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豆豆,今天是我2-4的过级,听说还有2个小时路程过来的伙伴,非常感谢支持。介绍下我自己,新手拆书家,1个大宝宝的妈妈,外企行政市场人员。
【F】这本书作者有两位,美国杰出经济学家布朗和心理学教授基利,这个经济学家曾同时给美国和俄罗斯的国家安全部门进行思维训练。此书中列举了大量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我们能够学会如何批判性的提出、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
【A】 中美教育中有一个比较大区别,就是在大学有门通识教育课,‘批判性思维’。我手里的这本书被誉为“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目前已经出到10版。已畅销了30多年,它作为一本批判性思维的入门之作,在美国被超过300所高校采用并在北美广泛使用。
【B】我们生活在一个幸运也是不幸的时代,很多信息都会自动跳到你的面前,如何从中找到真正的东西?这本书能提升我们底层思维能力,运用一些简单的提问,客观评论各类信息。特别是今天2个拆页的RIA学习,伙伴们会完成思维的认知和初步构建,成为不盲从,不盲信,少走弯路的人。
一种思维方法类似于海绵和水的相互作用;吸收。这种常被运用的方法与几个明显的有点:
第一, 你吸收的知识越多,你就越能够理解它的复杂性。你所获得的知识为你以后进行更复杂的思维提供了基础。
第二, 它是相对被动的。它不需要艰辛的心理过程,而是很快,很容易发生的,如果材料是清晰,有趣的,那么这特点就更明显了。主要的心理加工包括注意集中和记忆。
希望吸收信息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这种方式有个严重的缺陷:无法提供一种方法来确定哪些信息和观点值得相信,哪些应该反对。成为思想的木偶不管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这意味这你的决定是一个偶然的联想,而不是慎重判断的结果。
我们认为,你希望自己决定应该选择什么,应该忽视什么,要做出这个决定,你就必须带一个特定的态度来阅读-一个提出问题的态度。这种思维风格要求积极参与;笔者努力说给你听,你就应该努力地给他反馈,不管他在不在场。
我们称这种相互作用的方式为淘金式的思维风格。淘金式思维为积极的读者和听众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他们可以使用这种模式来评判所见所闻的价值。这个任务富于挑战性,有时候甚至是艰辛的,但回报也是巨大的。一段对话就像一堆沙砾,如果你想从中找到金子,就得频繁地问问题,并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思考。
我是不是在进行淘金式思维,可以通过问题了解并思考
1, 我问过为什么别人要我相信某件事情吗?
2, 当我想到正在讨论的问题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会把想到的问题记录下面吗?
3, 我评估过那些正在讨论的问题吗?
对某个问题我有自己的见解吗?
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能够区分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淘金式思维还有个大名:批判性思维。
【Why】为什么需要在我们底层的思维中加入并锻炼批判性思维?在现在爆炸的信息时代,如果不懂得批判性思维,只会照单全收的海绵式思维,听到什么信息都是照单全收,可能就会盲信媒体、网络的信息,造成自己的决策失误,甚至上当受骗。这也是由于从小未经过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结果。
【不那么做的坏处】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几年前,网上有传绿豆和大蒜有抗病功效,市场为之疯狂,价格飙升,后来还有了“蒜你狠,豆你玩”的段子出现。再后来媒体辟谣,价格才回归正常。
能够找到对话中金子,帮助还是很大的。我朋友的女儿留学海外,接到一个显示中领馆的电话,对方告诉她,刚在中国抓到一个从海外回去的人,他复制了很多卡片用于洗黑钱,很不幸我朋友的女儿也被牵扯其中,她需要交付一笔保证金,并对家人保密一周,我朋友的女儿,学习过淘金式思维,运用上面的提问抛了几个问题,果断挂断电话并报了警,警察告诉她,她是个幸运的人,能够通过提问甄别真伪,避免了财务上的损失。和她同样接到电话的另一个中国留学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全盘接受了对方的说法,将账户中的钱全部转出,等清醒后报警,警察跑遍了加拿大的所有银行,钱还是没能追回。
当你只是全面接受,万一信错了,有时可能只是经济上损失点但有时会对人生产成影响。比如我自己就曾经因为这个事情改变了人生的路。这个案例我会在后面和大家分享。
【What】淘金性思维是什么?就是在相信或做出决定的时候,要带一个特定的态度对听到,看到的事物有一个提出问题的态度。海绵式思维是单向的去接收,有点拿来主义的意思,而淘金性思维讲求的是在吸收的同时要做出质疑,分析,评判,反思。
【HOW-细化步骤】
刚才在拆页中有提到,如果找到对话中的金子,需要1,问问题;2,进行思考
细化(展示图片)图片中还有些展开的提问可供大家参考
【举例】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几年前中华大地刮起过一阵移民澳洲之风(可以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我一老友心动,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移民澳洲,询问多人,赞成反对啥意见都有。偶然一次,其中的一个朋友问他几个问题:
1、 移民对你的利弊是什么?可以罗列下吗?
2、 如果你移民了,对你的周围的人、事、物有什么潜在影响?
