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跃迁》 所属活动: 如何充分地表达感激|2个高手的技术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2个高手的技术,改变你的成长加速度 学习目标: 学习者按照片段步骤学会使用放大碎片化知识价值和联机学习的方法

开场: 大家好,用三个标签做一下自我介绍,牛魔王:来自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大草原、属牛、金牛座、牛年结婚、营销启蒙从蒙牛乳业开始。
营销砖家:快消+零售=8年
拆书家:爱好很多,拆书形式的读书是迄今为止最有成就感的爱好(关键词:改变-源于拆书方法、结识的人带来的启示)
用一句话让你认识我:专注喜欢的事,让喜欢的事情有价值的牛魔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一:放大碎片化价值(节选自《跃迁》P181页)

你本来就要学习,不如顺便在朋友圈碎片化更新:#今天学到了什么#。三言两语总结你的新收获并分享出来,慢慢你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知识代理人”。

如果你是运营人,是否可以学习李翔老师的做法,每周整理一份#×××运营内参#,把你一周习得的新知以清单的形式沉淀,为更多人所用。

这个清单发到一定程度可以“征订”:如果你希望持续收到我的清单,可以去××公众号征订,或者留下邮箱,我会每周推送给你。

如果有足够重要的人,你也可以用“照亮法则”,直接定期邮寄过去,3个月以后,你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代理人,紧紧钉牢在大家心智中。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片段一:放大催片化价值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在阅读完片段后,通过现场拆书家的讲解引导,原来学习知识不善于及时总结及分享的学习者,能够按照片段中提炼的步骤在现场反思后加工完成一个放大碎片化知识价值的经验案例。

【图书介绍】1分钟

(F-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共同学习的片段来自《跃迁》这本书。作者是我非常崇拜的生涯发展领域的大咖古典老师,他曾写过三百万册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是罗辑思维得到的专栏《超级个体》主讲人,还是新精英生涯公司创始人。本书是古典老师经过5年积淀的又一部力作。主要阐述了成为高手的知识,方法论以及背后的底层逻辑。

(A-优势)相较大多数讲解学习方法类的书,本书有很多案例和故事,帮助读者更容易理解;在阐述底层逻辑的同时,又给出了很多能践行的技巧,易操作的工具,便于学习者快速上手。

(B-益处)如果你面对海量的信息浪潮,感到提升能力的压力和焦虑?如果你希望学习如何将知识转变为价值?如果你总是痛惜“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那么,这本书你一定不能错过,它会带你想领悟到成长的本质规律,找到最佳路径,实现个人跨越式成长。

 

【导入】

下面,我们通过第一个片段,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放大碎片化知识的价值来最高效的成长。

 

【R 原文片段】1分钟

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看下原文片断,看完的小伙伴请给我举手示意一下,谢谢。

 

【I环节:拆书家引导讲解】(技能点:细化行动步骤+预防异议+不这么做的坏处)5分钟

【what】如果你不留意,你很可能把文中的碎片化和时间关联在一起,但我们仔细剖析一下原文,文中的碎片化价值,其实是碎片化知识的价值,所以这个片段是再说如何放大碎片化知识的价值。那么,什么是碎片化的知识呢?其实就是你每天学到的一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还不足以成为一个体系,但是你必须先知道了这些知识点后,才能逐步去完善这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就好像盖房子前,你得先准备好砖头,这个碎片化的知识其实就是你高屋建瓴所需的最小单位的原材料。

【HOW-细化原文步骤】讲到这,你是不是比较好奇,原来这些小知识点也是有办法可以放大价值的,到底高手们是怎么放大碎片化的价值的呢?根据原文我们一起来细化一下操作步骤:

第一:明确提升的领域(原文中李翔老师确定的领域是运营)

第二:每天开放式分享碎片化知识的收获(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各种自媒体平台等。)

第三:每周进行整理形成知识清单并坚持

第四:将知识清单分享给重要伙伴。(李翔老师通过征订或者定期邮寄的方式分给重要的人)

 

【预防异议】可能听完这个细化步骤,可能会有疑问说:集中学习一整块的知识,这样不是更好吗?如果你能够你办到用一整块的时间学习整块的知识然后分享出去那非常好,并且这个步骤不仅对碎片化的知识还是整块的知识体系都是非常不错的放大价值的方法,但这个片段中更加侧重于对我们大多数人常常遇到的学习困境。

