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韩小懒,我的三个标签是设计师,修正,药业。设计师是我的本职;修正药业是因为通过读书,我不断修正了自己三观和对人对事的方式;药业是我觉得读书就像药一样,药是治愈我们的身体,读书时治愈我们的心灵。
【事件场景:】或许你想帮助自己的父亲改掉抽烟的习惯,但父亲抽的一根也不少;或许你希望男朋友少打游戏多陪你,但他依然手机不离手;又或许你只想让自己少吃点,然看着满满的米饭,依然能吃掉一大碗。或许你想养成跑步的习惯,但迟迟都没有开始。 【影响:】长期收获不到我们想要的改变,我们将可能责怪我们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定,无法满足自我的成长,甚至是自我否定。
【提问:】如何获得我们想要的改变?
【解决:】《瞬变(让改变轻松起来的9个方法新版)》是一本旨在教会读者如何让改变简单起来的书,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和模型上,解决问题才是本书的重点,通过翔实有趣的案例,教我们把握行为改变的三个关键要素:理智、大象情感、路径环境。对每种要素的改变,都详细介绍了三种方法。通过三个要素,九个方法,为缺乏资源的人们提供了成功改变自我的精彩指南,让我们轻轻松松获得我们想要的改变。
【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拆解五分钟的方法(行为)开始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界定);并运用个人目标四步骤(行为)细化笼统不具体的个人目标目标(界定)
R环节,(不含how的内容)
或许你跟其他人一样,喜欢房间一尘不染确又讨厌做家务。由于没及时打扫卫生,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失,办公桌上的纸张越叠越高,没洗的衣服越堆越多,于是你心里的畏惧也与日俱增。问题越加恶化,恐惧心愈加蔓延。结果你不想打扫卫生,房间更脏乱……如此恶性循环,不陌生吧?
但是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呢?想想,把地板上的汗衫捡起来丢进洗衣篮,这会让人害怕嘛?不会。把一只玻璃杯冲一下再放进洗碗机,把一份文件夹放入档案柜,用玻璃清洁剂喷一下浴室镜子,都不是让人害怕的事。那为什么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集合起来却令人产生恐惧之情?或许是因为一听到要“打扫房间”,我们就必须一直收拾到整个房子非常干净为止。而当我们朝着终极目标眺望过去,脑海中会浮现出一路需要攻城拔寨的任务——橱柜、碗碟、马桶、地板,根本迈不出第一步,感觉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了。
【互动】
如此恶性循环,大家不陌生吧?有的文中提到的情况,请举起你的手让我看到。
哇!还有举起双手的!
【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
我们有时候拒绝做某一件事因为它看起来太难了!想想要做都觉得头大!我们可能光想到收拾屋子这个词就会头疼,但是让你把地板上的汗衫捡起来丢进洗衣篮,你会头疼么?让你把一份文件夹放入档案柜,你会头疼么?不会,是因为这件事特别小,小到你不用思考就能做。这就是微行动。
【步骤how】
那我们怎么做呢?
拆解5分钟:把一件事拆解到5分钟就能做完
【预防意义】
可能有的小伙伴有疑问我来举个例子,比如之前买了一本《秘密花园》,我本身是做设计的,我觉得涂这个能锻炼我的配色能力。买过的都知道。它里边的图样都是很复杂的,我看着发憷了,一直也没画过,还跟新的一样。
看了这个片段以后,我就将每一页的秘密花园拆解为了N个5分钟。我就画五分钟,多一秒我都不画。就这样一个5分钟接着又一个5分钟,我已经画完半本了。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就干5分钟会有什么效果?不太多,但是当你开始做了以后,就算超过5分钟你也会继续做下去。你就会惊喜的发现,屋子收拾完了,秘密花园涂完了。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适用于我们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跑步,我需要将跑步这件事拆解为穿运动服、下楼、走一圈、跑一圈等等N多个微行动来完成,但是爱跑步的小伙伴早就没影了。这个方法就对我适合,对他不适合。
A2环节
接下来我想请问大家,最近有没有什么想做确迟迟没有做的事?想养成确一直没有养成的习惯?想做一直没有做出的改变?
