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拆出你的沟通力I》 所属活动: 让"提问"和"批评"直抵人心|5.14宁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批评,让他不恨你 学习目标: 用技巧来表达批评和不满达成有效沟通,而不是直接进行批评

开场:

大家好,我是金龙鱼,就是那个1:1:1食用调和油的金龙鱼,一听名字就十分油腻的90后拆书家。 

【分组】

请大家就按照座位3人一小组,稍后我们会有小组讨论环节

【图书介绍】    

F:这本书是由拆书帮帮主赵周编著,是他作为创始人用原汁原味的拆书法对十几本沟通力经典书籍进行诠释和案例解析,《拆书你的沟通力》第一部,主要从表达能力和主动倾听能力两个方向展开。

A:市面上许多训练营、微信文章都有讲拆书这个词,但作为拆书法的创始人和法律层面上的商标知识产权持有者,赵周的书最大特点就是原汁原味的拆书法让你把沟通力“拆为己用”,不会说你吃绝味鸭脖的时候吃出集乡客周黑鸭的味道。

B:如果你觉得自己在与人沟通上有一些不足,那么这本书为你精心挑选了许多实用的沟通技巧;如果你看了很多沟通的书籍却苦于没有真正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这本书会带着你一起行动,让书上的沟通力成为你的沟通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戈登描述了一个帮你有效阐述你的问题的游泳模型:“我有一个问题,当你做X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Z。”

 

第一,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X)。这有助于你在急于给出反馈时避免给出一种评价性的或者泛泛的回答的倾向。

 

第二,列出这些行为详细的、可见的后果(Y)。简单明白地告诉对方,其行为给你带来的问题,通常是使他们发生改变的有效刺激。

 

第三,描述你对问题结果的感受(Z)。重要的是不仅要使对方了解哪些行为妨碍了你,而且要解释它如何通过带给你挫折、愤怒或不安全等感受来影响你。解释这些感受在怎样干扰你的干工作。

 

我们建议你把这个三步模型作为一般性的指导来使用。每个部分的顺序可能会有变化,而且你不要总是使用相同的词语。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一片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得体有效地表达我们的不满、意见、抱怨,并且对方有更大可能平静接受的表达方式。

 

【Why:】如果我们不经过思考直接把不满的情绪向对方扫射,很可能伤害到对方,那么极有可能激活对方的防御机制,要么陷入对喷互相抱怨的局面,要么一方失望离开没有沟通成效(不那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抱怨批评能够产生效果,那么就需要一些技巧,让对方知道哪里让我们不舒服,我们是对这件事情不满而不是对对方的人不满。

 

【How:】那么需要怎么做呢?书上给出了一个模板:告诉对方,他的某个具体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而你对此产生了怎样的负面情绪

 

讲个我自己的故事。我在朋友圈子里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但是往往人会把最暴躁的一面展示给最亲的人。我自己家不在市区,离这大概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有一阵我有事隔了好久才回家,那天我在书房写东西,我妈妈做完一些家务就进来跟我说话,厨房哪里哪里重新布置了一下,绣了一幅十字绣挂哪里好看,上次叫你淘宝买的东西买了没有…… 我一下子整个人就很烦躁很火,就吼他说  没看到我有事情啊在这吧嗒吧嗒吧嗒说不歇烦不烦啊

 

妈妈楞了一下,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你老爸不听我说,你回来也不听我说,那我跟谁去说咯” 然后出去轻轻把门带上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很不成熟没有担当。

 

其实如果我换一种说法,X:妈妈你在我写作的时候进来跟我聊天,Y:打断了我的思路让我没办法完成这个写作,Z:我觉得很烦躁。

 

可能又是另一番情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显像提问】大家在生活或者工作中,你的孩子或者你的下属有没有给你惹过麻烦让你很生气脱口而出就责骂抱怨了,你的伴侣爱人朋友或者某种原因接触到的陌生人做了让你生气的事情然后你的情绪就直接倾泻出来了,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然后跟小组的伙伴们交换下自己的故事。

A1+

如果有月光宝盒可以回到那一刻,或者是未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能够怎样用刚刚学习的方法去给出一个有阳光味道的批评或者抱怨来表达我们的情绪呢?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做一个简短的分享。


【学习者分享】

我带着女儿一起去妈妈家,妈妈在打扫卫生,我准备去给女儿摘桑叶喂蚕宝宝,妈妈可能怕我把刚打扫的房间弄脏了,就大声喊我“你要干嘛”,我觉得很生气就怼他“在自己家,我想干嘛就干嘛”。然后妈妈就很不高兴。


如果我按照这个片段说的来表达:妈妈,我的孩子都这么大了,你还像对待小孩子犯错误一样大声训我(X),影响我在孩子面前的形象(Y),让我觉得很没面子(Z)


这样可能就不会让妈妈不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