 

【适用边界】当你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无法抽出整块时间的时候,你只能把想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分解每天,或者有些你领域的知识非常有高难度,需要花费一段时间一点点思考和整理的时候,这个方法就非常适用。

 

【举个更加贴近实际的例子】

举一个我通过使用这种方法,最近开始有些受益的例子。

前段时间特别想提高我数据分析的能力,这是营销工作者中比较重要的技能之一。我在网易云课堂买了一些数据分析的课程,同时买了零售业数据化管理的书。开始每天安排在下班后的时间学习,这次的学习和以往不同的是,我把每天学习到的数据分析的小技能点结合实际业务做了一些小结,并且发到我的几个数据分析能力比较牛的朋友微信群内,开始大家都不怎么回应,但我一直每周将这些小知识点整理成表格清单持续发,最近我们的小群已经慢慢开始活跃了一个数据分析很厉害的朋友针对其中一个对比期分析说:你这个这么对比期肯定有问题啊。于是给我剖析了问题点。从这个问题点让我恍然大悟,对零售的对比期如何截取有了更深度见解。

 

A 学习者拆为己用【A1环节:激活学习者经验】5分钟

Ok,相信大家已经明白理解了如何放大碎片化知识的价值了。下面我们就趁热打铁,一起来激活一下经验。我们先来进行一下分组。

【技能点:显性提问法】

Step1:请大家回想一下,你近期学习一个技能或一个知识,都是怎么学的?

STEP2:这个具体案例很可能是从一个棘手的问题引发的。

Step3:比如你做的PPT老板不满意,你决定要学习PPT的技能;你负责的项目搞砸了,你决定要学学项目管理,再比如你最近觉得你和家人沟通除了问题,你决定要学学沟通相关的技巧,等等!请想一想,当时那个引发你有学习的想法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学习的呢?具体行动是什么?

Step4:最后,请对比放大碎片化价值的四个步骤,看看你的这次学习行动主要是缺少了哪一步呢?

[指令]下面给大家1分钟时间思考,然后按照下面的这个回答模板在小组内进行分享。总共5分钟时间。

【模板】

具体要解决的问题:

采取的具体学习行动:

对比放大碎片化知识的四步骤,你缺了哪一步: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1:我分享一个关于读书学习营销知识的案例,公司发起的读书活动,书名叫《浪潮式发售》。

具体要解决的问题:对营销知识有系统的了解

采取的具体学习行动:每天读书并进行了整理,读书小结分享给了自己的领导。

对比放大碎片化知识的四步骤,你缺了哪一步:缺少3步和第4步,没有每周整理小结并形成清单,也没有将持续积累的知识分享给重要的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A1+--反思加工】3分钟

Ok,大家已经非常精准了剖析自己的案例,那么如果给你一个时光机,你回到那个时候,从头再来学一次,你会如何运用这4个步骤重新开始学习呢?

[指令]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思考或者小组内讨论。我一会会请小伙伴来分享。

刚刚青苗分享了自己的一个不太满意的案例,那么我们也比较好奇,如果重新学习一次,她会如何做呢?

【学习者反思加工】

学习者1:

第一步,找出数重新翻阅书中的重点内容,把大纲及目录再梳理一遍。

第二步,按照书中区分的主题,每天总结一个主题的小结,通过发朋友圈的方式进行开放式的分享。

第三步,每周持续将知识点形成清单;

第四步,将之前每天在朋友圈点赞或者评论的朋友拉一个微信群,将周总结清单发在群里,和大家寻求反馈,之后将知识点录制成自己的音频进行再次输出,对知识有更好的掌握。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二:联机学习者 (节选自《跃迁》P140-141页)

李小龙的截拳道是开放的,宗旨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极为有极”,没有门派之别。他经常从弟子那里学习他们的武术,迅速整合入截拳道又分享给更多弟子。学习―理解—分享,是非常快速的小循环,他自己的功夫逐渐集大成。