3、 移民带来美好的生活有什么证据吗?
4、 如果你的目标是美好幸福的生活,你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实现呢?
老友反复思量了这些问题,并做了些调查,最终未去移民。一段日子后,借着中国的发展,开创了自己的企业。老友说,还好碰到会提问的人,让我能够甄别什么是自己适合的。
【A1:激活经验】
伙伴们,你或周围的人是否有碰到过下面的情况?比如微信圈中看到朋友发送的XX厂家的福利,能免费领到产品,可却要你转发朋友圈,你转发并截图,加了好友,但产品却没有到,白白把自己的信息给了他人;又如,银行信用卡公司建议你分期,不光可以拿到奖品每个月还不需要付太多的利息…;年回报率50%的投资…。想到了的伙伴请写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分享格式如下:
〖什么事件〗:
〖当时如何选择的〗:
好的,刚刚伙伴们都有在组内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接下来我想邀请一位伙伴在全场来分享下自己的经历,有哪位伙伴自告奋勇呢?
【学习者案例】
伙伴A:第一次看到‘小虎队’的名字,问朋友为啥叫小虎队,朋友说因为都是属虎的,相信多年,还告诉过别人,现在想想挺丢脸的。
伙伴B:几年前日本核辐射,当时国内有传食用盐将面临缺货,很多人包括自己在家屯了好几十袋食用盐,以备不需。
【A1+反思加工】-给出清晰指令
从刚刚这位伙伴的分享中可以看到我们在单向接收时发生的事情。如果我们运用刚才拆页中的建议,你觉得怎样处理刚才的问题比较好?
【学习者案例】
伙伴A:会问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哪里收集并了解到的?同时自己也会去收集下‘小虎队’名字的由来,不会发生偏听偏信的这样的错误。
伙伴B: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会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个消息是哪里出来的?核辐射会照成食盐的紧缺吗?如果会,会有多久的影响?问过这些问题,可能就会发现如果真有影响,买几十包盐,根本无济于事,也就不会冲动买盐。
【承上启下过渡语】
好了,我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判断性思维的重要性,那我们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淘金性思维做出判断?要如何进行初步的构建?
有很多推理文章篇幅冗长、结构松散。有时候一整套理由只用来支撑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又用于支撑另一个结论的主要理由。理由可能会由其他理由支撑。在比较复杂的论证中,当你试图客观评论自己阅读的东西时,常常很难将论证的结构在脑海里清晰地展现出来。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请尝试建立你自己的组织方式将理由和结论分开,使其自成一套逻辑系统。我们已经提到过许多技巧,使你可以用来建立一幅清晰可辨的推理结构示意图。如果你有更好的技巧,请务必要加以利用。重要的是,当你打算评价它的时候,一定要让理由和结论变得一目了然。
以下文为例:
公共游泳池有可能成为威胁健康的公害。很多公共游泳池并不能严格遵守卫生法,因此为水生细菌的感染提供了空间。研究表明60%的公共泳池都不能保证水里的氯含量达到正常水平优任由游泳者感染疾病。很多游泳者在使用公共泳池以后就开始患病
找到这篇文章中的理由并有效组织它们的一些线索。
1、圈出指示词。
2、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理由和结论或者在理由下面画线,用彩笔给结论做标记。
3、在页边,给理由和结论编上序号。
4、读完长篇大论后,在文章结尾处按顺序列出所有理由。
一旦你找到理由以后,在进一步深入阅读或聆听时你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温这些理由。结论站不站得住脚,主要取决于理由的扎实与否。薄弱的理由必然导致薄弱的推论。
【What】刚才的拆页我们知道思维不同,结果不同,拆页2以文章为例告诉我们如何找到其中的理由,是否能够支持我们的结论,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也就是:找结论-问理由-做判断的3步曲。
【Why】为什么要这样做?运用一个相对固定的方式,如同一个工具,比较容易去伪存真。
【例子】【HOW-细化步骤】
找结论-问理由-做判断的3步曲,要如何做?
下面我们就用文章中的例子进行细化(用推理结构示意图)。
1, 找结论:游泳池是一个健康的隐患。
2, 问理由:①60%公共游泳池的水不能维持正常的含氯水平②很多人使用公共游泳池以后生病了(理由是个推理的过程,为了方便推理,可运用文中的1圈-圈出指示词,2画-用颜色或线条区分理由和结论,3列-给理由编号并列出)
3, 做判断:理由是否支持结论,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①理由是真实的吗?是否与客观事实相吻合?②理由是相关,充足的吗?
