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分发拆页】
大家好,我是爱学习爱分享的高高~我们就按照刚刚所分,两两为一组。
【学习目标】
当我们向对方提出请求时,我们往往提出的是自己不想要的事情,通过今天有关于提出正确请求的学习,我们学会用 2个步骤将负面表达转为正面表达,清晰向对方表达自己真实期待的行为。
【FAB】
(F)《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经过长期的研究,他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所以,这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进行有效沟通,表达彼此间真善美的书籍。
(A)与其他同类型的沟通书籍不同,这本书不仅是常年的沟通学销售冠军,“非暴力沟通”理论还被广泛运用到世界各地不同层面不同环境中的冲突预防和解决。此书涵盖了大量的对话情境和实操练习,现学现用,具有极高的实操性。
(B1)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避免暴力沟通;另外,我们可以锻炼自己情绪控制能力,提升我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B2)通过今日两个片段的RIA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明确:我们可以如何表达自己真实的请求,当对方对我们的请求有所误解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有效反馈,通过四个步骤避免对方曲解我们传达意思,实现自己向对方传达的真实目的。
【片段一】
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女士谈道:“我请我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他和我说,他已经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这位女士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说清楚她想要什么。于是,我们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她想了想,说道:“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片段一】
【why】
就如同片段所讲,往往,我们会基于眼前发生的可观察现象,请求对方不要去做这个事情…这样的结果?一来,对方无从得知我们的需求,误以为已满足了我们的内心期许;二来,我们忽略了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从而产生负面情绪;最后,或许对方很困惑,我们很恼怒,陷入非暴力沟通中…
【步骤】
① 找到正面需求:把负面转为正面需求,希望不做…变成希望做…(文中:不断鼓励女主去想)
② 正面表达请求:我希望你可以(做)…(女主最后说: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适用边界】
仅仅是通过2个步骤就可以适用所有情境下的向他人请求?有没有哪些情况下是不适用呢?(停顿)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片段的适用边界。
第一种情况,当需要马上制止别人的时候,我们需要说出“我希望你不”加强语气,那么两个步骤不适用。如对方犯错伤心不已,我们需要马上制止,就会说到“我希望你不要再这样!”
第二种情况,当对方表达请求是属于正面请求时候,不适用。
那么到底适合用于哪些情境呢?当我们表达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们容易使用负面表达请求的时候,我们是需要用到这两个步骤。
【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
或许大家会说,跟
对方提出请求,不就是说出自己的需求,用得着还要用2步去解决?直接说不就好了么?!(一般做法)就如同片段所说,我们直接说出口,往往是基于我们观察到的事实,这时候,我们没有经过大脑深思:我们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会容易脱口而出“你不要这样做…(观察的事情)”(坏处)这既不能满足我们真实需要,引发我们不良情绪,也让对方困惑不已,甚至引发双发争吵..(反例)就像是,每个晚上,我男票都会在打游戏,我每次都会说:“我想,你不要每天晚上都打游戏”结果呢?他游戏打的频率少了..换成了..他每天的刷抖音刷票圈…我无语了…其实,我想的是:希望他可以跟我一起看看书学习…晕
【反思】
① 找到正面需求:把负面转为正面:我想他每个晚上都可以跟我一起看书学习
② 正面表达请求:我希望你可以每天晚上跟我一起看书学习
【片段一】
【A1】
【显像提问】
回想下,这几个月以来,你是否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期许的时候,这么说过呢?
还记得曾经恋人晚回来没有给电话,你忧桑坐沙发,听到他开门的钥匙声音,你欣喜若狂冲了过去…你说:“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这么晚”
还记得曾经工作过程中,你的搭档忘记了提交报告,老板向你批头盖脸的指责..你有点愤愤不平,你对你的小伙伴说:“我希望你不要再犯了”
还记得曾经你拿着那张试卷,那个写着60分的卷子,你的手紧了紧,你对你的孩子说:我希望你不要再考低分!
还记得曾经你约了你朋友出去玩,你兴高采烈拿着零食,一边咔咔吃一边等她..电话铃声响起,“抱歉,我来不了..临时有事”,你随之回应:我希望你不要放我飞机!
还记得曾经你回到家,看见满桌香喷喷的菜,可是你明明跟你父母说不要预留你,你有点苦恼,说:我希望你们不要煮我饭了!
【问题】
请各位回想下,你是否曾经也是如此?曾经跟他人表达你的期许时候,你说了:我希望你不要…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是如何的呢?请将这件事情跟你的小组伙伴分享,时间2分钟,越详细越好哦~
【A1+】
如果现在时光倒流,我们回到那个时刻,我们可以怎么运用我们的2个步骤去向对方表达我们的请求,我们内心真实的期许?