运用刚刚讲到的拆解5分钟法,你会怎么做呢?给大家三分钟写下来,一会请小伙伴跟我们分享一下。
现场学习者分享:
三月份我组织了四次沙龙活动,但是到现在账务都没有结算,因为觉得一个月四次的账目算起来很麻烦。
做法:
1、建个文件夹
2、把照片和相关文件放进去
3、先解决一次,再解决第二次,以此类推
每个步骤都能在5分钟之内解决。
【现场反馈】
谢谢冬青的分享。冬青要开始的改变是一直没有做沙龙的账目结算,他回家打算怎么做呢?先用五分钟建个文件夹,再用五分整理,再用五分钟来结算,一个五分钟接着又一个五分钟,就能促使他不再拖延,完成改变。
再次用掌声感谢冬青的分享。
我们说了让改变实现的方法,但是我们总要有一个让我们前进的方向,也就是我们的个人目标,那我们怎么科学的定一个个人目标呢?在拆解之前,我们先来做个自测题。
A1环节,请大家进行量表自测(2分钟)
(量表题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一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下面的题目,根据自身的情况,非常符合打5分,符合打4分,基本符合打3分,不符合打2分,非常不符合打1分。
1、我有自己的目标清单。 1 2 3 4 5
2、我将长期目标分为了多个小目标。 1 2 3 4 5
3、我会定期回顾我的短期目标。 1 2 3 4 5
4、我的目标是可测量的。 1 2 3 4 5
5、我的目标有截止日期。 1 2 3 4 5
I环节,(1分钟)
好,大家做完测试统计一下总分,这个测试题是为了测试我们对自我目标的掌控程度。10分及以下的小伙伴请举手,对自己目标管理不到位,要认真听讲哟。11-19及格的小伙伴请举手,做的不错,但有可提升的空间,也可以根据我们今天讲解的内容优化自己的目标;20及以上的小伙伴请举手,目标管理棒棒哒。
————————————————————————
R环节,(1分钟)含how的内容
在创造改变的过程中,虽然我们总是很关心眼前的短期目标,但是我们也需要一个可以努力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的长期目标。这个目标可以称为“终点明信片”。
琼斯参加了消除美国教育不平等状况的运动“为美国而教”,被分配到教育非常不发达的一所乡村小学。孩子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琼斯告诉一年级的孩子们:“到这个学期结束时,你将成为三年级学生!”(当然不是说真的三年级,而是说能力达到三年级的水平。)
这个目标简直是为一年级学生量生定做,完全切中孩子们的心里。在一年级小学生心中,三年级学生形象是高大的、更加聪明,也更加酷。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到学年结束时,90%的学生阅读能力达到了甚至超过了三年级水平。
琼斯老师给了一年级的小学生们一个“终点明信片”也就是长期目标,这学期结束你们将成为三年级的学生,这让教育不发达的乡村小学生非常激动,并为之努力。
一个长期的目标能给我们指明改变和行动的方向,能鼓舞我们不断前进。但是光有激情是不够的,还要满足一下四个要求,
1、目标要是振奋人心的,生动具体的
2、设置里程碑,可以阶段性的庆祝
3、监督,时刻注意自己是否偏离
4、定期回顾,复盘,修改行动
【引出问题】
我想问一下小伙伴们,你们2018年的“终点明信片”是什么?
现在达成的程度怎样呢?
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一会我们请一位小伙伴跟我们分享一下。
现场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一:
今年给自己定的目标:
1、年底成绩要在前100名,一共300人
2、养成每周收拾书桌的习惯
完成程度:
1、50%
2、20%
学习者二:
给自己定的目标:
今年跑一次马拉松
完成程度:
几乎为零
【引导分组讨论问题的本质】
再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请各位小伙伴就刚才分享的案例,对照我们给出的四点讨论一下,没做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习者一:
对自己的监督不够,做着做着就放弃了
学习者二:
设置里程碑出了问题,不知道该在哪里庆祝
【明确问题的本质】
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第一组小伙伴不能坚持收拾书桌保持桌面整洁情况是由于对自己的监督不够,不能坚持;第二组小伙伴给自己设置跑马拉松到现在完成几乎为零的原因是设置里程碑的一步除了问题。
【分组讨论解决方法】
接下来,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我们前边提到的问题讨论一下我们有那些方法改进情况。给大家4分钟时间讨论,待会请小伙伴来分享你们组的讨论成果。
学习者一:
1、哭笑脸打卡
2、设置奖惩
学习者二:
1、补充更多的科学知识
2、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
3、寻找组织,伙伴的力量
【反馈】
我们真的是太棒了!通过小组讨论我们回顾了个人目标,发现了个人目标没有达成或者没有按照预计进行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问题要论出了解决方式,这些都是我们大家的智慧结晶。
我们再为自己的智慧和大家的力量鼓个掌吧!
——————————————————————————————
A2环节,(5分钟)
我们拆书要求拆为己用,那么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终点明信片和我们讲到的拆页,优化自己的重点明信片,一会我们请小伙伴来跟我们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
我参加了全国的RIA训练营,一直想要复盘讲到的内容,却迟迟没有做,我今天晚上就决定回去按照拆解的方法来做出个人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1、目标:进行训练营复盘,总结自己的不足,再以后拆书和变迁阅读中避免周一至周五每晚8点后开始,周末与教练就本周复盘内容讨论。
2、设置里程碑:以周为节点,并在每周末完后奖励自己一束花
3、监督:1、打卡 2、找老公监督提醒
4、定期回顾:每周完成后根据教练的反馈进行调整
总结
1、拆解5分钟
“终点明信片”
1、目标要是振奋人心的,鼓舞人心的
2、设置里程碑,可以阶段性的庆祝
3、监督,时刻注意自己是否偏离
4、定期回顾,复盘,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