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就是那个喜欢给大家拍照的翰林活动运营长老帅帅,新标签做个俗人。今天根据现场情况给大家分为3组。我本次的分享是帮助大家在与人交谈时学会提问,摆脱尴尬。通过今天的学习,运用学会提问的三步法,达到轻松自在的交谈,实现有效沟通。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题学会提问,摆脱尬聊,片段节选《拆出你的沟通力II》
《拆出你的沟通力II》是一本致用类图书(特征),作者是咱们拆书帮的帮主——赵周老师,赵周老师是拆书帮的创始人,拆书学院创始人,著名企业培训专家,著有《这样读书就够了》、《拆出你的沟通力》。《拆出你的沟通力》是一套讲拆书技巧的书,分为I、II两册,其中II主要讲如何说服和提问(特征)。与其他同类沟通书籍相比,这套书的最大的特点是全书像一个菜谱,如果将沟通细化为五种能力,这套书涵盖四种,分别是表达能力、主动倾听能力、说服能力和提问能力,四种能力由多种方面总结而来,片段也是选自不同书籍,你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症下药,还能够学习到这个能力在不同方面的应用(优势)。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跟对方争论半天,一直车轱辘话也没法让对方认同你的观点,这本书告诉我们,跳出正在争论的问题,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说服对方;有没有总是觉得自己不会学习,这本书告诉我们,学会提问能够促进学习;有没有觉得自己不会聊天,分分钟把天聊死,这本书告诉我们,学会提问,助推交流,也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益处),感兴趣的伙伴要认真听接下来的内容哦。
刚刚是图书的介绍,我今天拆解的主题是学会提问,摆脱尬聊,接下来有请小伙伴帮我发一下片段,给大家几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看完的小伙伴可以眼神示意我。
《谈话的力量》,6页
米吉是一位大学行政人员的妻子,最近在纽约的一次课堂上,她说自己对生活感到厌烦。为什么呢?“因为一整天,陪伴我的就只有两个孩子:一个三岁,另一个还是婴儿。因此梅尔一回来,我就问:’今天怎么样?’我真的是想得到他的回答。但是他说什么呢?‘没什么,就跟平常一样。’然后他就打开电视看起来了。”
米吉犯了几个简单的错误:
第一,她的询问范围太广。提问题就像开水龙头一样,范围放得越开,得到的回应就越多——直至最后的极限。米吉这样宽泛的问题(像“有什么新的消息?”“最近忙些什么?”“说说你自己的情况!”)往往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回答,所以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
第二“今天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听起来更像是一句套话,随口说说而已,而不是真想了解什么情况。回答往往也是套话,例如“很好!”或者“还行”。
最后,米吉每天都问同样的问题。这不仅让对方更认准为套话,而且每天都要回答这样毫无创意的问题,很可能也会让她的丈夫感到厌烦。
我建议米吉每天读学校和当地的报纸,然后在让她的丈夫休息片刻之后,就他比较熟悉的话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开放式问题。以下就是她的成果:
那天晚上,我告诉梅尔我听说学校要重新设定对文科学生的外语要求。我问他对此有什么看法。接着我们就开始讨论学习外语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别的民族。我们还谈论了各自学外语的经历。结果俩人开始用中学时学的蹩脚法语交谈,开心得不行。最后,我们都谈得很累了,但是很开心,他吻了我一下,小声对我说:“亲爱的,你太棒了!”
这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吗?
