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怡记,是佛山一家陶瓷企业的内刊主编,今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为了更好地完成拆书,我们来分一下组。两两为一组。
接上文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以后,大家能够在使用释义的三个步骤,澄清在聆听过程中对方的真实意思。【行为】+【界定】
【图书介绍】
【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的上级和你说让你去做一件事,你虽然有点不理解,但是还是转身就去办了。做完了以后,你的领导不仅不肯定你,还说你没有按他的要求做。
【提问】遇到这种情况,你是不是很委屈和无奈?觉得领导没把话说清楚反而怪你?下次再遇到领导交办任务你会怎么办?
【影响】类似这样的误会很常见,这显示了我们沟通技能中容易出现的不足之处——不会倾听。如果我们不懂得听别人说话,不懂得在倾听中有效地回应,这样就在工作、生活中容易引起误会。也会影响生活中的朋友、亲人关系,在工作中会影响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
【解决】《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则能帮你解决上面所说的问题,书里有一章专门讲述“倾听”的问题,学会它,你将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受人欢迎的人。 我今天带给大家的拆书学习就是让大家学会用释义的方法,澄清对方的真实意思,让倾听更加有效。
R:
现在我把拆页发给大家,大家阅读两分钟左右,阅读完毕请举手示意。
(《沟通的艺术》14版266页,268页)【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释义
为了增进彼此的了解,问话的技巧可以说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方式,但是有时候它可能没办法使你更加了解对方,反而带来更大的混淆。回想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当你问朋友他家要怎么去时,假设你得到的回答是:“走大概一英里后,在有交通信号的地方左转。”思考一下这个简单的信息存在着什么问题。第一,假设你朋友对于“大概一英里”的概念与你不一样:你认为实际接近两英里,而对你朋友来说是指300码,那会发生什么事呢?第二,如果你朋友指的“交通信号”是指“停车标牌”,而不是你所想的红绿灯,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在心中想的常常和真正表达出来的并不一样,所以当你朋友解释了他家的方位后,在你进一步提问“左转之后,我还要走多远”之前,最好先确认是否已经确实了解对方所说的信息。以你自己的字词重述说话者刚刚传送的信息内容且不增添任何新的东西,这种倾听者将自己所解读的信息重新说一次的做法称为释义(paraphrasing)或积极倾听。在之前那个情境中,倾听者可以这样释义,“你是说一直开到高中学校旁的那个红绿灯旁边,然后转向山头那个方向,对吗?”。这种回应可能会得到说话者进一步的澄清。【含有WHAT的片断】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在这个拆页里,我们看到了“释义”的定义和重要性。怎样才叫“释义”?
【易混淆的情况】
如果对方说,“我是很想去参加这个活动,可是我怕我负担不起这笔钱。”而你回应说:“你说你很想去这个活动,可是你负担不起
这笔钱。”
(根本差异)
这是释义式的回应吗?不是,这是鹦鹉学舌式的回应。
释义技巧的成功关键在于要用你自己的措词重述别人的观点,假如你只是单纯地逐字重复对方说过的每个字,就达不到澄清对方意思的目的,只是鹦鹉学舌了。
【易混淆的情况】
以上的例子,如果我回应说:“你也出来工作那么多年了,不应该这么没钱啊。”
(根本差异)
这是不是释义式回应呢?不是,这是一种评价式的回应。释义要求你不带评价和分析,只用自己的话,去澄清对方的意思。
【正确示范】如果我回应说,所以如果我们能一起想想办法,帮助你负担这笔钱,你就愿意和我们一起去了,是这样吗?
这是不是是释义?是的,这就是释义。
释义技巧的成功关键在于要用你自己的措词,不带批判,重新去解读别人的信息。释义有两个层面:1、释义事实性信息。 2、释义个人信息,包括感受、想法和期待三个方面。
【适用边界】
释义,适用于在你对他人的想法尚不清楚的时候,用于澄清。也适用于在当别人批评你的时候,你借由澄清那些批评中你懂得的观点,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反对意见。但是它不适用于一些过于复杂的情景,因为这个时候你用释义会激怒对方,或者你赶时间的情景,因为释义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那么,怎么样进行释义呢?可能很多人觉得很容易,不就是换个说法来与对方确认吗?但并没有这么简单,释义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具体行动步骤】
第一步,用心聆听。
先用心听清楚别人说的话,不要听错了字句。思考这个信息是事实性信息还是个人信息。如果是事实性信息,是否已经清楚明白。如果是个人信息,对方的感受、想法和期待,你是否清楚。有没有什么需要对方澄清的。
第二步,重述信息。这一步的重点是用自己的措词重述别人的信息,以澄清对方的意思。注意一定要用自己的措词,而不是用别人的措词来鹦鹉学舌,也不要加上评价。这里有三个技巧,一是你可以改变说话者的措词;二是从对方的话中找一个具体例子,来向说话者说明你所理解的程度;三是反映说话者的潜在寓意。总之,就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措词。这是释义的重点。
第三步,反馈修正。
根据对方对你的释义的回答,再继续谈话,以真正地澄清对方的意思。
【正面案例】如果有一个朋友和我说,让我到下午去天桥底下等他。我就会这样做:第一步,用心聆听,发现他的这个事实信息并不完全,不知道是几点,哪个天桥。第二步,我会重述信息,去问他,你是说下午六点到天河立交桥下面的公交站等吗?第三步,反馈修正,他回答以后,我就会判断释义是否是正确的。
在使用释义的时候,因为这不是一个你天然的反应方式,可能最开始你会觉得不适应。但是假如你开始经常用这种反应并且逐渐增加使用的频率,你就会慢慢领会到它的价值了。
A2【让学习者编剧本】
拆书家设计提问(逐字稿):
分步催化1
在这个拆页里,我们学习了释义的相关知识。那么,在未来的一周,你可能要面对一个需要用到释义的场景,比如和你的亲人沟通吃饭的地点,听你的朋友倾诉,听你的上司布置工作等等。未来的一周,你有可能会遇到哪些类似的场景呢?请一位小伙伴来说一说。大家只需要说出场景,不需要说怎么做。
分步催化2
请大家用我现在发下去的这个表格,按照你刚才想的未来可能出现的情景,编一个剧本。设计出人物、情节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要有起因经过结果。剧本里一共主要是两个人,对方是说话者,你是释义者。要使用到释义的步骤和技巧。给大家五分钟左右写,然后在组内两两分享自己的剧本。之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然后其他人的剧本我也会好好看的哦。
学习者案例记录:
人物:我和朋友
时间:下周一中午
地点:饭店
起因:下周日刚刚经历了一个小型的晚会,朋友的男朋友孙明当众讲了一个黄段子,说了很多不恰当话。周一中午,我和朋友在餐厅吃饭。
事情经过、结果:
朋友:我和那个人渣分开了!
我:你是说你和孙明分手了吗?
朋友:是的。我真不敢相信他昨天做的事。
我:你是觉得他当众说黄段子太让人讨厌了,对吗?
朋友:是的。
我:所以你不想和他在一起了是吗?
朋友:是的。
很感谢这位学习者的分享,让我们给他一点掌声。
【结语】今天我们学习了在使用释义的三个步骤,澄清在聆听过程中对方的真实意思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在日后用起来,以更好地倾听,减少人际冲突,达成友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