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思考力:潮爆东京大学的思维公开课》 所属活动: 羊角村分舵线下拆书 第12期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1 学习目标: 掌握解决问题的模型

开场: 大家好,我是利利臧。从事管理培训咨询行业10年了,喜欢分享交流的状态。从接触拆书开始真正开始自我成长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有2个触点让我印象深刻,一赋能班的私董会体验,让我感受到了提问的力量。二是赋能班的ted演讲,让我感受到台上7分钟台下一个月功的体会。我不知道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成长,但我的老板有次跟我说,利利,你过去的一年变化很大。让我坚信拆书帮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阅读原文 2分钟】

一时半会没有解决办法的难题,是由诸多复杂的要素构成的。若是将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根本无从下手。但是,如果将复杂的问题按照要素进行分解,就有能将可解决的要素逐个击破。接下来,我们要找到最后剩下的要素,即问题的核心,然后全力以赴,一举攻破。

接下来,我会将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图的形式为大家进行解说。比如,我们将备战A大学的入学考试作为任务,将完成任务的步骤做成下图。我们仅仅将这个图类型化、探讨解决可能性的一个模型。因为我们知道现实中的流程比该图复杂的多。

blob.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书籍介绍 2分钟】

作者:这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物理学教授上田正仁写的。

书名:从书名上也可以看出3点:1潮爆,非常火的一本书 2东京大学,是以学校的研究课题为背景写的 3思考力,有关思考力可以后天训练的一些规律

内容模块:思考力有三个模块构成: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永不放弃的精神。我们今天的拆页主要聚焦在解决问题能力。

分享I 2-3分钟

这个片段的中心意思是解决创造性问题能力的模型是问题的设定、归类、分解要素、各个击破

这个片段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解决创造性问题的一个模型。需要提前强调的是,问题有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良构问题是有标准答案的,劣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劣构问题占了生活中大部分。这里的解决问题的问题针对的是劣构问题。另外这里的问题设定、归类、分解要素、各个击破的这个模型也只是其中解决可能性的模型,因为现实中的流程会更复杂。书中重点阐述的例子也是有关考研的例子。我也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举个例子我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真实例子,(一个客户的复杂需求:如何建立企业的培训体系,来解决大量的问题现象)

背景:非常大而难出解决方案的一个需求,无处着手,面临无法写方案的状态。但当时老板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套路来做,现在回想起来和这个模型几乎一样,但那个时候不知道是解决问题的模型。以下是当时解决的思路:

第一步是:问题设定—建立某企业的培训体系(3年规划)

第二步是:归类—对所有的问题现象进行归类。

第三步是: 分解要素—根据归类好的现象问题进行逻辑排序挑出典型问题

第四步是:对每个典型问题进行各个击破,给出解决方案。并综合成一个大的解决方案

当然这个技巧的边界是,如果是明知道这个疑难问题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就要判断要不要做了。如果不能做硬要做无异于自杀。但不得不做的话,也可以采用分解的模型来看能做到哪一步就到哪一步。另外一个边界就是这个模型也只是其中解决可能性的模型,因为现实中的流程会更复杂,核心问题的解决在书的后面还有介绍,这里不多做介绍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现场案例 5分钟

A1引导语:

请大家两两分组,分成2组,并用3分钟时间互相讨论你的过往经历中与拆页相关的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即时开始。

好时间到,现在我们请每组一个同学代表分享下你的案例。


现场总计4人,分成2组,两组讨论后选出一组的一个学员进行以往失败或成功经验分享。案例如下:

A1学员之前不成功的案例:5月份要准备一个比较棘手的任务,就是5月底在羊角村分舵的会员活动上完成一次关于保险知识的分享。拖延了半个月依然毫无头绪。总觉得信息比较多,都是散乱在知识库里像一团乱麻一样。今天听了解决问题的模型,打算尝试从问题设定、归类、分解要素以及一一击破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梳理。


现场A2 1分钟

A2引导语:现在我们已经都联系了自己的过往经验,现在请每个同学拿出便签纸写出你接下来的行动计划。多长时间?对什么问题按照怎样的方式进行解决?并输出什么样的结果?问题一定要是真实存在的哦

接下来请一个同学分享下自己的行动计划,谢谢

对这件分享保险知识任务的计划是:

5月20号之前根据今天的解决问题模型进行初步梳理成稿。因为距离分享还有半个月。14-15号第一步:对问题进行设定。找到活动组织者了解学员的需求以及过往分享者的经验。16号第二步:对需求涉及到的问题信息进行归类。要找到学员关心的保险知识进行归类。17号第三步:把归类的知识进行排序挑出典型知识 ,18号第四步:对每个典型问题找到可以讲解的答案,并整理成稿。 19号制作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