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肖雄。肖是肖邦的肖,雄是英雄的雄。介绍下我的三个标签:首先我是一家医院的信息化运维工程师;第二个是小说爱好者,偏爱科幻和推理小说;第三个是学习分享者,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拆书分享的过程中,我尽量以一个培训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书籍介绍(1分钟)
今天拆的这本书我个人很喜欢,叫《好好说话》。
这本书由马东出品,“华语圈最会说话的组合”马薇薇、周玄毅、黄执中等著。主要说的是在说服、谈判等多个场景下的说话技巧,使读者的说话水平有所提升。
与其他沟通类书籍相比,《好好说话》没有太多无聊的理论知识,它更加新鲜有趣。这本书不仅畅销,在豆瓣评分7.1分的高分,是沟通类的好书。
在开始分享前,问大家几个问题,你是不是很难说服他人?或者在演讲时平淡无奇,毫无感染力?这本书就能解决以上问题,通过新鲜、有趣的说话技巧,达到激发读者思维、传授使用技巧的目的,从而综合提升说话之道
请大家开始阅读片段。
(选自《好好说话》)
我有困难,该怎么开口
一则新闻报道:
四川有个老太太,80多岁了,坐动车到成都看病,但因为她的坐票没有买到终点站,所以在途中就被座位的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家的女儿请对方让个座,却遭到拒绝,因而感叹:年轻人真是缺乏爱心。
但座位的主人却委屈地认为:“坐自己花钱买来的位置,难道错了吗?”
这样的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社会对于那些动辄采用道德绑架、强逼他人做好事的人,也越来越不能忍受。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得承认,出门在外总是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那在遇到类似情况时,究竟该怎么说,才能让别人更愿意让座给我们呢?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让对方很清楚地感觉到自己是有选择的。毕竟,没有人会喜欢被迫做决定。事实上,无论某个决定有多正确,只要当我们感觉自己是不得不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头脑中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种种抗拒的念头,甚至会妨碍我们做出正常的判断。相反,当我们发现在做决定时,主动权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那么我们就会觉得安心,并自觉地放松戒备,开始认真思考各种选项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比较以下这两种说法: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可以让个座吗?拜托拜托,求求你,无论如何,一定要帮帮忙。”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可以让个座吗?当然,这是个不情之请,毕竟是您的座位,让不让由您决定。”
跟前一种说法相比,第二种说法尊重了对方的选择权,而这往往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请求方式。
【学习目标】我们本次的学习目标是,通过今天的练习,学会运用三个步骤来请求他人,让对方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请求。
你是如何请求他人的?比如,我们希望陌生人让座或者同意插队时,如果话里包含了“你一定要”“求求你”等字眼,对方会很难接受我们的请求。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具有防范意识,如果被要求做某事,我们内心会反抗。相反,如果我们有选择权,就会放松警惕,卸下防备,开始考虑他人的请求。
如何恰当地请求他人?本片段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说出具体的请求。请求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因为对方是很难理解一个笼统的请求。比如“帮我分担点工作任务”是笼统的请求;“今晚帮我一起完成明天要交的报告”就是个具体的请求。
第二步,说出对方可能拒绝的理由。当我们说出对方可能拒绝的理由,会让对方觉得:我们在理解他。比如“我知道你今天的工作已经很忙了”。
第三步,表明态度。最后,我们要表明态度,尊重对方并给他选择权。比如“当然,最后还是由你来决定”或者是“没关系,你再考虑下,晚点答复我”。
【例子】有一次,原本中午我有个工作汇报,因其他原因去不了,希望同事小李能帮我完成汇报。那时运用了书中的技巧来请求他人。
首先我说出具体的请求,说:“我因为有事要外出,不能完成中午的工作汇报,可不可以麻烦你帮我去做?”,这是第一步;然后说出对方可能拒绝的理由,我说:“中午是午休时间,我也知道这样你会很辛苦”,这是第二步;最后表明态度,我说:“没关系,你考虑下,晚点答复我”,这是第三步。最后同事小李答应了我的请求,帮我完成汇报。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不按照以上三个步骤来,而是直接的表达请求,很容易让对方有压迫感,他们就很难接受我们的请求。如果能按照以上步骤来,就会让对方卸下防备,认真地考虑你的请求,使请求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
【预防异议】还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对方顺着你的话拒绝怎么办?他们会不会说“是的啊,我工作已经很忙了,真不好意思。”实际并没有那么糟糕,心理学有个原理叫做“相互让步”,如果一方已经让步,那另一方也可能也让步。比如销售人员让我们试用、试吃,事后我们会有愧疚感,而倾向于买下商品。我们先为他人着想,这是一种付出,对方也会让步,认真考虑请求。当然了,如果被拒绝,很有可能是对方一开始就没打算答应你,不能强求。
A3
我们刚刚学习了通过三个步骤来请求他人的方法。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下要演练的场景:小王的母亲生病了,急需医药费,而他身上的钱不够,他想找朋友小李借2000块钱。
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我的左手两位一组,以此类推。一人扮演小王,你跟小李沟通,用今天学的三个步骤来请求他借钱给你;另一人扮演小李,你根据小王的说话做出回应。
演练时间3分钟,两人可以轮流扮演小王,现在开始。3分钟后,请两位小伙伴来分享下他们的对话是怎么样的。
思思和谢芳的分享:
思思:芳啊,有个事找你下
谢:你说
思思:是这样的,我妈妈住院了,最近我手头也很紧,你可不可以借我2000块应急?
思思:我也知道,你要还房贷,确实压力也很大。
思思:没关系,你考虑下,明天答复我好吗?
谢:好的 (明天后)我想好了,借给你吧。
直接提出请求,会给人心理压力,最后让对方难以答应你。而如果给对方选择权,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请求。请求越直接,效果差,这是很神奇。
大家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人生却不是这样,很多事并不是越直接越好。当我们不再急功近利,而是退一步,给他人、给自己更多空间时,事情往往会变得更好。今天分享到此为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