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成功心理学》 所属活动: 识别并应对破坏性批评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面对破坏性批评,怎么办 学习目标: 能够辩别出破坏性批评,运用相应的方法去解决应对。

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是拆书家怡记,是佛山一家陶瓷企业的内刊主编,今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为了更好地完成拆书,我们来分一下组。两两为一组。我们今天的拆书大约需要五十到六十分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上文

【学习目标1】在跟随我进行完拆页一的RIA学习以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别人的批评时,能够辩别出破坏性批评【具体行为和完成程度】


【图书介绍——场景介绍法】

事件:请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你晚上不休息,辛辛苦苦地做完了一个报告,兴高采烈地交给上司,你的上司接过报告,看了几眼,就狠狠地批评了你,说“你写的都是什么东西,你这个报告写的都是垃圾!”这个时候,你很生气,也很委屈,感觉整个人都急了,血压也升高了,好想怼回去。

 

提问:以往,你遇到这类批评,是怎么处理的?是不是会骂回去?效果如何?我们还可以怎么样处理呢?

 

影响:其实,面对批评,如果我们处理不好,后果是很严重的,一来会使自己陷入消极情绪中,不开心,二来会影响双方的关系和交流,以后再见都会尴尬。

 

解决:《成功心理学》这本书,就是教给我们基本的成功心理学原理和核心的心理学工具,以面对各种问题。例如今天的片段,就是让我们能够学会在遇到别人的批评时,辩别出破坏性批评,并且采取相应的方法去应对批评。


【R】阅读原文片断

【原文(拆页一)】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第一个拆页。大家读完后请举手示意。

 

破坏性批评通常是笼统的,它关注的是你的态度或你自己的一些方面,而不是集中于具体行为,它通常也是完全消极的,对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做事没有任何有用的建议,考虑下面这些事例:

“这个报告中写的都是垃圾。”

“你的体形走样了。”

“这种颜色一点也不适合你。”

“你的确破坏了这个项目。”

“你本学期的学习成绩的确让人失望。”

破坏性批评的表达不含同情或怜悯。它假定此人已经做错了某件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讲解】大家都看完了吗?


批评是我们经常都会遇到的一个情景。上面的片断讲了给我们讲的是什么批评?对的,破坏性批评。


读完拆页,我来考考大家:“你的报告做得有点单调,要是再加点图就好了。”这叫不叫破坏性批评?是的,不叫。因为它是积极的,给出了建议,表现出帮助纠正问题的意愿,更包含了爱护和关心,是一个建设性的批评。


建设性批评和破坏性批评的区别,主要有哪些呢?,第一,建设性批评关注的是具体的行为,破坏性批评是笼统的评价;第二,建设性批评包含爱护与关心,而破坏性批评没有任何的同情和怜悯,甚至会有人身攻击;第三,建设性批评会给出建议,而破坏性批评没有任何有用的建议。总而言之,建设性批评是积极的,破坏性批评是消极的。


“你怎么这么笨?”这是不是破坏性批评?是的。


【对比概念】

上周,我和一位同事去出差,结果订票的时候出错了,影响了我们的行程,他说:你真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很沮丧。

我们怎么来识别破坏性批评呢?以上面这个例子为例。

首先,我们要看这个批评是否笼统还是针对具体行为的。上面这个例子中,同事说我什么事都做不好,这就显然是笼统的,没有针对具体的行为,那就可能是一个破坏性的批评。

第二,看这个批评是否有包含爱护与关心。比如说上述所说的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就是贬低,而没有爱护与关心。

第三,我们要看这个批评是否包含有用建议,如果这个批评只是说你如何不好,而没有任何建议,那就是一个破坏性的批评。就像那个人说我什么事都做不好,而没有给出任何建议一样。【匹配例子】

这三步走下来,将让我们识别出破坏性批评。


也许你要说,不就是应对批评吗?干嘛要这么麻烦地去识别是不是破坏性批评啊?这是因为批评有不同的种类,有建设性的,也有破坏性的,正确的区分,有利于我们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做出更有效的回应,阻止进一步的批评。识别本身就是一种构建,当你识别并意识到这是一个破坏性批评,你就会更加客观中立的去审视问题本身,而不是被别人的破坏性批评所影响,陷入自我否定情绪中。【预防异议】


那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三步法呢?在我们面对批评、并希望取得良好的沟通关系的时候。如果对方并不是你很在乎的人,怎么说也无所谓,或者根本就不想说下去,就不必去做这种区分了。【适用边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布置任务】在未来,我们有没有可能会去面对一些批评的场景?比如说被点评衣着、点评报告等等。当然是有的。那现在我给大家一个任务。从明天开始,大家把遇到的第一个批评记录下来,并且上面的三步法去判断是不是破坏性批评。大家写好了以后,在本周五之前发到群里来。可以吗?都没问题,很好。