万维钢曾经这样点评:“只有在竞争不充分的领域,才有流派。”李小龙就是一个无门无派的人:《精武门》里酷炫的双节棍是他从美籍菲律宾武术家伊诺山度那里学的;《龙争虎斗》里面标志性的高踢腿,是他从跆拳道高手李峻九那里学到的,他也分享给对方隐秘出拳的秘诀;他的体格趋近完美,那是用西方健身系统训练的功劳;他的步法灵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拳王阿里的蝴蝶步。

学五渣在中美导师的思想交锋中获得自我跃迁,李小龙用5年的时间自学成为一代高手。这两个不相干的案例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不是自己找答案,而是联机学习“用答案换答案”。相比于过去“学习一思考”的单机学习,这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网络之中的学习方式:

1.  先打磨第一个知识模块;

2.  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模块;

3.  重复前两步,积累足够多的知识模块;

4.  整合出自己的体系,实现知识跃迁。

联机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之所以让人一开始不舒服,是因为它超越了我们原来的学习方式。过去自己学自己悟,才是真本事。信息爆炸时代“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显然更加重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

刚刚通过反思加工,大家应该已经能理解碎片化知识的价值,也通过加工自己的案例,小试牛刀练习了如何放大价值的方法。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当我们的碎片化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够能为一个知识模块,也就是一个小系统的时候,我们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快速提升自己的方法。

片段二:联机学习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在阅读完片段后,通过拆书家的讲解引导及现场演练,原来总是闷头自己学的参与者,能够按照片段中联机学习的步骤在现场催化应用到自己以后的一次学习计划中。

【R环节:联机学习】1分钟

请大家花1-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这个片段。

【I环节:重述原文,I 拆书家讲解引导】8分钟(技能点: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预防异议)

【what】李小龙,相信这个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他享誉全世界,是公认的武功高手。古典老师以李小龙为例,给我们总结了他如何成为一代武功高手的秘诀。李小龙能够用短短5年的时间快速成为一个高手,得益于他开放的心态和联机学习的方式。首先他将自己擅长的截拳道打造成第一个知识模块,然后在教授徒弟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他们的知识模块,柔道、空手道等。再将学到的知识模块融合到自己的知识模块中重新更新再教授出去。重复以上两步,李小龙积累的知识模块从拳到腿积累的越来越多,不断更新,最后将这些知识模块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学体系。

【how】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联机学习呢?我们看下原文给到的四个步骤:

1、打造知识模块

首先打造自己第一个知识模块。比如职场能最常用的技能PPT,我们可以先通过学习打造第一个知识模块:PPT的排版方式。

2、知识模块交换

通过分享交流等方式将自己的知识模块分享出去,与别人的知识模块作交换,这个环节别人的知识模块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可以帮助你完善现有的知识模块的,比如别人的排版方式是你所没有的。第二种是获得新知识模块,比如PPT的色彩搭配的知识。

3、不断重复整合

通过1,2两步的重复,我们不断打造知识模块,通过不断交流分享和融合,积累更多的知识模块;比如你原来的排版知识模块更加完善,通过不断融合别人的,你又积累PPT染色、字体、图表等足够多的知识模块。

4、形成知识体系

将不断积累的所有知识模块,通过调用、整合、归纳的方式不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预防异议】

大家看完这几个步骤,肯定会有小伙伴会有些疑惑,这几个步骤好像第一个片段的方法没啥太大差别呀。那我们来看下是不是真的没差别呢?首先我们来区分一下碎片化知识和知识模块。碎片化知识是很多零散的知识点,而知识模块是多个同方面的零散知识点通过一定关系结构的组合。比如PPT的图片的排版格式,文字排版格式是零散的知识点。而通过你的组合,就形成了你自己风格的PPT图表和文字的排版风格,这就是一个小的知识模块。

其次,我们再看看下知识模块的交换这个步骤,区别于第一个片段,这里的交换其实是更加主动有目的性的分享,第一个是你的分享重点是在积累,顺便收获一些反馈,这两个的效果还很非常大的。那么如果缺少了这样的分享和交换,会对我们有哪些影响呢?

