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一级拆书家曹成果,很高兴能与各位伙伴一起做拆书分享。
【拆书目标】通过本次的拆书分享,各位伙伴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关键对话有分歧时,能够应用创建共同目的四步法,解决分歧。
图书介绍(FAB法):【F】:今天这个片段选自《关键对话》,这本书剖析了沟通上常见的盲点,提供了许多谈话、倾听和行动技巧。【A】:这是一本沟通实践类图书,这本书一经问世便高居《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这本书将帮助我们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利用各种沟通技巧,解决生活中的难题。【B】:跟上司讨论问题时,却被批评;跟朋友好心提建议却弄得反目成仇;跟配偶沟通却不欢而散。当遇到这些情况时,你是如何应对呢?你是不是时常在事后为事情的发展感到莫名其妙,或者为当时的表现感到后悔呢?其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在面对难以解决却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时刻”不是瞠目结舌就是唇枪舌战,运用本书提供的技巧,无论在一些难以应对的局面,你能够以事半功倍的效率轻松面对。
《关键对话》75页,作者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史威茨勒
总而言之,当你感到对方和你的目的不一致时,应当这样做:暂停充满争议的对话内容,关注对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然后努力创建共同目的。
1、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做出单边承诺,表示你愿意继续进行对话,直到找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例如:
“这样行不通,你的团队主张留在这里工作到完成任务,我的团队想先回家,周末再来加保,我们干吗不想想有没有两全其美方案?”
2、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询问对方为什么想要实现所说的目的,分清他们的要求和要求背后的真正目的。例如:
“星期六早上,你们为什么不想来?让我们累个半死,还要担心安全和质量问题。你们为什么那么晚来?”
3、开发共同目的---如果明确双方目的之后仍无法取得一致,那就想办法开发级别更高、更为长远,能够帮助双方避免争执的新目标。例如:
“我不想跟你们争个高下,最好能找到让两个团队都感到满意的解决方案。我们以前靠投票或掷硬币做决定,结果失败的一方总是埋怨并憎恶获胜的一方。我更关注的是两个团队对彼此的看法,因此,以后不管做什么,我们都必须保证不会伤害整个团队的合作关系。”
4、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明确共同目的之后,你应当和对方一起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例如:
“我们要找到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既不会带来安全和质量问题,又能让你的团队成员周六下午参加同事的婚礼。我的团队成员周六上午有一场比赛,你看这样行吗,周六上午和下午前半段你们工作,比赛完之后我们就过来工作。这样我们就能......”
有时候,我们会和对方陷入争论是因为双方对话的目的是不同的。这时候并没有误会在里面,普通对话者会马上做出妥协。虽然做出妥协有时候是必要的,但对话高手知道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创建共同目的,创建共同目的有四个步骤:
积极寻找共同目的
首先表明自己的目的以及想解决问题的态度或承诺;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
然后找出对方的真正目的;
开发共同目的
如果明确双方目的之后能取得一致,那么制定解决方案,如果仍无法取得一致,就开发帮助双方解决争执的更高层次的新目的
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
为了实现新目的,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举例】
2001年我跟爱人结婚时,因为结婚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分歧。爱人想旅游结婚不在家办婚宴了。但是家里的老人坚持要办婚宴,认为没有办婚宴没有举行婚礼就相当于没有正式的结婚。
双方都不想改变,没有人想妥协。每次讨论都不欢而散。我在中间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双方并没有误会,只是目的不同,我完全可以通过拆页中的四个步骤建立共同目的:
1、积极寻找共同目的
你想旅游结婚,父母想在家举办婚宴,我们干嘛不想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
2、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
你为什么想旅游结婚,不想办婚宴呢?
因为我需要参加一次复试,平时我没有办法请假,我想在复试的时间请婚假去参加复试,同时旅游结婚。在这之前我还要准备复试没有时间准备婚礼。等复试回来准备婚礼又来不及了。
3、开发共同目的
其实你也并不是完全的不愿意办婚礼,只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准备而已,如果不让你准备,不影响你的复试,你是不反对办婚礼的吧?