请各位带着你们重新梳理后的话语,跟组员分享~
(学习者分享)
男朋友一进家门打游戏,不跟我说话,“你能不能不再玩游戏啊”回到那个情境,我会说:“诶,你又在玩游戏啊,今天我们一整天各自去上班嘛,我们都没怎么聊过天,我想你可不可以陪我聊会天。”
【结语】
好的,在第一个片段,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如何通过2个步骤向对方表达自己真实内心期许的请求,摆脱就观察事实而发表的我希望你不要做…的请求。接下来进入我们第二个拆页的内容~去进一步认识:如何去正确反馈?
【片段二开始】
【回顾】
各位小伙伴们,还记得我们刚才拆解的片段是讲述了什么内容么? 通过2个步骤,想和说去跟对方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期许,运用正确的语句:我希望你可以做..表达请求。
【片段间逻辑关系】
在我们向对方表达我们内心真正期许,正确语句表达自己请求后,我们会发现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我们,这时候,对话会变得岌岌可危,我们需要进一步请求对方的反馈,这样才能达成我们的请求的目的。所以,紧接着,我们会去看看:在正确表达我们请求后,我们应该如何去正确获取他人反馈,从而让对方真正理解我们,达成我们心中请求。
【目标】
当对方传达我们的请求后,我们很容易忽略对方是否真正理解和当下感受,导致别人误解我们的动机…通过有关于如何正确反馈的学习,当我们传达结束我们的期许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来避免对方曲解我们传达意思,实现自己向对方传达的真实目的。
【第二个片段】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在另一些时候,听到“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的回答,我们并不放心。为了确保对方确实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他充分表达他的理解。这样,一旦他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就有机会作适当的补充。
例如,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说:“托尼,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托尼咕噜了一句:“好,知道了。”
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离开了。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她准备作出解释。这时,她很注意她的方式。
像“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因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反馈,这位老师先向托尼表达了她的谢意。她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第一次请求他人给我们这样的反馈时,我们也许会有点不自然。
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很少提出这种请求。在强调这样做的重要性时,我常听到人们表达保留意见。他们担心,有的人也许会说“难道我是聋子?”或者“不要在我这里卖弄你的沟通技巧”。
为了避免这种反应,我们可以先解释我们的目的——我们是为了了解我们是否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然而,如果对方说“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那么蠢!”那么,我们可以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并表达对他的尊重及我们的需要。
【案例】
在上个片段A2部分,我想起了一件事情…上周五晚上,我约了我好久没见的女闺吃饭,结果,我坐上地铁,她跟我说:她忘记约了公司的饭局,来不了…抱歉什么的…我当下,稳定了下自己情绪,我说:“我希望你下次可以提前告知!”我女闺当下不知为何就语气开始变了…说:“好啊~”结果莫名其妙就挂了…
【why】
其实,无论在生活还是职场上,当我们结束向对方请求后,往往我们认为对方肯首,回复“好的,收到了”“是的,我明白了”,对方就是真的理解了我们请求的意思…以为是对方是GET 到point了~但是实际呢?往往是我们忽略了对方是否真正理解和当下感受..很多时候,对方其实是误解了我们的用意,歪曲了我们的目的…这样,我们的请求不能够真正让对方理解,只会让对方不断不爽…就好比上面,我闺蜜说的好的,其实是曲解我的用意,敷衍我回答而已…她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我的请求的意思…
所以,当我们向对方提出自己请求期许后,对方反馈后,我们无法确定对方是否真正理解我们心里真正期许时候,如何避免对方曲解我们传达意思,从而实现自己向对方传达的真实目的?
【细化步骤】
1、(重申)重申/表明我们的意图
(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
2、(重述)重述信息,询问对方是否理解
(托尼,麻烦你说多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么?)
3、(聆听)聆听对方反馈,分析对方理解与我们目的是否有偏差
(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
4、(反馈){无发生偏差(对方理解):感谢}
{发生偏差(对方不理解):肯定+澄清}再次陈述我们的真实意图
(谢谢你给我的反馈,我想我说的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我给你讲讲作业)
【适用边界】
在这里,同样的,我们必须去界定下适用边界。
当我们直接提出我们的请求后,对方给予反馈,我们确定对方是理解的情况下,是不需要用到我们上述的4个步骤。
但是,如果你无法确定对方是否真正理解还是误解别的意思,我们就需要用到我们刚提及的四个步骤…
【反思】
所以,我应该这么做的:
(1) 重申:亲,其实我想彼此守时会更显得对彼此的尊重,所以,我希望你下次可以提前告知我。
(2) 重述:那你明白我的意思么?你可以说说么?
(3) 聆听:倾听我朋友的反馈,我发现我闺蜜还处在情绪中,分辨出她还是没有理解
(4) 反馈:对方不理解:我很能理解你的感受,可是我希望我们可以彼此守时,这样我们才能彼此得到尊重,所以我希望你下次临时不能约的话可以提前告知。
【异议的预防性讲解】
1、 万一,通过这个四个步骤还无法让对方真正理解我的请求呢?其实我们要明确的是这四个步骤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发现去到最后一个步骤,对方仍然对我们是误解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再次回到第一个步骤,循环往复,最终确定对方理解,达成沟通目的。
2、 还有小伙伴可能会疑惑:通过四个步骤真的能够消除对方对我们的误解?从而达成目的?我们要明白的是四个步骤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导,能够让我们的给予我们大脑一个方向,遇到他人误解我们,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方向性引导来进行沟通,其中的语气措辞当然也是至关重要的!