【不这么做的坏处】

首先是成长的效率比较慢。分享和交换其实带来的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效率的提高,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本书分为四部分,一个部分学习需要10分钟,你一个人学习整本书需要40分钟。但如果是4个人同事学习不同的模块,在将书中的精华进行交换就非常高效了。这就是文中提到用答案交换答案的妙用了。所以如果不采用联机学习,仍按照往常闷头学习-思考的单机学习方式,会浪费掉我们的很多宝贵的时间。

第二是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太浅。有时候你以为你会了的知识和技能,其实并未真正掌握。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同学在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分享时,发现自己讲不清楚的原因。而联机学习中的分享和知识模块交换,其实作用之一就是通过教授这种最好的学习方式来帮助自己更好的掌握,其二是经过分享和交换现场,大家不断的交流和碰撞,会让我对知识模块的认知更加深入和精进。

Ok,以上我们已经学习了联机学习的方法,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演练的场景:小徐是刚刚学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环节:现场演练-场景设计/小组演练】10分钟

【场景设计】

小徐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非常幸运了通过了500强企业市场部的微信公众号运营专员岗位的面试,刚刚接触新媒体方面的工作,小徐压力很大,这个工作机会对于她来说非常难得,她想好好把握,她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希望能在工作的第一年内,能初步了解和掌握新媒体运营方面专业技能。

【小组讨论】请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用刚刚我们学到联机学习的方法,帮助小徐设计一个提升微信运营专业能力的解决方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稍后我们有请小组派代表分享。

【纠偏】刚刚听到大家的讨论,如果我是小徐,我会非常感谢大家。刚才有听到大家讨论的点,可能大家对我给设定的1年时间,对大家思考这个问题会有一些限制,其实重点并不是一年的这个点,而是联机学习步骤的应用,其实这四个步骤一直是在循环的,一个小循环一个小循环的联机学习,区别以往我么自己单机学习的方式。这个点再和大家清晰一下。好下面有哪个小组想给我们主动分享一下?

1小组代表:

1.  通过自学或付费的方式先打造自己的知识模块,比如写具有吸引力的标题。

2.  寻找到一些从事此行业的人或学习类社群如拆书帮,通过组建微信群、线下分享等方式将自己的小知识模块分享出去,同时主动寻求同行或经验丰富的伙伴的反馈,丰富自己的知识模块。

3.  通过一二两步的不断重复,积累和交换更多的知识模块,如文案编辑的技巧、及页面排版等。

4.将学到的知识模块通过一定结构关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A2环节: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0分钟

想象一下,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下午,你来到一个咖啡馆,经过一下午的认真的思考和排序,终于想通了提升A方面的知识或者技能就能解决你现在最棘手的问题,这个最棘手问题的解决了,你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善。你准备在纸上写下提升A技能的计划,你想到了今天拆书学到的方法,你将怎么写下这个计划呢?请大家写下来,并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应用。

学习者3:关于读书技巧的提升(以前看书重来没有总结,看完就完了,没有任何改变)

计划:第一步,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学习主题阅读的读书技巧并形成知识模块;

      第二步,将主题阅读的知识模块通过微信群、线上讲课或线下分享的方式分享出去,并发起阅读技巧的讨论,看看大家都还有哪些更好的阅读方式,交换他们的好的阅读技巧。融合到自己的现有模块当中。

      第三步,不断学习更多关于阅读技巧的书,如《王者速读法》等,再分享迭代换回更多技巧。

      第四步,将积累的知识模块,打磨成自己的阅读技巧的体系并不断实践。

     

 

学习者4:关于公司商业模式及产品的宣讲内容的打磨,用于招商或现有经销商拓展业务使用。

计划:第一步,通过查询一些资料,听音频等方式先打磨一小块关于公司商业模式的内容。

      第二步,找其他类似的相关公司或团队给他们讲,同时也让他们讲他们的内容,相互学习。

      第三步,不断循环迭代,继续打造更多的模块,如公司产品方面的内容。

      第四步,邀请一部分消费者,给他们讲,看他们能不能听懂。消费者不清楚的地方,再修正。

      第五步,形成自己公司的宣讲计划书。

 

回应反馈:以上两位的分享都非常棒,一个是关于技能提升的,一个将联机学习的方法应用在工作项目中,非常棒。

【强有力的结语】1分钟

好的,今天我们两个片段的方法都是教我们如何快速成长的非常容易实操的方式,记住四个关键词:有目的输入、快速输出、有机整合、构建体系。希望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更多的技能学习中,我今天的带拆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