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策遥。我们今天要拆的书,叫做《关键对话》。为了更好的完成今天的拆书,我们先来分一个组,从我的右手边开始,大家两两一组。
【F】这本《关键对话》比较特别,是一家机构经过数年对于沟通领域的研究之后写成的以一本书,这本书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讲述了有效沟通的方式。
【A】这本书是沟通类书籍中非常畅销的一本书,和同类书籍相比,它的实操性非常强,提供了许多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对话情境和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B1】在工作或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不知道怎么和他人有效沟通的经历?这本书能教会你如何在一些关键时刻正确沟通。
【B2】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敏感问题想要表达自己想法又不想招人反感的时候,更需要有效的沟通,而今天所选的拆页就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今天的沟通法,解决在在敏感问题上不知道该怎么沟通的问题。
我们现在大概花2分钟的时间把这个拆页看一下。
学会从事实出发。要想成功说出内心想法而不招致对方的反感,你应当引导对方了解你的行为模式,让他们从头至尾地了解你分析问题的思路,且不是从行为结果出发的。你应当以事实为基础,并告诉他你由此得出的结论,让对方设身处地地为你着想。只有这样做,当你谈起自己的主观结论时,对方才会充分理解。也就是说,你必须先罗列事实,然后提出看法,同时要注意你的陈述方式,表明这只是一种你的看法而不是确定的事实。
例如:
布莱恩:自从我到这工作以来,你每天都要见我两次,对别的同事从来没有这样的要求。而且,你还让我必须先通报思路,然后才展开工作。[罗列事实]
费南多:你想说什么?
布莱恩:虽然不确定我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我感觉你好像不信任我。也许你觉得我不胜任这个工作,或是会给你造成麻烦,情况是这样吗? [提出看法]
费南多:哦,我只是想在你投入大量工作之前提出一些个人建议,没有别的想法。以前跟我合作的那位员工,每次都是快要完成项目时才发现忽略了其中的关键内容,我只想小心谨慎一些。
记住,你应当从事实出发提出自己的想法,关注事实是讨论各种敏感问题的基础。
大家看完拆页了吗?
【What】这个拆页带我们领略了如何成功说出自己内心想法而不至于招人反感。
【Why】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这种沟通的两难境地,说了怕得罪别人,不说自己心里不舒服。
【How】那到底是说还是不说呢?片段中给了我们答案,要说,但要遵循相应的方法。我总结如下。
一、 罗列事实
(1) 数据化:如片段中,你每天都要见我两次。
(2) 强烈对比;如片段中,对别的同事没有这样的要求。
二、 提出看法
(1) 提出可能看法:我感觉你好像……
(2) 询问意见:例如情况是这样吗?
【举例子】
背景:我有个同事A,经常迟到,已经连累到整个项目组的绩效了。
正好看到《关键对话》这个片段的内容,我找了个机会和他沟通,决定运用实践一下。
首先, 我:【罗列事实】
(1) 【数据化】我看了一下考勤,最近的两周,上班时间10天,你一共迟到了6天。
(2) 【强烈对比】我们项目组其他同事这两周都是全勤的。
A:不好意思。
然后,我:【提出看法】
(1)【提出可能看法】虽然我不太确定我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我感觉你好像被其他事情牵绊住了,心思并没有放在工作上。
(2)【询问意见】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并不一定正确,情况是这样吗?
A:我确实最近动力不足,我会改善的。
通过这样的沟通方式,同事A也没有感觉不舒服,我也把我的想法清晰的表达了出来。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现场演练环节,我给大家设计了一个演练场景,请大家认真倾听要演练的场景:
【场景设计】
你的上司刘总在三个月前给你和小张安排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并且承诺做的好会有很大的奖励。三个月的时间,你和小张都拼了命的工作,多少次夜深人静,你站在IFC的高楼落地窗前眺望远处美丽的夜景,心里激情澎湃,感觉自己马上就能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三个月过去了,你和小张的工作都完成的很好,刘总提拔了小张当主管,但是没有提拔你。你的心里觉得特别难受,你想找领导沟通一下这个问题。
【给出清晰指令】
现在,请大家按照刚才的分组,两人一组,运用刚才所学片段里我总结的如何做的方法。一个人扮演刘总,一个人扮演你自己,之后角色互换。演练时间8分钟,8分钟后,我会邀请一到两组小伙伴到台前来表演,演练现在正式开始。
【角色扮演】案例记录
A扮演自己,B扮演刘总。
A(自己):刘总,这三个月以来,我加班时间四十多天,帮助公司将业绩提升了30%,搞定了十几个项目。相信您应该也是有关注到的。小张这三个月也很努力,做出了很多的成绩,这我也看到了,但我还是挺不理解为什么小张得到了提拔而我没有。
B(刘总):这三个月来你的努力我都看到了,这次之所以提拔小张是因为他做的一个项目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A(自己):刘总,我可能还是感觉公司似乎不是很重视我,并没有很认可我的付出,情况是这样的吗?
B(刘总):并非如此,我们看到了你的付出,并已经把你列为了重点扶植对象,下次你是享有优先晋升机会的。
【总结】感谢小伙伴的分享,我们回顾一下刚才小伙伴的对话,首先A列举了大量的数据,三个月,四十多天,30%,这些都非常具有可信度,然后他还运用了对比,拿自己和小张做了个对比。紧接着,A提出了可能看法,并且询问了刘总意见。使这个敏感话题也不至于太过尴尬。实现了有效沟通。所以当我们在做一些敏感的沟通时,可以采取两步法:罗列事实,提出看法。相信大家经过今天的拆书活动都有了一定的收获。那今天的活动就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