运用这个方式我们判定,理由1,是真实的;理由2,相关但不充分,有些人生病的原因可能于游泳无关,游泳后生病可能是巧合。
【预防异议】有人会说,好费劲啊,感觉好抽象。其实操作很简单,只要找到结论,支持结论的理由,就能习惯淘金性思维的这个架构。当然这个方法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法,书中还有些别的方法,有兴趣的伙伴可以在书中寻找方法锻炼自己。
拆页2是以文章为例,其实这个3步曲的方法可以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演讲、交流、宣传等等。
【自己的例子】前面那个拆页我的一老友因为碰到会提问的朋友,引导他能用淘金性思维判定澳洲之行是否适合自己。我的例子正好相反,N多年前我在日本生活,其实我挺适应日本的文化和生活的。当时有个我尊敬的前辈,他从加拿大旅游回来后劝我,他很多朋友移民到加拿大,生活非常好,那里的生活比日本轻松多了,而且自由,我应该去加拿大。后来我办了去加拿大的移民,去了才知道,地广人稀,一点不热闹,花了N久才适应了一点那里的生活,而我另一好友,听别人说后,自己还去考察了下,他们移民一去就适应。
如果当时我遇到这本书,运用3步曲:1,找结论:前辈让我移民北美;2,理由:前辈旅游并听北美的朋友说,北美生活轻松,自由。判断:前辈说的理由并不能支持他让我移民的结论,因为前辈对北美其实也不了解。得出这样的判断后,我在去之前再深入了解下。
【新技能】这个方法伙伴们觉得容不容易掌握?
伙伴A:听的时候,感觉淘金性思维不难,结论-问理由-做判断。可一到别人和我说的时候,我不容易区分。
是的,这个思维是需要训练的。我们一起回到刚才的拆页,一起读一下下面的话【请尝试建立你自己的组织方式将理由和结论分开,使其自成一套逻辑系】【重要的是,当你打算评价它的时候,一定要让理由和结论变得一目了然。】通过有意识的寻找结论,问理由,才能做出好的判断。
【适用边界】淘金式思维的提问方式是积极且互动的,是好奇的探究,对推理的热情,对可靠信息的渴望。但碰到不了解淘金性思维的伙伴,可能会认为你的提问咄咄逼人,不适应。这个时候要懂得适可而止。
【A3:促动参与】-给出具体场景
伙伴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运用找结论-问理由-做判断的方法。下面请每组加工一段对话的剧本。剧本是小黄、小黄妈、广场舞伙伴大妈A。大妈A,最近开始使用别人推荐的保健品,觉得推销员很辛苦,大妈热心肠想帮助推销员,所以向小黄妈推销自己用的保健品。(这个保健品2000元/月),3个人的对话。
学习者分享:
大妈A:小黄妈,我用的这个产品可好啦,你看以前啊我上楼好累的,一步一喘气,自从用了这个产品啊,上个3楼,那是一口气就上去了。要不你也试试。也不贵,1个月3000月啦。将产品拿出来给小黄和小黄妈看。
小黄妈:好像刚看到你跳广场舞时,确实身体不咋滴,现在脸上也红润了,感情是吃了这个产品啊!
小黄:阿姨,你这个产品刚才我看了下成分,好像写主要成分是大蒜粉,大豆粉,凝胶,这些个东西要2000元啊,价格不菲哦,不知大妈您的销售顾问有向您介绍过产品成分吗?我妈说广场舞跳之前和之后变化挺大的,不知您这产品是在跳舞后开始用的还是之前就在用?
大妈A:
这丫头问的问题我还真没想过,改天我问下销售经理这都是啥成分。产品好像是在跳舞后才用的,被你这一问,我自己也吃不准是跳舞跳好的,还是吃好的,改天我思量思量。
小黄妈:好,等你问明白了,再和我说啊。
【A2:催化应用1】
请大家设想下,在未来一个月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有可能用到找结论-问理由-做判断的情境吗?比如,推销员向你推销产品,商场的买赠活动,投资孩子的教育,父母希望你接收他们的想法等等方面,大家结合自己的情况想一下,请写在便签上。
【学习者案例】
伙伴A:朋友圈里各种大肆探讨英语启蒙,因为英语是全世界的语言,以后在社会立足英语必须
的,语言越早学越好,所以本月想给孩子报个英文启蒙课程。
伙伴B:我大学毕业4年了,在上海充满活力的城市上班。每次回老家,爸妈总让我离开上海回
老家。说在一个人在外辛苦,家里能轻松点。快到端午了,想到回家头晕。
【A2:催化应用2】
好,小伙伴们写完了,这个时候你运用今天学到的拆页,我们来分个组,大家讨论下。一会请伙伴们分享下。
【学习者案例】
伙伴A分享:
找结论:希望孩子早日有英语能力,方便以后社会立足;
问理由:朋友圈各种探讨、全球性的语言、社会立足必须、越早越好;
做判断:先不急着给孩子报英语班---目前的信息不足,自己需要深入调查,比如是否越早越
好,咨询上过课的同学家长等。
伙伴B分享:
找结论:父母让离开上海
问理由:工作辛苦;
做判断:留在上海---梳理留在上海的理由(运用前面的提问方式),向父母说明并得到理解。
好的,我今天的主题拆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全程的积极参与。淘金性思维是一种专门的思维方式,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通过分析和评估做出更好的判断。下面几个简单的原则,可帮助大家避免对批判性思维的误区;
怀疑,但不否定一切;开放,但不摇摆不定;分析,但不吹毛求疵;决断,但不顽固不化;评判,但不恶意臆断;有力,但不偏执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