包括人物、情节、对话内容等。因为淘金式思维是一个思考过程,小伙伴可以说出自己是如何在场景中运用淘金式思维的。大家可以把对话和思考的关键词写在便签上,5分钟后,请小伙伴来展示一下。
【伙伴展示】
故事背景:小雄想去购买一块运动手表
人物角色: 小雄 销售人员
故事内容: 小雄向客服人员咨询
对话设计:
小雄:我需要一块运动手表,请问您有什么推荐。
销售人员:您看看,这是我们推出的最新版手表,3号系列。(思考对方目的:新款价格高是不是提成更高,或者新款确实好。)
小雄:我记得我朋友买的是2系列,感觉很好用,3系列与2系列有什么不同吗。
销售人员:3系列新增了很多功能,在记步、测心率等功能的基础上新微信等新功能……(纪录质疑并寻找解答:新款是否更加耗电、价格差距)
小雄:那新款的功能多了这么多,又需要一直联网,是不是耗电量更大?
销售人员:这个待机时间确实会要稍短一些。(得到解答)
小雄:价位方面呢?
销售人员:价格新款比旧款贵300元的样子。
小雄:销售这款新手表的功能和款式确实不错,但耗电量也大一些,价格上比旧款贵了很多。(客观评价)
小雄得出结论:我买手表是用来计算运动心率和运动量,不需要太多功能,购买旧款2系列已经可以满足需求。
故事的结果:小雄选择购买旧款2系列。
【给出反馈】 感谢小雄的分享,他在这个选择过程中运用了淘金式的思维,做出了非常理智的选择。
【结语】感谢大家的分享,相信大家都掌握了锻炼淘金式思维的四个步骤,它们除了可以应用在谈话交流中,也可以用在阅读中,去思考和挑战作者的观点。希望大家多多运用在生活工作中,从纷繁复杂的知识海洋里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