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怡记,是佛山一家陶瓷企业的内刊主编,今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为了更好地完成拆书,我们来分一下组。这边三个为一组,这边四个为一组。我们今天的拆书大约需要五十到六十分钟。
【学习目标1】在跟随我进行完拆页一的RIA学习以后,学习者能够在有争议的对话中,判断我们是否拥有共同目的。【具体行为和完成程度】
【场景介绍法】
【场景】:想象一下,一个休息日,天气很好,风和日丽,你从床上起来,和另一半说我想去看电影,但是他却说,我想待在家里休息。于是你们便开始争论起来。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在对话中无法取得一致的场景?
【提问】:大家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是怎么处理的呢?是据理力争,还是委屈自己向他人妥协?你们觉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影响】:其实像上面这样的问题,看起来虽然是件小事,但如果不妥善解决,不仅仅是当时争得面红耳赤,还会影响双方以后的关系。
【解决】:《关键对话》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对话中的共同目的危机,并创建共同目的,达到双赢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通过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让双方达成一致目标。
【原文】
还记得上次有人口出不逊而你并不生气是在什么时候吗?比如,有位朋友向你说了一些会让很多人气恼的话,但你并不在意。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相信他本意是好的,关心你或你的目标。也就是说,因为你相信对方的意图,因此才会耐心接受令人不快的表达。
由此可见,关键对话会出错并不是因为对方不喜欢对话的内容,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对话内容(哪怕是以温和方式表现)表明你有不轨的意图。当对方感到你想伤害他们时,他们怎么可能有安全感呢?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你的每句话都会显得非常可疑,就连一句最平常的“早上好”也会被误解为讽刺或讥笑。
因此,安全感的第一个条件是共同目的。共同目的是指,你应当让对方感到你们在对话中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感到你关心他们的目标、利益和价值。反之亦然,对方也能让你感到他们关注你的目标、利益和价值。所以,共同目的可以说是对话的启动动因素。找到了共同目的,你就有合理的理由和健康的气氛展开对话了。
大家都看完了吗?
当双方的对话没有共同目的时,气氛会缺乏安全感,这个大家认同吗?
【强化概念讲解】
下面我想考考大家。
(对比概念)
如果说你的另一半说去想去桂林旅游,你却很想去北京,如果委曲求全,答应他去桂林,这叫共同目的吗?
不叫,这叫妥协。
共同目的和妥协,是不一样的。
妥协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委曲的,我们会觉得自己损失了一些利益点,是我们做了让步,从而在以后的相处中也可能会随时爆发,因为这种妥协是暂时的压制了冲突,而不是冲突不存在了。而共同目的是大家都觉得好,双赢的心理状态,大家会比较愉快,沟通效果也比较好,能避免冲突。
(正面例子)
我再来一个例子。如果说我们家买了一套房子,我希望用粉红的油漆,而我的家人希望用白色的,但是我们都是希望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环境可以更舒适的。因此我们能理解到大家的意图,就不会造成一些对话中的冲突。
这是不是共同目的呢?
(学习者回答:是的)
(概念讲解)
在这个拆页里,我们看到了“共同目的”的定义。所谓共同目的,是指对话中的双方都会感觉到我们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要互相为对方的目标、利益、价值考虑。因为共同目的强调的是“共同”性。
那我们如果只考虑自己的目的,或纯粹地对他人妥协,都不叫做共同目的。共同目的是一种双赢状态。
【适用边界】
共同目的,是一种对话中沟通的方法。那它在什么时候运用呢?在对话中双方的目的看起来不一致的情况下运用。如果你和别人沟通,你们的目的已经一致了,只是在于资源、行动方案等方面不一致,就不能用这个方法了。
【HOW】
我们怎么去判断我们在对话中是否存在共同目的?我来举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我和同事曾经为一个文案争执。那我是怎么处理的呢?
