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二级拆书家肖智英,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书是«关键对话»。
【场景法介绍】
【事件】生活中我们总遇到这样的情景,周末的晚上你想去看场电影,而你老公只想在家里玩游戏,这时候你们为周末怎么度过,而争执不下;又或者你老公认为孩子从幼儿园就要开始学写字,而你认为完全不需要。 【提问】那我想问下大家,一般在遇到这样的情形时,你都是怎么处理的了?是继续争论下去了直到对方认可你的说法?还是干脆不说了,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了?
【影响】选择继续争论下去,可能会让你们的对话陷入僵局,矛盾没办法解决是小事,如果这种事情反复发生,导致你们双方因此而认为三观不合,不是一路人,那就没有必要了,而选择不沟通了,更加不好,冷战是一切关系杀手,一旦你们开始停止沟通了,一段关系势必越走越远。
【解决】那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我们的矛盾了?其实大家知道很多时候矛盾是表面的,我们要找到我们矛盾背后那个共同的点来解决矛盾,那共同点怎么找了,我们从目的来看,书中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说到这里,有的伙伴表现出了兴趣,那么现在请跟随我进入阅读原文片段环节。
«关键对话»第81页
【原文why/原文what/原文案例】
想要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只是令人激动的第一步,光有这个念头还不够。调整到正确的心态之后,我们还需要改变应对策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发现对话陷入僵局的原因在于,我们期望实现的是一个目标,而对方希望实现的是另一个目标。我们认为这种矛盾永远无法调和,因为我们总是把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等同起来。实际上,期望目标是一种策略,策略带来的结果才是实际目的。换句话说,我们总是把愿望或目的和策略混为一谈,这就是问题所在。
例如:下班回家后我说我想去看电影,你说你想待在家里休息,于是我们便开始争论起来,“看电影”“看电视”“看电影”“看书”。。。。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是因为外出和待在家里是水火不容的对立选择。
【学习目标】在跟我完成本次学习后, 【可观察到的动作】学习者能够再遇到自己跟对方的目标不一致的时候运用【具体内容】“确认期望目标+寻找实际目的+创建共同方案”的方法,【完成程度】来跟对方一起创建出共同目的,以达成沟通一致。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我们原文片段中的情况,为了“看电影”“看书”或者“外出”还是“在家”,争执不下,且认为我们的矛盾无法调和,因为我们的目标本来就不同,而实际上是我们把“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等同起来了,我们只有成功的找到期望目标背后的实际目的,才可能创建出我们的共同目的。说到这里大家就疑惑了,那“看电影”“看书”不是“实际目的”吗?不是,因为它只是短期内期望实现的一个具体目标;【类似概念】即我们说的期望目标,【类似概念的例子】再比如,我这个月想减肥5斤,下周我想去三亚旅行,这都是期望目标,【概念提出】那什么是实际目的了?【举出案例】比如我想减肥实际上是为了身体更健康,身材更婀娜多姿;我想去三亚旅游是为了跟家人一起度过亲子时光。这就是实际目的了。【概念讲解】实际目的是指的期望目标背后的真实目的。【概念难点】那我想问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辨别对方表达的到底是期望目标还是实际目的难不难?难!因为我们太容易把期望目标当成实际目的了,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辨识我们的实际目的,从而达到跟对方创建共同目的的结果了。
【概念步骤how】接下来了,我就给大家总结了通过辨识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创建共同目的的三个行动步骤:
第一步:确认期望目标。这里主要是指我们通过再次确认对方的期望目标,以表示我是关注到对方的,以我刚刚的例子,我就时候就应该说:“老公,国庆我想去三亚旅游,你是国庆不想出去,对吗?
第二步:寻找背后的实际目的。这里可以用“为什么想+这样做的行为。”来寻找对方的实际目的,比如你可以继续问他:“老公,我想国庆去三亚,是想跟你和崽崽一起去度过我们的家庭亲子时光,那你为什么想在家待着?”“因为国庆三亚到处是人,受不了到处都是喧闹的人群。”这样你就可以知道对方实际目的其实是需要安静。
第三步:创建共同方案。这里是指通过知道对方和自己的实际目的,来寻找一种两个都可以接受的共同方案。比如:你知道对方的实际目的是想安静,而你想去三亚旅游的实际目的是和家人一起过亲子时光,那你们就可以创建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去找个不那么热门的景区(周边的小众景区),一边旅游、一边享受家人时光。
【预防异议+讲解】那说的这里,可能有的小伙伴就有异议了,还要三个步骤这么复杂,我只需要一步知道自己的期待目标就可以了啊,为什么一定要搞清楚实际目的啊,比如我要减肥5斤,我知道我要减肥5斤就可以了啊,可事实上啊,当我们只关注期待目标,而不知道自己的实际目的的时候,我们的行为就可能跟我们实际目的背道而驰,如很多人为了减肥而去节食,虽然肥减下来了,但是却出现了严重的身体健康问题,这就跟她的初衷---实际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体型优美背道而驰了。所以我们只有搞清楚实际目的,才可能找到到对方和你的共同目标点。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更适用于我们平时生活、工作的同事、朋友、亲人之间的交流,而不适用于只有一两面缘的陌生人,因为对于只有一两次机会见面的人来说,让对方轻松的选择自己的喜欢的生活方式,比花费时间探讨共同目的正确的多。
A2:
讲了这么多,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现在进入演练环节。实践应用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请大家给自己设定一个未来可以用到这种沟通方法的场景,比如你认为你的孩子需要上辅导班,而你老公认为不需要,你想科室加班,而你同事不赞同,你想去三亚旅游,而你的朋友想去珠海等等;请编一段小故事,几百字即可,设计出人物、背景、对话,内容,结果,其中部分对话运用刚学到的的两个步骤,用描述观察的结果而不是评价的语言,来跟对方沟通。在纸上写出摘要即可,
好,接下来请我们的小伙伴,开始在纸上写下你的剧本,时间五分钟,五分钟后请人来讲讲的剧本。
【伙伴展示】
倩倩:
故事背景(时间、地点) | 周末早上 家里 |
人物角色 | 我和我老公 |
故事内容(事情的经过) | 我6点多要起床,老公有点生气 |
对话设计 | 我:“老公,你为什么不希望我早起? 老公:“你平时总是说睡眠不足,我担心你的身体吃不消,那你为什么要起这么早啊?。” 我:"我早起思路清晰,我也想趁这个时间写点东西,那我也知道你是为我身体好,老公,你看这样好吗?我以后晚上提早睡,保证10点睡觉,这样就不影响正常睡眠时间了。“ 老公:“那好吧。” |
故事的结果: | 我保证了充足的睡眠时间,老公也不反对我早起了 |
【给出反馈】
【结语】感谢大家刚刚精彩的演练,相信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演练了,小伙伴们都知道通过三步法来创建共同目的了,也希望各位小伙伴,在生活中我们能有意识的运用和掌握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跟他人进行一个有效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