是的。
4、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
我们可以找一种方法即不影响你的复试,又可以举办婚礼。婚假一共是17天,你需要多长时间准备复试呢?
10天就足够了。
那么我们能不能在复试前12天开始请婚假,然后你用10天准备复试,一天赶到学校,一天休息,然后第13天参加复试。老人在家筹备婚宴。我们等复试结果的第14天-15天参加一个当地的旅游团旅游,第16天赶回来并休息一下,第17天参加婚宴如何?
这样既不影响你的复试,而且实现了旅游结婚,又参加了婚宴,我们就能顺利的结婚了。
好的。
利用创造共同目的的四步骤,分歧就可以这样解决啦。
【预防可能的异议,设计预防性讲解】
有些朋友或许认为,这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真遇到如此棘手的情况,我可没办法保持这么清晰的思路。”
但是这些技巧并不是凭空琢磨出来的,而是通过观察对话高手的行为总结而成的。因此,你完全不必固执的认为,在每次关键对话中,必须时刻保持清晰专业的思考和行动方式,也不要被这种念头吓倒,只需想想能否在这种情况下让自己更有头绪一些,或是让自己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在关键对话开始前,想想哪些技巧能帮助你解决问题。记住,当对话充满风险时,你只需做出一点小小的改善即可取得重大的收获。和大多数复杂问题一样,在关键对话中不必追求十全十美,努力做出改善即可。每次取得一点成功,直至自己变成对话高手。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想一个具体的画面):【分步催化1】你是否在让同事加班时,双方约定的时间不一致而争论?是否跟爱人讨论度假方式时两个人想到的度假方式不同而出现争执?是否跟老人因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发生不愉快?......这种情况下让你觉得双方并没有什么矛盾,却产生了争议,在工作和生活中你会涉及哪个情景呢?
下面我们分组,两位老师成为一个小组,大家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时间为3分钟,然后我会请一个老师分享他的案例。
好的,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哪位老师想分享一下?好的,卜老师。
学习者案例:
2007年9月,在孩子1岁时,我让孩子自己用勺子和筷子吃饭。孩子的姥姥不同意,我们每天都会在孩子吃饭时发生争执。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请学习者规划如何去应用):【分步催化2】请加工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今后你在该情景下,用拆页中的“共同目的的四步创建法”,找到你和争议方的共同目的,并提出最后的解决方案?请大家用2分钟思考举出一个例子,用2分钟群内分享。
好的,大家分享的差不多了,哪位老师想分享一下?好的,卜老师。
学习者案例:
从下周一开始,再遇到我跟老人因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发生不愉快时,我就用“共同目的的四步创建法”,找到我们的共同目的,并提出最后的解决方案。姥姥喜欢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给孩子一杯牛奶,或者给孩子送水果。我不希望孩子学习时有人打扰。
1、积极寻找共同目的
妈你给孩子送吃的是关系孩子的营养,我希望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心学习,我们干嘛不想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
2、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
您为什么在孩子学习时给孩子送吃的?
因为我看孩子学习辛苦,用脑过度,吃点东西补充能量。脑子好用,学习快写作业就快了。
我希望孩子在学习时不被打扰,这样孩子能安心学习,精力集中,写作业就快了。
3、开发共同目的
其实只要能保证孩子在作业时及时补充上营养,您是不是觉得就可以了。
是的。
4、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
我们可以找一种方法即不影响孩子学习,又可以补充营养的方法。、
孩子每学习50分钟,就会休息10分钟,您先准备好吃的,等孩子休息时让孩子出来吃东西补充营养,然后在孩子学习的50分钟我们都不去打扰她怎么样?
这样挺好的。
好了,今天通过这个拆页我们学习了“共同目的的四步创建法”,今天的拆书活动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