第一步, 暂停对话。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被情绪牵制。于是我暂停了对话。
第二步,问问自己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问问自己,希望为自己、他人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我的真实目的就是把这份文案完成好,希望对方获得成长,而我们之间的合作也能更好。
第三步,问问对方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通过询问、观察,了解对方的真实目的。于是我问他,你不同意我的说法,是为什么呢?他说,是他认为他那样写,可以更好地吸引到读者。而不是为了战胜我。
第四步,比较双方的目的,看是否存在共同目的。
通过对比,我发现我们的目的是具有共同性的,都是希望文案能写得更好,更好地吸引到读者。
【预访异议】大家可能会觉得,哇,我要四步才能判断有没有共同目的,这样太麻烦了!其实如果你按照常规方法做,可能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但是如果你运用以上的四步法,你可以最快的,让双方和谐地形成共赢。
A2:
【让大家编写剧本】
在未来,我们有没有可能会去面对一些产生争执的场景?比如我们和同事在办公室里讨论一个工作策划,这个策划马上就要交给领导了,你觉得这个策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而你的同事却觉得满足领导的需求就好了,然后你们产生了争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你觉得你在未来一周,有没有可能与他人出现争执的场景?这个场景可以是你曾经经历过,以后还可能再发生的。
(学习者:有!)
下面,就请大家每个人都编写一个小剧本。给出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变化、人物对话等等,这个过程中要运用到我上面给出的判断是否存在共同目的的四个步骤。只需要一百字左右的对话即可。
大家把自己的剧本写在我发下去的这张纸上,上面也有一个模板给到大家。大家写完以后可以在组内分享。5分钟后,我们请一组小伙伴来分享他们的剧本。
哪位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剧本呢?
【学习者分享】
人物:我和其他部门同事
时间:下周二
起因:我们每个月公司都有读书会,分部门进行。我要和某部门的负责同事就读书会做讨论。之前有和他们说,要确定好主题,但是这个未必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我:这个月我们公司开始一个锻炼计划,你可以以这个作为你们部门这个月读书会的主题。
同事:我觉得这个主题不太好。(陷入争执中)
我:大家先休息五分钟,回来我们再讨论这个主题。(暂停对话)
(问问自己真实目的是什么)
我:为什么提出这个主题,我的目的是希望这个主题既能够贴近公司的主题,又能够体现你们部门的风采。这样比较好。
他:是的。我同意。
我:你刚才说用锻炼作为主题不是很好,理由是什么呢?(询问真实目的)
同事:我们是希望更多的展现部门的风采。
我:那可以啊,我们还是存在共同目的的嘛。(比较双方的目的,看是否存在共同目的)
同事:的确是这样的。
续上:
接下来我们即将进入第二个拆页。
【学习目的2】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在面对双方沟通目的存在差异时,创建共同目的,以推进对话的进行。
现在我给大家进行一个小测试,这里一共有5道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很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用第一反应来答题,然后加一下总分。
【测试题】
事件及反应 | 1 | 2 | 3 | 4 | 5 | 6 |
1、当我和他人对话目的不一样时,我会继续想办法把对话进行下去。 | ||||||
2、当我和对方的对话目的存在差异时,我认为会存在让对方都满意的第三种选择。 | ||||||
3、当对话陷入僵局时,我会从对方表达的“期望目标”中寻找他的真实目的。 | ||||||
4、如果在对话中我和对方完全找不到共同目的时,我会关注更广阔的目标。 | ||||||
5、当我们能够重新对话时,我会积极和对方研究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案。 | · |
I:
【解释自测题】
这个测试,可以大致地反映出,你在创建共同目的时的表现。大家的总分是多少呢?
如果你的总分小于或等于21分,那么你可能在双方目的不同的对话中,还比较容易陷入僵局;如果你的分数高于这个分数,说明你处理双方目的不一致的对话,还是比较有方法的。
相信大家做完测试题,对自己在创建共同目的的表现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了。分数比较低的小伙伴也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通过第二个原文拆页,学习如何创建共同目的。
R(片断二):
刚才大家也做过测试了。现在我们来学习如何在。现在下面我把第二个拆页发给大家。大家来看一个场景,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看完以后请大家举手示意。
【原文片断】
有时候,我们会和对方陷入争论是因为对对话的目的是不同的。
例如,你刚刚得到职位升迁,这次升迁可以极大地推动你的职业发展,为你带来更多权力,而且薪水回报也不错。但是,你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即全家要搬到国外生活,可你的妻子和孩子不愿这样做。
你觉得这件事肯定会让妻子感到左右为难,没想到对方居然一点儿都没有要争执的意思。对她来说,你的职位升迁是个坏消息。首先,你们必须要搬家;其次,你的工作时间更长了。虽然收入增加了,权力变大了,但这些都不足以补偿团聚时间的损失。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这个拆页为我们举了一个案例。这个案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因为对方目的不同而陷入僵局的例子。
你们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案例?【与学习者互动】
有。(学习者回答)
我们不是他人,他人也不同我们,我们的对话目的不一样,是非常常见的事。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去应对这种目的不一样的情况。
我们需要分三步走:
第一,暂停充满争议的对话内容。
第二,关注对方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第三,然后努力创建共同目的。
A3 促动参与:
【微行动学习】
【明确问题】
那么,我们要解决在对话中目的不一致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会努力创建共同目的。大家觉得是这样吗?
