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现场的伙伴们大家好,我是李乐。今天带来的是1-2的定级分享,所选拆页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片段,这是一本教我们掌握说和听的技巧。现场想提升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的请举手示意一下,好,谢谢大家。现场想提升自己和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的朋友请举手示意一下,好,谢谢大家。现场想提升自己在职场当中与同事的的沟通技能的伙伴请举手示意下,好,谢谢大家。哇,今天现场的伙伴们可有福了,因为大家都会这个书籍片段里收获到你要的。今天分享的是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片段。
请大家花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手上的片段,如果看完的小伙伴请给我一下温暖的小眼神示意一下,谢谢大家!
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给我机会让我多说说我的困扰,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我还可能会对自己说:“老板平时还是不错的……我当时应该马上认真处理那份报告……但我也不能假装这件事情没发生……好吧,明天早点到公司,先把报告写完……不过,到他办公室交报告的时候,我还是要让他知道,他昨天那样对我说话,让我很难过…另外,也让他知道,以后他对我有看法,最好单独和我谈。”
这个过程对我们的孩子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他人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全神贯注地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当我们倾听孩子的时候如果能与他产生共情,可以理好的帮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这里有四个让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倾听;
1、全神全神贯注地倾听。当孩子与我们分享他的想法或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停下手上的事情,目光注视对方。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当孩子说完他的一个想法,比如他说今天在学校里发生了一个好玩的事情的时候,你可以说,“哇,真的吗?”自己的回应时的情绪要饱满积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积极状态,而不是敷衍的应付的。
3、说出他们的感受。比如孩子说在学校里发生好玩的事情的时候,你可以说你看起来很兴奋呢,这确实让人很开心。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此技巧针对目前是无法满足孩子的想法的时候。比如当孩子手里有小汽车汽车玩具的时候,他想要玩小火车,我们可以说好希望给你有变一辆出来,你想想看我们可以用什么魔法从这些小汽车当中变一辆出来。
以上四种技巧,大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一起配套使用。
A1:
现在我们已经读过这个拆页了,已经了解了四个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倾听孩子的技巧,那么,请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当孩子与你分享一件事情的时候,没用运用上面的小技巧,以致于与孩子发生了不愉快的经历。或者有运用过上面的小技巧的经历,慢慢的你和孩子之前的亲子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或者你和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越来越幸福的小案例。或者在工作当中运用上面的小技巧解决了一些彼此之间的小情绪。
请每三个小伙伴分为一组,以便大家进行各自经验互相分享,时间为3分钟。
学习者案例分享:
野人大叔案例分享:上一周课堂上有一个学生小范对大叔的作业分配有情绪,觉得不公平,很大声的带着情绪在说,然后大叔就带有调侃的语气说:“你说的这么大声干什么呢?嗯,背后有心机。”今天又在搞活动,其它同学在上面做展示,小范在下面做评委,做评委的时候总是用那种带着挑剔的口气说“哎,你为什么不。。。。""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样子。。。。”然后大叔就回了一句“哎哟,你的问题好有攻击性哦,别人都回答不上来了。”然后旁边的其它同学就说“是哎,抬杠精呢。”然后放学后,小范就发脾气了,找到大叔说“老师,心机和抬杠精是什么意思 ?”大叔回答说“一个是有心,一个是无心。”小范说:”老师,你又说无心,又说我无心,这样的说我太不公平了。你为什么要这样子说我,我在这里两年了,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大叔说:“我不是针对 你说的,我只是对当下的行为而说的一个词,如果我说的话令你感到不舒服了,我向你道歉。”然后小范同学就释怀了。在沟通当中当对方有情绪的时候,应该及时抓住并诚恳的说出来,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A2:
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在便签上写下,当你的孩子想和你分享在校园里发生的一件事情时候的运用小技巧的行动计划,或者如何运用小技巧提升你和伴侣之间的亲密度的行为计划,或者工工作中提升小伙伴的沟通效率的行动计划,谢谢!
学习者行动计划摘录:在未来的一周,与伙伴沟通工作时,我会认真倾听,让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说出他的需求,认同的部分用积极饱满的语气来回应,以达到双赢效果,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