学习者案例记录(通过微信群发送):

学习者A:我这周三,参加了一个跨部门会议,隔壁部门的一位同事说,你们这些办公室的特别官僚。

我用三步法识别,首先这是笼统的,没有针对具体行为;

其次,这个关心没有包含关心和爱护;

最后,这个关心没有包含建议。

因此可以判断是一个破坏性批评。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接下来我们即将进入第二个拆页,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在面对破坏性批评时,运用相应的方法去解决应对。


【A1】量表自测

现在我给大家进行一个小测试,这里一共有5道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很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用第一反应来答题,然后加一下总分。【设计测试题】


事件及反应

1

2

3

4

5

6

1、当别的同事/朋友批评我“总是”怎样怎样的时候,比如“你说话总是不经过大脑!”,我会冷静地听完他的批评再说。







2当有朋友批评我,即使我并不是完全同意他说的内容,我仍然会承认并道歉。







3当别人给我提出了一个笼统的批评,比如说“我不知道你这么懒到底是如何过日子的”之类,我会让他提供细节。







4当别人批评我的时候,我会对批评中认为正确的特定部分表示同意。







5当别人批评我的时候,我会纠正当中我认为错误的、不公平或带有侮辱性的部分。





·



【I】解释自测题

这个测试,可以大致地反映出,你在面对破坏性批评时的表现。大家的总分是多少呢?

 

如果你的总分小于或等于21分,那么你可能是以比较情绪化的态度去面对批评,如果你的分数高于这个分数,说明你处理破坏性批评还是比较冷静的。

相信大家做完测试题,对自己回应破坏性批评的表现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了。分数比较低的小伙伴也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通过第二个原文拆页,学习如何回应破坏性批评!


【R】阅读原文

【原书拆页】

处理破坏性批评

 

处理破坏性批评更加困难些。破坏性批评有可能使我们感觉受伤害、攻击和处于防卫状态,有许多不同的应对破坏性批评的方式。然而,有一些是非常无效的,因为它们会引起进一步的批评。这些有缺点的反应模式有:

 

激进模式——激进的反应者直接面对批评者,经常采取与他们所接受到的那种愤怒攻击类似的方式。

批评者:都是你画的?看起来像三岁小孩画的。

你:闭嘴行吗?。

 

被动模式——被动的反应者承认批评内容是真实的,然后道歉,尽管被动反应通常阻止了进一步的批评,但被动地应对会极大地损害你的自尊。

批评者:这份报告你做得太差劲了。

你:你是对的。我很抱歉让你失望了。

 

被动一激进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被动和激进模式这两种最坏的因素,被动的激进者假装承认批评的内容,但随后会以某种方式有意或无意地向批评者进行报复。

批评者:“你的体重看起来增加了。”

你:“我知道,你可能觉得在公共场合被人看到和我在一起很难堪吧。”

(“不经意地”把咖啡饮料溅在批评者的衬衫上)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讲解】我看到大家都忍不住笑了。其实,许多人应对批评都是如此的,所以刚才大家都感同身受。遇到破坏性的批评,是很普遍的,对不对?

 

不管你和别人的关系多好,有时也免不了受到批评。怎么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们之间的好坏。批评的人期待你关注他的感受或他所说的事实,并认真地对待。

 

拆页中提到了三种无效的模式。

 

第一种是激进模式,也就是怼回去的方式,举个例子,上次我的同事说我的稿子写得太烂了,我很生气,说你写的不是比我更烂?然后双方就不欢而散了。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马上报复的方法,也就是激进模式。这种方式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不用想都知道,双方有可能打起来。

 

第二种是被动模式,则是承认对方说的是对的,然后道歉。

比如说领导批评说:你做的这个PPT质量太差了。我回答,说,是的,你是对的,我十分抱歉。这样的回应承认了批评者的全部内容,不管是事实还是感觉。即使批评中有错误、不公平或带有侮辱性质同,你也不去纠正,更不要说提出自己的主张,结果也会是消极的。

 

第三种是被动-激进模式,则是先假装承认对方的批评内容,然后找机会反击报复。比如说,有人说我,你好像变丑了。我回答说,我知道,你可能会觉得我和你站在一起让你难堪吧。然后借机撞倒对方的包包。

 

我曾经被领导说:你没有为部门做出过任何贡献,我当时虽然觉得很委屈,但是也被承认“你是对的,我的确没做好,很抱歉。”这是哪一种模式?

