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来参加拆书的朋友们,大家好!接下来的15分钟由我来带领大家进行拆书。
我是滕瑶。下面我用拆书帮的三个标签法来自我介绍一下。我的第一个便签:我是杭州光明顶分舵的一位新手拆书家。我想成为拆书家的原因就是希望在读书的时候,能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我的第二个便签:我是日语学习的爱好者。目前考过了N3,但是还在往N2和N1努力,虽然有点慢但是在持续学习当中。第三个便签:我平时比较喜欢写作,目前是自己在写小说,但是进度有点慢。好,这是我的三个便签介绍。
【拆书和拆书帮介绍】
接下来,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拆书跟拆书帮这两个概念。因为在座的各位当中,有两位是第一次来参加我们拆书活动的小伙伴。所以可能对拆书和拆书帮不太了解。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拆书。
拆书,它是一种学习方法论,也就是我们成人学习的一种方法。它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拆书主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学习方法,而不是我们之前接触过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把书中的知识与自己的经验相关联,然后把它应用到我们之后的行为当中去。拆书的类型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学习的应用,第二种是组织学习的应用。个人学习的应用,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RIA便签学习法。R是指我们阅读原文中的某一个片段。I是指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片段重述出来。A是将知识拆为己用的一个过程。它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A1就是去激活自己之前的一些经历,A2的部分就是你需要把学到的知识通过之前对知识点的重述,然后应用的之后的行为之中去。这个就是拆书的一个介绍。
接下来,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帮。
拆书帮其实是一个学习爱好者社群,在全国各地是以分舵的形式存在。它主要的核心就是刚才我介绍过的用RIA三个便签法进行拆书学习。比如说我们杭州有光明顶分舵。那对于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来说,它的核心就是帮助爱好学习的人成为拆书家。我们拆书帮的分舵都是公益性的青年自组织。这个就是拆书帮。
所以简单来说,拆书帮就是利用RIA便签拆书法进行学习,帮助喜欢读书的人成为拆书家。
片段来源于《关键对话》P68
【原文片段:强调“共同”性】
共同目的中的“共同”二字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共同目的并非一种技巧,要想顺利完成关键对话,我们必须真正关注对方的利益,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因此,这里的目的必须具备高度的共同性。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推行自己的做法或是操纵对方,这种意图很快就会暴露无遗。对话安全感会遭到破坏,对话者立即会陷入沉默或暴力应对的错误情形。所以,在开始对话之前,一定要检查你的动机是否具有共同性。你可以询问自己“从心开始”的问题。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I便签解读】
我今天拆解的片段,是《关键对话》这一本书中,关于强调“共同性”这一个问题的一个片段。大家看完原文之后,我对它来做一个自己的知识的重述。
(why)关键对话出现危机不能继续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交谈问题的过程当中,对方感受到你的对话让他觉得不安全,也就是说你的意图或者说是目的太过于明显,让对方觉得你的话对他造成了一种伤害,
(what)如果说在对话过程中,两个人——对话的双方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就有可能达成,那这种情况下,对话的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那么安全感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强调“共同性”也能够促进关键对话顺利地进行下去。这样子的话,它的结果就成呈现出双赢的局面。
(how)所以,在关键对话的过程当中,去寻找“共同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要展开一个关键对话的时候,你首先要问一下自己,你的动机里面,有没有彼此“共同性”的东西存在。那么怎么样去寻找这个“共同性”呢?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对于你来说,你展开对话的动机是什么,你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考虑,对方在这次对话的过程中,他能得到的利益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你们两个人能达到的共同利益是什么?
了解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之后,找到“共同性”,那么你就可以进行这一次的关键对话了。
这是我对于这个片段的解读。
【A1 激活过去经验】
接下来,是我之前一个经历的分享。
我目前是从事影视行业的,去年9月的时候,我在一个剧组里面做生活制片。也就是说,整个组将近100人的住宿问题、吃饭问题等相关的一些生活问题都是需要我一个人去解决的。我们拍戏拍到一半的时候,临时加进来一个武术组。也就是说,各种工作人员又新进来15个人。当时我们住的酒店给了我们60间房。这60间房当时都已经住满了,旁边又没有其他的酒店。但是我需要解决这15个人的住宿问题,所以当时我是有跟他们每一组的领导交谈,也有跟新进来的那些人员进行交谈。那个时候,我大概是这么跟他们说的。
我说:“我非常抱歉,有件事情要麻烦你们一下。因为我们这个武术组是临时加进来的。现在酒店的住宿情况就是已经没有再多余的房间给我们住了。所以我们目前的状况就是每个房间需要住三个人,也就是从两个人加到三个人。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把一张床拆掉,拆成两张。我知道你们白天非常辛苦,都希望晚上能睡一个好觉。但是目前的状况只能是拆床。而且我自己的床也已经拆掉了,被搬到隔壁新进的人员房间,给他使用。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拍戏的过程当中,能把拍戏这个任务完成了,在此基础上,大家白天能专心工作,晚上也能充分地好好地休息……”
我就是这么跟他们谈的,他们也表示能够理解。所以这个问题是有得到解决,从资方来说,也给他们省下了一笔比较大的成本。
现在用学习的这个片段去反思这个过程,当时我对“共同性”这个术语还没有太多的概念。但是在去交谈的过程当中,我当时只是很纯粹地设身处地为你考虑,那么相应地来说,你的要求我也是能够达到的。这样的话,他不会觉得说不安全或者说我纯粹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考虑。所以,相对而言,问题解决地还是比较好的。
【A2 催化应用】
我会把这个片段,应用到之后的工作当中。
我现在做一些影视方面的工作,它有的时候对电脑的配置要求比较高,但是公司现在给我的电脑是一个一体机,然后内存又小。所以需要一些大的软件做东西的时候,会比较不方便。那我希望之后领导交给我一些任务,对电脑配置会比较高、时间上又比较紧的时候,我希望通过寻找“共同性”来跟领导展开一次安全的对话。
在此之前,我会问自己刚才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的动机是什么,就是说我要解决什么问题?
我会说,我想要换一台配置高一点、内存大一点的的电脑。
领导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能够得到的利益是什么?
我觉得对于他来说,我在他规定的时间内,能够高效地完成他给的任务,不被电脑的问题耽误。这个是他会想要得到的。
从我们共同的利益上去讲的话,我觉得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在他所规定的时间内,给他结果,然后他可以拿给客户去看。这是我们共同的利益。
所以在对话展开的时候,我会跟他说:“老板,我们都希望我们在工作当中能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这个工作,然后把结果呈现给客户看。但是因为目前我的电脑受限,可能会花的时间比较长,大概会花多长多长的时间。如果说你之后会有其他的类似的临时的但是又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做的话,那么我希望你能够帮我换一台配置高一点的内存大一点的电脑。这样的话,我就能在更快的时间内,去完成你给我的任务,这样也不会耽误到客户的时间。虽然更换电脑是要有一些成本的,但是从成果来看,它对之后的工作肯定是会带来更多的方便。”
这就是我想要跟领导,通过强调“共同性”这种方式,去展开一场安全对话的一个大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