(R包含HOW的内容,且未超过2页图书)
尬聊是一个网络词语。尴尬地聊天,气氛陷入冰点。对于有些人来说,好好聊天实在太难,碰到一个不会聊天的,分分钟把天聊死,但情境所需又必须要聊天。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交谈是我们的家常便饭,但是交谈的结果却千差万别,有的人跟谁都能聊得来,总能让对方觉得意犹未尽,有的人却别别扭扭,开启尬聊模式,结果是谈笑始于hello,止于沉默。那我们要怎样摆脱尬聊呢?书中给我们一个方法——就他比较熟悉的话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开放式问题。我给大家总结出以下具体步骤(细化行动步骤)
第一步:就对方熟悉的话题进行提问
了解对方熟悉的话题可以有多种途径,微信朋友圈,交谈前了解一下对方的动态,很快就能找到话题,比如你发现对方朋友圈是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你就可以询问对方,你朋友圈的照片是个什么活动?还可以通过朋友了解。当然,如果没法提前了解对方,可以就你们共同知道的话题进行提问,可以是共同参加的活动,目前的环境、周边,穿着打扮等等。
第二步:提具体的问题
具体是指实际存在的,真实的。问题越具体,对方越好回答,比如,看你朋友圈有一张参演话剧的照片,你不是在金融行业吗?怎么去参加的话剧演出呢?既然是发表的照片一定是对方喜欢的,想要表现自己的,所以这个问题会打开对方的话匣子。如果你直接问,你最近怎么样?对方会说还行,挺好的,可能联想不到自己参演话剧这个事。
第三步:多提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是指不能用一两个词就能回答的,比如你觉得组织方有哪些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这次参演哪些人、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对方就能调动出全程好玩的事跟你分享,开放式问题会让对方觉得你在认真倾听,所以对方会分享更多。封闭式问题尽量少提,比如开心吗?累不累?怎么去的?是你一个人吗?问多了对方会觉得你在审问,反而不愿意跟你聊太多。
今天我们学习了摆脱尬聊的三个步骤,那么如何运用这三个步骤呢?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有这样一个朋友,也是不怎么联系,甚至有两年没见面了,前段时间我微信联系他,上来就是在吗?他回复在,我问在干嘛,他说呆着,我问你最近咋样,他说挺好的你呢?我说我还行。后来,我回复一个微笑的表情就结束了对话。这场对话让我觉得特别无聊,他是不愿意跟我聊天吗?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我没有事先了解他一下再开始对话。其次,我的问题太宽泛,最近怎样?可能会让对方不知道从哪个方面回答?最后,我上来就是一个封闭式问题,在吗?可能会让对方有直接忽略的想法。结果就是,聊不下去。那么如果我能运用今天交给大家的提问方法。第一步,先去他的朋友圈看看,我就会发现原来他出去玩了啊,可以就他出去玩这个事展开话题,你去南京了啊?都逛了哪些景点啊?这时候他肯定愿意跟我分享他在南京的所见所闻。第二步,向他提问具体问题,比如,在南京的这几天都去吃了哪些美食?推荐几个!第三步,多提开放式的问题,可以问他怎样能拍出大长腿?南京的妹子性格是怎样的(听说男生都喜欢聊妹子)?通过这样对话,让对方觉得我是真心想要跟他沟通感情,多了解他,他也会发现我是个认真的倾听者会愿意跟我分享更多,让沟通顺畅无阻。
我们刚刚学习了如何提问,摆脱尬聊,第一步,就对方熟悉的话题进行提问;第二步,提具体的问题;第三步,多提开放式问题。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
场景一:小凯和小琪经朋友介绍相识,互加了微信,跟朋友一起玩过两次。今天小凯单独约小琪在大望路加减法咖啡厅喝个下午茶,小凯的期望是让这次交谈过得轻松自在些。他是如何运用今天学的学会提问,摆脱尬聊三步法让原本不太爱沟通的小琪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的分享自己的趣事呢?小凯和小琪将展开一场怎样的对话。
场景二:小雪今天第一次见家长,未来婆婆准备了一桌子饭菜,饭桌上,她是如何运用今天学习的如何提问,摆脱尬聊三步法,与本来没有共同话题的未来婆婆展开一段轻松的对话,让未来婆婆乐此不疲的分享,画面其乐融融。小雪和未来婆婆将展开一场怎样的对话。(具体的场景)
现在每两个人一组,从两个场景中选择一个进行演练,演练时间3分钟,3分钟后我会邀请两位伙伴进行分享,看看他们是怎么运用1、就对方熟悉的话题进行提问;2、提出具体的问题;3、多提开放式问题进行演练的。注意:一定要用到今天学习的方法去做,另外,只有用到片段的方法就好,不需要一定解决这个问题。(指令清晰)
学习者表演:(场景二)
A:儿媳;B:婆婆
A:您今天做这么多菜,有一半我没吃过也没做过,您用多长时间做的啊?
B:上午特地去逛市场,买了点白菜,小贩还要多要我钱,我都砍下去了,下午开始做的;
A:您这是白菜啊,没看出来
B:还有条鱼呢,你觉得这鱼味道怎么样啊?
A:特好吃,我想结婚后还得把您请家里来跟您学手艺。鱼怎么做的,没有腥味?
B:你公公特喜欢钓鱼,我们常吃的鱼有腥线,我每次做的时候都会把鱼切一个小切口,把腥线挑出来,这样的话就没有那么浓的腥味了。
A:我也喜欢钓鱼,下次约着公公一起去。
好的,非常感谢两位伙伴的分享,完美的运用到了今天分享给大家的避免尬聊的提问方法,儿媳问的是婆婆做菜相关的问题,是婆婆熟悉的方面;提的都是一些具体的问题,鱼怎么做的,菜完成用多长时间等;问题都是开放性的问题,让婆婆能够联想她当时的情景,比如跟小贩砍价,公公喜欢钓鱼等等。让对话能够顺利的进行,且一点不尴尬。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摆脱尬聊的方法,我们来回顾一下,第一步就对方熟悉的话题进行提问,第二步提具体的问题,第三步多提开放性问题。
以上是我的全部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