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图书介绍】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片段,来自《横向领导力》这本书。副标题是:不是主管怎么带人成事
【场景】
我们带领一群人高效合作,尤其你还不是这帮人的领导或主管的时候?生活中有很多这种场景,你和同事要一起完成一项工作,而当我们和同事沟通或协作时却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1.比如当你急切的希望对方完成一项工作时对方却对不停的拖拉;
2.当你认为一项工作或者任务极为重要时别人却非常的漫不经心;
3.当你已经说明了做一件事的流程时对方却在不断的质疑,不愿按照你的安排行动。
【提问】
你有没有想过应该如何给他人反馈,才可以让对方和你配合工作时不拖拉吗?
【影响】
你无法透过有效的给予反馈,进而来提升对方的配合度,其实这也体现你工作能力的水平有限。 其实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能够体现一个人的能力或者价值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同一级别的同事当中的影响力,如果我们不能够很好的引导或者影响他人,那么很可能就无法在工作和生活中脱颖而出,这很可能就是你职业发展的一道瓶颈。
【解决】
今天透过我跟大家分享《横向领导力》这本书当中,提到的”如何不依靠行政权威,仅凭自身才能,就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艰巨任务的能力”
“提升反馈的能力”的片段是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对方的需求,提供合适的对方需要的反馈内容,从而有效与他人获得共识,提升自己的横向领导力。
【学习目标】学习后,能在遇到反馈场景时(澄清),提出(行为)符合对方期望的反馈内容(界定)。
【片段一】
我们通常不会仔细考虑我们提供反馈的目的,因此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提供的反馈属于哪种类型。如果你缺少一个清晰的目标,那么也许你提供的反馈不仅无法帮助同事,而且还会影响他的表现。
一位社会工作者向一群专业人士就流浪儿童的情绪困扰检测问题发表重要演讲之前,在几个同事面前进行了排练。同事们认为他讲得不错,但是觉得她很紧张。为增加演讲者的自信,他们对她说:”讲得好极了,非常完美。” 对这位社会工作者来说,增强自信的确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改善演讲效果。听朋友们的话,她认为自己已经不需要作出改进了。这样一来,她就失去了改善演讲效果的机会。
其实,这位社会工作者的同事可以这么说:”我很喜欢你的演讲。我想你的听众也会喜欢你的演讲。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花点时间,让你的演讲效果变得更好。”
你应该养成习惯,在提供反馈时弄清楚自己的目的,并选择与该目的相适应的反馈类型。
【案例】 在为大家分享我自己对这个片段的理解之前,请允许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例子。 我们在夫妻相处是不是常常发生这么一件事: 先生早早下班,专门为妻子制作了一顿晚餐。 妻子吃饭时,第一句话就是“我感觉这个酱汁里的辣椒放少了”。 这句话可能会让丈夫把酱汁扔到她的脸上。 实际上妻子是在回答“她的丈夫应如何提升厨艺”这个问题,而丈夫想听的却是“她是否对我的辛勤劳动表示感激?” 他并不知道妻子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她是想出去吃吗?她是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吗?她是想伤害自己的感情吗? 【WHY】 Q:為什麼要針對不同的情況做不同的反饋呢?(因爲在不同情況的當事人,想要接受到的內容,以及我們反饋的目的不同,所以就會要考量有其他的反饋內容) 【概念讲解】 从这个案例中反应的要点是: 在反馈之前,你应该先明确自己的目的,这样的反馈才能有的放矢,也容易被接受。相反的如果我们用错了反馈的手段来完成我们的目的,接下来的对话就像是牛唇不对马嘴,既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还可能造成情感上的对立。 【强化讲解概念】 而我们可能常常会把不同类型的反馈弄混了,而导致你的反馈不是特别有效,或是没有达到目的,所以我们在边把常见的三种反馈跟大家分拆一下。有以下三种,感谢、评估还有建议。 1.感谢: 是把你对他人努力付出的感激和赞许之情表达出来。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目的是满足对方情感上的需求。 【感谢小案例】:老婆,谢谢你给我煮的饭菜,真的是太爱你了!! 2.评估: 说白的就是给别人打分数,根据某个你默认的标准打分数。 【评估小案例】:每次拆完书后观察家给的反馈当中,就是大量的评估,根据手册的标准打分数。 3.建议: 是指出你认为对方的哪些具体行为应该坚持,哪些应该改变。此时你关注点是评价事务而不是评价人。 【建议小案例】:老婆,这次的糖醋排骨的肉质很嫩,下次可以继续保持;但这次的丝瓜汤味道太淡了,下次可以先怎么怎么处理…… 【步骤How】 在明确分别出这三类不同的反馈目的之后,我们就从高效合作的角度出发,结合片段的要点,归纳出以下四个步骤: 1. 透过对话形式,了解对方的需要。 2. 明确反馈的目的是什么。 3. 把你的目的告诉对方,确认对方是否愿意接受。 4. 进行反馈。
【拆页的案例】 我说:小张你今天的演讲肯定准备了很久吧! 小张说:会啊,我好紧张啊,以前都没有讲过这样的东西,吓死我了! 经过一两句寒暄之后,你会了解到对方的状态,是希望鼓励、还是希望你给评价、或者是建议。 我这时候会在内心理确定我要反馈的目标,来更好的影响对方 我说:小张你今天表现的特别好,我想给你一些反馈跟你分享,来帮助你未来更棒,可以吗? 小张:可以的,你请说!! 我说:(评价)从演讲的角度来说,你在演讲过程的手势…,(建议)我建议你应该怎么…调整 【适用边界】 那时不是什么情况都要按上述步骤来反馈吗?显然不是 |
【A2】
我想大家已经在各小组内分享完自己的故事了。那接下来,咱们一起编一个小故事。需要有时间,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对话。比方,你是某部门的领导,你部门的员工来向你汇报一件事情,你会如何来反馈呢?