 

对,被动模式。

 

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场景,可能会采取这三种模式中的一种,然而,它们都不是正确的回应方式 ,会导致我们产生消极的感觉,并提供给批评者更多的批评内容。

 

你们有没有用过以上的模式?【与学习者互动】

 

(学习者回答:经常)

 

我们在应对破坏性批评时,要避免这三种模式,免得陷入更大的消极与更多的批评中。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促动参与

【微行动学习】

 

【明确问题】

从拆页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无法有效地应对破坏性的批评,从而采取了以上的三种方式。

 

【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3分钟

我们还是回到自己的问题上,下面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人们无法很好地面对破坏性批评的本质是什么?

 

请这一组派代表回答。

 

学习者回答:自尊心

 

再来一组:

我们觉得是人格和本能反应……

 

【回应与反馈】

刚才有位小伙伴说,这类问题的本质在于人格,本能反应,为什么你会这样觉得?

 

学习者:因为每个人都是自我保护的,这是老祖宗传下的、天生的。

 

拆书家:大家同意这些观点吗?

 

学习者:是这么回事。

 

【明确问题本质】2分钟

我总结一下,大家提出的问题本质主要有自尊心,人格,本能反应。

正如刚才那位伙伴所说,无法应对破坏性批评,来源于防卫心,那防卫心来源于什么呢,怕被批评。为什么怕被批评呢?因为有可能让我们自我感觉不好。

本质上,我们无法很好地面对破坏性批评,本质是为了要维持我们良好的自我感觉。

【引导分组讨论目标】

(3分钟)

接下来,请反思一下,面对破坏性的批评,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满意的。请大家在组内分享,时间3分钟。

 

讨论完了吗?请一些小组派代表来分享一下。

哪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A:我觉得面对破坏性批评,我们的目标是了解是否真的错了,错在哪里。

 

学习者B:目标是达成一致 ;

 

学习者C:目标是让批评转化为价值;

 

学习者D:目标是大家可以心平气和地继续相处。

 

很好,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把破坏性批评转化为价值,而不是让负面情绪占领我们。

 

(5分钟)

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大家分组讨论,并在白纸上写出清晰、具体的步骤或方法。思考和书写的时间约为5分钟。

 

(5~10分钟)

【每组派代表讲解自己组的成果】

好,我们下面请两组小伙伴来分享一下,展示一下。分享的时间在两分钟以内。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组1:

第一步,冷静下来,先思考他说的是否有道理,有道理的话要承认;

第二步,心平气和地沟通,看我们错在哪里;

第三步,对于不清晰的地方,请求对方具体化,不要太笼统。

 

小组2:

第一步,如果对方很急,不要立即反驳,退出场地去冷静,低声下气;

第二步,如果不是很急,就听听他说得是不是对的。

第三步,如果不对,要进行纠正,如果对,就承认。

 

小组3:

第一步,冷静地听对方说的话。

第二步,看是否有有道理的成分。如果有,就承认。

第三步,如果对方说的很笼统,就请求具体化。可能的话,请求建议。

 

很棒的分享,请大家给他们一点掌声。


总结:

通过一起共创学习、头脑风暴,我们得出了一些应对破坏性批评的有效方法。我也很认可各个小组讨论出来的成果。 


【A2】 催化应用

(逐字稿):通过以上的小组讨论,相信大家掌握了回应破坏性批评的正确姿势。接下来我们一个剧本,让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练习。

 

想象一下,你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有哪些场景的沟通中,还可能会遇到破坏性批评的场景?例如在工作中被同事批评说不用脑,被爱人批评说身材太差,或是你被妈妈说懒啊等等问题。想象一下,哪个场景是你未来遇到的?

 

下面,请大家编一个对话的剧本:

 

1、有人物角色,有背景,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

 

2、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用了大家在小组内讨论出来的方法。最后变成一个成功地应对破坏性批评的对话。

 

那现在大家就在白纸上,编一个小剧本。时间总共五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时间(是):下周三

人物:我和朋友

起因:我和朋友去吃饭,朋友见了我,马上就说我的衣服颜色不好。

经过、结果(是这样的):

朋友:你这身的颜色一点都不适合你。

我(思考是否有道理,不急于反驳):这是我匆忙出来穿的衣服,也许真的不太好看呢。

朋友:点头。

我:你是说我的上衣还是裤子呢?

朋友:我说你的上衣。

我:你对此有什么建议呢?

朋友:我认为你穿蓝的比较合适。

 

很好的分享!


【结语】

经过今天的拆书学习,大家懂得了怎么样正确地识别破坏性批评,也通过学习和讨论知道了应对破坏性批评的方式。大家也应该从中有所收获了吧?

好的,今天的拆书就要结束了,可是大家化批评为价值的行动才刚刚开始。祝大家都可以成为一位有效的批评应对者。

谢谢大家的时间,以上就是我今晚拆书的全部内容。

【强有力的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