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静静,对,就是那个天天被大家想的静静,我有三个标签,第一个标签是基督徒,这个是对我最重要的标签。我的第二个标签是拆书家,立志春节前完成拆书升级打怪的9个等级。第三个标签是手工爱好者,已经做了很多润唇膏和口红,办了一次线下体验做唇膏的活动。
今天我为大家拆解的主题是 “避免被别人“架起来” ”,选自图书《好好说话》 “第6章节 辩论 “。
F《好好说话》是由马东出品,《奇葩说》马薇薇、黄执中等人编写的,这本书是由线上音频课程《好好说话》整理而来。
A这本书的写作团队获得了亚马逊“2017年度新锐作者奖”,樊登、李笑来作序,蔡康永、高晓松、罗振宇诚挚推荐。学习方法也非常容易接受:从错误、场景中学,非常实用不枯燥。
B 回想一下,你的人生有没有经历一些灵异事件?莫名其妙,有些人开始疏远你;莫名其妙,有些邀请人家就是死活不同意;莫名其妙,你会碰到一些或明或暗的软钉子。更可怕的是你跟不会意识到这一切正在发生,而是隐隐觉得不顺,隐隐觉得那里不对。说话之伤,都是暗伤,自带缓释效果,若无人点醒,至死不知。这本书能让你从别人的错误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知道下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正确的说话。
R 避免被别人“架起来”
【当遇到别人给你戴高帽的时候,比较聪的方法不是拒绝那顶高帽,而是把高帽戴上去,借着高帽的威严,提出不一样的要求。
比如对方可能说:“你是大人嘛,别和孩子计较,让让他吧。”你就干脆接过这顶大人的帽子,这么回应对方:“正因为我是大人,所以我觉得我有教育这孩子的义务。如果这么惯孩子,这孩子以后还怎么得了啊?”
你觉得这一下对方还能够怎么回应?我应该在这孩子面前有大人的样子,这可是你说的呀!
再比如,有人会这么要求:“你是个专业设计师,能不能麻烦你帮帮我这个门外汉,设计个简单的logo啊?”同样,你也可以大大方方地把“设计能力很强”这顶帽子接过来,端起专业设计师的身份,这么回他:
"哎呀,那你就不懂了。正因为我们是专业的设计师,我们的规矩就是不能免费帮人家做。为什么呢?因为像我这种专业的设计师,出手的都是招牌。你这类logo要想弄出一个合格的成品,起码还需要两三个星期时间,去了解你们公司、你们这个行业的logo设计现状,还有诸如此类的一大堆工作,才能开工设计。所以如果你资源有限,请听我一个专业的建议——你应该去找一个业余的设计师。
你想啊,对方已经毕恭毕敬地认定你是“专业的设计师”了,你给的"专业意见”,他还好意思反驳吗?你有没有发现,当对方试图把你给架起来,不断强调你的身份和能力,来给你制造压迫感的同时,他也会同时强化你在他面前的权威感。这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当对方承认了你的身份高、能力强时,其实也意味着,他承认你在这方面经历过的、做到过的都比他多。而所谓的“反制”,就是借用对方帮你架起来的权威,反过来告诉对方:你这个要求,我没理由答应你。
常用句型:1、对,就是因为我是……所以我才……
面对高帽,不要否认,肯定对方对你的定位,再利用对方送给你的话语权优势,将事情导向你想要的方向。】
What我们常常被人“架起来”或者戴上高帽子,以达到对方想要我们妥协的目的,怎样避免被“套路”呢?比较好的方法是不拒绝那顶高帽子,而是把高帽子戴上,借着高帽子的威严,提出不一样的要求。
Why 我们刻意把姿态摆低试图甩掉那顶高帽子,注定会很憋屈但是在某些领域你还不好一路憋屈到底,这种属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拒绝对方的同时把自己的社交形象也毁了。比如对方说:“你是大人嘛,别和孩子计较,让让他吧。”“你是个专业设计师,帮帮我吧。”难不成你要跟他说,“对不起,我还是个宝宝”“对不起,我是个不专业的设计师”?
How 比较好的应对方式是:
第一步:不否认
第二步:肯定对方对你的定位,顺杆爬
第三步:利用话语权优势将事情导向你想要的方向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对方请求的性质,不同的情况下你的态度要有微妙的不同,比如朋友之间敬酒就要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态度说,对方认真托你办事的时候,你也要认真严肃的表达,两者态度不可对调。
自己的案例:
我在上一家公司时兼着公司的培训,还有一些对外宣传的工作,需要每个月向上级公司报两篇消息,再加上演讲比赛获奖的稿子都是自己写的,就会有同事说:“你写的消息那么好,帮我写下这个资料吧”,因为是国企嘛,会有些比较鸡肋的资料要写,他只是懒得写,通常我都是这么回复的:我写的也不好啦,网上都有现成的,你百度一下就能凑出一篇来。结果就是更多的拉锯,最后不是我不好意思答应了,就是对方不是很满意的离开了。
如果使用今天的方法我会首先不否认,顺杆爬,再将话题转向我想要的方向。就是这样说:“对啊,我现在写起来确实得心应手一些了,是因为我写的多了懂得套路了,你试着写几次也就找到套路了。”
【A1】激活经验
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对身边的人比较擅长的方面,比如写作、健身、手工、画画,或者工作本身有一定的技术,比如编程、设计、医生、厨师、培训师等等,你最近一次被人戴高帽子请求做一件你并不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在什么时候,你是怎么回答的,最后结果怎样,你的心情怎么样?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体制内工作,办公室年纪大一些的同事说:你们年轻人经常上网,对网上购物比较熟悉,我们要买的办公用品你们就去挑吧去选吧。但是工作很忙,原本年轻人就承担的多一些,有自己的工作,再额外的加上琐碎的事情,就会有些烦躁。
【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怎样应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去回应?
请想一想在小组内分享。限时3分钟,之后我请一位小伙伴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我最近带了一个新人,她每天喊我:娜娜~这个怎么做?娜娜~那个怎么做?每天叫我不下20遍,真的超级烦,但又没办法不理她,我打算做个流程给她,所有的步骤都写上,发给她让她自己去看,用话术来说的话:这块内容我确实比较熟悉,这块的内容我接下来会做个文档给你,里面有清晰的步骤,你可以看文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