请大家一起开脑洞,想想你生活中有哪些这样的反馈场景补全这个故事,一会邀请小伙伴来做分享。
学习者分享:【根据指令,设计出包含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学习者分享:在未来跟供应商的沟通反馈,因为供应商有一个合作关系需要开展,我们公司要针对他们提供的服务进行采购。
供应商会说:「对于今年的采购方案是...的」
学习者想,为了让我们的采购更加顺利高效,并且能让对方清楚我的最终需求,我需要告知他明确的内容来让对方做准备。
学习者说:「为了让你清楚我们的标准,你可能需要在XXX方面做的更好,这样才能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开展」
拆书家回应:「这是一个给于反馈当中的"帮助提高技能"的类型,使用的非常好」
【学习目标】学习后,能在遇到要提建议的场景时(澄清),提出(行为)具体、真诚的建议,解决提建议却无效的问题。
【A1】促动参与
请你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你平常给他人建议时的行为表现,请回想一个平日工作给别人提建议时的情况。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数(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
我向对方提建议时总想着让他改变行为。 | 1 | 2 | 3 | 4 | 5 | 6 |
我向别人提出的建议总是很笼统。 | 1 | 2 | 3 | 4 | 5 | 6 |
我向别人提建议时总是会说:别这样做,或者你不应该这么做。 | 1 | 2 | 3 | 4 | 5 | 6 |
我总是会把不满意的地方向对方提出来,但不一定会给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 1 | 2 | 3 | 4 | 5 | 6 |
我向对方提建议时,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姿态 | 1 | 2 | 3 | 4 | 5 | 6 |
【I】解释自测
今天的自测题,能够让大家了解自己日常向他人提建议时的状态有所了解。
如果分数越高,说明掌握的反馈方法还需有所改善,也就是说你没有办法透过反馈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你对对方的影响力。
我们从第一个片段中掌握了不同的反馈类型,那针对感谢的反馈,我们很容易就学会。针对评估,我们所使用的几率不够高。
而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对于建议以及指导所使用的频率以及次数都会相对频繁一些。
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根据建议的反馈目的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R】阅读原书拆页
【片段二】 对话1 杰夫:你觉得刚才的会谈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吗? 艾伦:你的表现真不错。你应该把这种势头保持下去。只有一件事需要注意:你应该对这些家伙强硬一些。不要让他们觉得他们能得到比其他经销商更好的条件。当你作出这样的承诺,你实际上是在大把大把地往外扔钞票。 杰夫:是的,不过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笔很大的订单,我得确保…… 艾伦:正国为是很大的订单,所以我们才需要保住利润。在这一点上,大型经销商比小打小闹的经销商重要得多。 杰夫:好的,我会记住的。
对话2 杰夫:你觉得刚才的会谈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吗? 艾伦:你刚才营造了轻松舒适的谈话氛围,真让我吃惊不小。比如说,经销商问到为什么我们的产品经竞争对手贵时,你给出了好几个理由,还举了例子。这说明你具备谈论重大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鼓励经销商向你坦承他所关心的问题。 杰夫:谢谢你的夸奖。和你共事是我的荣幸。 艾伦:我还有一个建议,不知道你想不想听。 夫:当然想听,请讲。 艾伦:你还记得你对价格保护政策的解释吗?如果我们降价,经销商的库房中还存放着以原价购进的货物,我们就要给予补偿。 杰夫:记得。 艾伦:我记得你当时说:“我们通常不会提供超过三十天的价格保护。”你的口气非常含糊,这让我很吃惊。我想这就是对方要求我们把保护期限延长到九十天的原因。你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语气呢? 杰夫:因为这毕竟是一笔很大的订单。我不希望经销商因为价格保护问题而选择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冒险。 艾伦:没错,如果在价格保护问题上让步能让我们留住这个客户,这么做当然是正确的。不过我想我们也许可以用三十天的保护期限跟他达成交易。我的建议是用坚定的语气把这笔生意以最好的面貌呈现给他。如果他要求延长时间,我们可以再谈。经绍,你可以这么说:我们:“我们向所有经销商提供三十天的价格保护。据我们所知,这是行业内最大的保护期限。有的制造商只提供十五天的价格保护。”如果他要求延长时间,我们可以询问他的目的,并研究如何满足他的需要。 杰夫:好的。不过如果他知道我们有时会破例,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艾伦:你可以这样…… |
Q:
大家在听到这两段的对方有什么感受和区别?