(学习者:是的)
【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3分钟(29-32)
下面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人们无法创建共同目的的本质问题,是什么?讨论完后我们来分享一下。
(大家进入讨论)
你们这边可以了吗?请这一组派代表回答。
(其中一组学习者:)
我们觉得是目的、动机,也可以说是需求不一样;第二点是性格是怎么样,强势还是弱势,遇到问题是否容易妥协;三是关系,是普通朋友还是好朋友、亲人。四是价值观,不一样的话看到的点也不一样。
大家认同吗?有没有什么补充:
(另一组学习者:)
我觉得刚才他们提得很好,价值观不一样,视野不一样。看深一点,可能会有不一样的需求。
拆书家:大家提出了几点,需求、性格、关系,价值观,你们觉得哪个才是最重要的?
学习者:需求。
学习者: 同意,是需求不同。
【明确问题本质】
我总结一下,大家提出的问题本质主要是需求不同,
大家认同吗?
(学习者:认同)
拆书家:大家都认为是需求不同导致了无法创建共同目的。很好。
【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第一步:讨论出目标是什么)
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在组内来讨论一下,如果我们要创建共同的目的,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什么,解决到什么程度就算满意了。
请这组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我们觉得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对方的需求。
你们这组呢?
我们觉得有两点,要让对方感觉被尊重,大家都对结果满意。
拆书家:这就是大家的目标。
学习者:是的。
(第二步:讨论出如何行动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来看看,怎么样行动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花5分钟讨论一下,并把方案写在白纸上。写出具体的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步骤。
【每组派代表讲解自己组的成果】
好,我们下面请两组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你们拿出白板纸,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
第一步,停止对话,冷静下来。
第二步,了解对方的需求。
第三步,明确自己的需求。
第四步,在过程中寻找双方都合适的解决方法。
拆书家:嗯,不错。(接着把目光投向另一组学习者)
另一组学习者:
我们觉得他们虽然能解决问题,但普世性不是特别的高。
我们讨论出来的方法是这样的,前两步是比较像的:
第一步、暂停对话,缓解情绪。
第二步、识别和挖掘对方行为背后的内心需求,而不是表面的需求。我们需要找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但是有些行为未必能对应对方的真实需求,需要我们进一步探寻。
第三步、积极寻找共同目的。
第四步、通过互相的退让,达成一致。跳出争执本身,在更广阔、更长期的角度去达成一致。
第五步、挖掘“第三战场”。比如说旅游这个事情,我们去一个新的地方旅游。
拆书家:刚才大家都有分享,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我们给自己一点掌声吧。
总结:
通过一起共创学习、头脑风暴,我们得出了一些应对创建共同目的的有效方法。
上面的解决方案,我看也有一些共同点,总结下来就是:
第一步:暂停对话。
第二步:了解双方的需求。深度挖掘对方的真实需求,而不是表面目的。
第三步: 积极寻找共同目的。
第四步:从更高角度开发共同目的。
第五步: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的行动方案。
大家同意吗?
同意。(学习者回答)
A2:布置任务
(逐字稿):通过以上的小组讨论,相信大家掌握了创建共同目的的正确姿势。
【A2布置任务】
接下来我布置一个任务给大家。
接下来的一周里,请你可以刻意地留心和双方目的不一致的对话场景,把你们的对话记录下来,然后试着用我们刚才总结出来的创建共同目的的几个步骤,来写一个对话。一周后在拆书群里分享你的案例。
【强有力的结语】
经过今天的拆书学习,大家懂得了怎么样判断在对话中双方的目的是否一致,也通过学习和讨论知道了创建共同目的的方式。大家也应该从中有所收获了吧?
好的,今天的拆书就要结束了,可是大家创建共同目的的行动才刚刚开始。希望大家通过努力,可以更好地运用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
谢谢大家的时间,以上就是我今晚拆书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