【答疑】
我:大家有什么疑问么?
同学:他会不会觉得很不耐烦,然后引发更多的矛盾?
我:对的,要把意图性目的放在第一个步骤,然后才去到第二个步骤,说辞委婉点~亲,你可以说下么?这样的语气等…
同学:走这四部的前提和目的?
我:再次重申,对方误解我们意图,别人目的,通过四个步骤,拉回我们想要真正表达的四个步骤里面去。
同学:可以运用疑问句么?
我:是的,亲密恋人关系,好么?你可以说一下么?更加委婉,不像我们片段里面的师生关系…
【A3】
重温回顾四个步骤~
【场景设计】
现在,让我们现场来学以致用~
母亲M偶然看见女儿C房间很乱,她就径直用备用钥匙打开了女儿的房间,进去打扫卫生…结果,C回来后,她决定跟她母亲谈谈..
C:“妈妈,你收拾我房间了?”
M:“是啊,,脏的呀…”
C:“妈妈,感谢你~但是我希望你下次可以问过我之后再进入我房间打扫”
M:火了“有没有搞错,你说的是什么话?!”
女儿C发现母亲M误解了自己提出请求…
【问题】
如果大家是C小姐,要如何通过四个步骤跟M妈妈诉说,让M妈妈理解她提出的请求,而不会误解她?
【小组讨论】
给大家3分钟时间,大家可以组内讨论下,把每个步骤的话语写在便签纸上面
【角色扮演】
接下来请每组小伙伴们,进行演练,时间是5分钟。其中一个扮演C小姐,一个扮演母亲M,运用今日四个步骤,问观听说,引导M母亲理解自己目的,摆脱误解…
【演练】
一会儿我会邀请一组展示你们的对话,展示时间只有3分钟。
(案例记录)
女儿:妈妈你下次收拾前,能不能先告知我一声,因为我有些东西我放在位置,你收拾了很容易不见了,既可以减轻你的工作量。。。
女儿:你大概明白我说什么么?
妈妈:有没有搞错啊。东西那么乱,又不让我进我房间,我那么辛苦,你懂不懂感恩啊!
女儿:(聆听)谢谢妈妈,我的意思是说不要你那么辛苦,你可以先跟我确认一下,东西可以收拾~
妈妈:你的意思就是你自己搞,你的房间整齐?
女儿:谢谢妈妈,我下次会收拾好,然后再告诉你哪些需要你收拾~
【A2】
【分步催化一】
【催化应用—情景】
未来,以下哪些场景你是经常会碰到的呢?
你对迟到的伴侣提出请求希望下次对方可以准时到而被伴侣误会而大吵大闹…你对粗心同事提出请求希望下次对方可以认真复查工作而被同事嘲讽…你对疯玩邋遢的孩子提出请求希望下次对方可以玩完洗白白而被孩子说不关心他…你对年迈吃烧烤的父母提出请求希望下次可以吃清淡点而被父母怒对..你对抄作业的同学提出请求希望下次可以自己做作业而被对方说假惺惺…请想象下,未来的一周里面你可能遇到哪个具体的情境呢?你需要跟对方去澄清自己的提出请求的意图..消除对方误解的?
现在请各位把你想到的需要跟对方提出的请求希望却容易遭受对方误解的场景给写下来… 2分钟
【分步催化二】
【催化应用—情景】
运用我们的四步骤,如何运用到你即将遇到的情境中呢?如何运用四个步骤消除对方误解,理解我们真实意图,理解我们真实的提出的请求???
小组讨论,互相分享如何应用在未来的情境中,时间4分钟
(案例记录)
老公工作太晚,睡的很晚,我跟他说了好多次:能不能早点休息啊,,他每次给我的反馈就是:好了好了我会拉~他可能觉得我的意思是他打扰到我休息了。其实我的想法是好好休息好好工作。
怎么说:
1. 你能不能早点休息呢?对身体不好
2. 你理解我的意思么?
3. 聆听:他说:工作效率很高
4. 我会说:肯定他的看法,,商量下,规定下最晚休息的时间,
【强有力的结尾】
感谢各位,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拆页的知识:通过正面请求,向他人获取反馈。我们一同回顾下~
第一个,如何通过2个步骤:找到正面需求、正面表达请求向对方表达自己真实内心期许,摆脱就观察事实而发表的我希望你不要做…的请求。
第二个,向对方表达自己期许的请求之后,当我们无法确定对方是否真正理解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四个步骤:重申、重述、聆听、反馈来避免对方曲解我们提出的请求,从而实现自己向对方传达的真实目的。
最后,知易行难,希望大家可以多加刻意练习,形成非暴力沟通的思维模式,营造幸福沟通氛围,获取身边的幸福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