学习者回应:第一段更多感觉到的是不尊重,不平等,有一种命令的口吻在里面
学习者回应:第二段就相对感觉更舒福一些了,我会更喜欢听到这样的反馈,并为此做出适当的回应
【I部分讲解内容】
大家回到片段,一起看第一个对话,杰夫并没有很认真的听取艾伦的意见,而是在想如何为自己辩护。这是因为艾伦直说杰夫干的不错,并没有给予具体的反馈,所以这并没有让杰夫知道哪些做法应该坚持,哪些做法需要改善。所以当我们提出的建议很笼统时,不具有实用性时,越会被当事人看成是对她的指责或命令,而不是对其行为的专业分析。
而当我们的反馈越具体时,能够让当事人理解他们在你眼中的表现,以及你欣赏他们的原因。这样我们会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真诚,也愿意听取你的建议以及指导。
【对比概念和匹配例子的体现】
用例子区分:什么是提建议vs什么是命令。
命令:你对他的指责是觉得对方做的不够好,自己做的更好,并会自然地要求对方按照你的意思去做。会有点高人一等的感觉,并且对方会不太舒服。
例子:我想你应该去倒垃圾。(这并不是建议或指导,相对于批评)
建议:你提出的建议和指导是为了让对方更好的提高自身能力,将事情做的越来越好。
例子:如果你想倒垃圾,我有个主意可以帮到你。(这属于建议或者指导)
这两者是有一个细小的区分。需要大家在运用时要确定自己的目的。
【A3促动参与】【根据片段讨论出针对于建议的反馈所总结出解决方案】
A3微行动学习,
1. (明确问题)你在这样一个给反馈、提建议的场景当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扰你的问题?每个组讨论分享你们遇到的困难,并且把大家最想跟大家讨论的问题写出来
(现场分了三个组)
第一组:怎么让相互不接受对方的反馈场景,可以更有效?
第二组:在沟通反馈的对象、方法、场景三者之一出现问题,如何更好地进行沟通?
第三组:当业务部门与内勤部门在给予对方反馈时很消极或不耐烦时,应该怎么化解?
2. (分组讨论问题本质)根据问题在进行一次陈述与深挖,讨论问题本质
3.(明确问题本质) 挖掘出问题的本质,写出问题本质
第一组:基于防御心理,马上就进入对立状态了
第二组:在接收、反馈、执行时这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因为认知差异,不管是基于经验、年龄、文化背景等等,有比较大的认知差距
第三组:因为信任不足而导致相互沟通很消极
4.(讨论解决方案)分给各组想解决方案,各组陈述自己的解决方案
5.讲解自己的组的成果
第一组:1.时刻提醒自己换位思考 2.需要提前去建立彼此的信任 3.找到相互之间的价值共同点
第二组:1.有效地倾听+复述 2.换位思考
第三组:1.倡导自由表达的沟通氛围 2.鼓励双方表达自己的想法3.创建共同目的达成一致
【A2】催化应用
【拉人陪练、事后复盘】
接下来我想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
我们今天掌握了不同的反馈类型,并针对建议的反馈目的,通过大家自己的努力总结出来了具体的步骤。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遇到类似的问题,可能我们还是会忘记使用这个方法。
所以在接下来的两周的时间里,请各位小伙伴刻意地留心自己反馈时场景,把大家的对话记录下来,看看自己是否用了今天所学到的方法。
以及拆书帮奉行教就是最好的学。或者各位小伙伴可以选择将今天学习的方法分享给一位朋友,也在跟别人分享完后的体验回传到微信群当中跟大家互动。
结尾:
有效地提供反馈,必定要明确目的与手段,无效反馈会让你感到很沮丧,而好的反馈则能让你树立威望,学会做好反馈,来建立你的横向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