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断舍离》 所属活动: 处理“坏”情绪,丢掉坏东西,过个愉快春季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断舍离之收拾 学习目标: 通过“三问法”的学习,大家可以分辨收拾和整理

开场: 大家好,我是Dany,是一位准三级拆书家,也是一个一直在路上的菇凉,在想要去旅行的路上,在不断学习的路上,在不断追求美好生活和幸福的路上,说道美好生活和幸福,就要说到我今天要带给大家的这本书:《断舍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微信图片_20180404105126.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场景法介绍图书】

【情景】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刚收拾的家里没过两天又乱了,打折日的时候一冲动买买买,但是之后放在那里也从未用过,家里越来越乱甚至懒得回去?【提问】那遇到这些情况大家都是如何解决的呢?相信大多数小伙伴还是会选择置之不理,或者当时后悔买买买,但是一到双十一,双十二就又把后悔忘在九霄云外。长期下去,屋里堆积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影响】如果你足够有钱,那你可以换一个更大的房子,雇几个全职保姆帮你收拾,显然我们不是,所以当有限的空间内挤入了越来越多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可活动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那这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想象一下你被关在了一个小黑屋里,周围一片狼藉,并且被告知要一直留在那里,哪儿都不能去,长期下来会发生什么?心情抑郁,没有精神。再想象一下,即使现在是夏天,但是你还是被要求穿着羽绒服棉毛衣之类的衣服出去,你会有什么结果?觉得累赘,负重,甚至太热中暑晕过去。【解决】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来清理这些破烂,就是这本书中提到的断舍离,它会告诉我们如何断掉不需要的欲望,舍弃不必要的物品,从而让自己过上幸福美好又明亮的生活。

【学习目标】那有的小伙伴会问了,我怎么来判断哪些是不必要的物品,哪些是不需要的欲望呢?我肯定是觉得有用才会买的啊。那通过今天的RIA学习,大家就可以根据三问法来判断哪些是不必要的物品

R】请大家花一分钟时间阅读下原文拆页,看好的小伙伴可以示意我一下


I】

WHAT】好的,我看大部分小伙伴看完了,没有全看完的伙伴也没关系,我们一起来对这个片段进行拆解。那这里有个词汇叫做【收拾】

在看到这个片段之前,大家日常理解的收拾是什么意思呢?

学习者回答:“打扫打扫,“物归原位”,“扔掉垃圾

没错,我们一般的收拾就是把乱的东西放到原位,或者清扫清扫灰尘之类的,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整理】。那原文中给到我们的【收拾】是什么意思呢?

学习者回答:“删选”“取舍”

没错,是我们主观地对物品进行了筛选的过程

【概念对比】那两者有什么关系和区别呢?我们来看这组对比:首先,整理只是物品的位置发生了移动,但是我们并没有物品进行筛选,没有分析我们和物品之间的关系,这件物品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没有它会怎样?


收拾

整理

物品的位置发生改变

不一定

是的

对物品进行了筛选

是的

没有

分析了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是的

没有

确认是现在需要的物品

是的

不一定

有意识地刻意为之

是的

没有


大家明白了两者的区别之后,我来考考大家:过年时候的大扫除,妈妈把床单被罩清洗干净,把物品都擦洗干净,乱放的物品归位属于什么?

学习者回答:“整理”

那我找了一个周末的下午,将自己的书都找出来,按照现在还需要看的、过阵子看的和永远不看的分类,并将永远不看的书在朋友圈出售属于什么?

学习者回答:“收拾”

WHY】好的,看来大家都能分辨出收拾和整理了,那我们一起来探讨下,为什么要收拾而不是整理呢?想想看,整理只是将物品进行了位置上的移动,并没有发生实质上的改变,而且,当东西过多的时候,找东西就会变得麻烦,经常我们刚刚整理过不久的房间或是角落就会很快再次变乱;但是收拾不同,收拾是对物品进行筛选的一个过程,保证自己身边的每一个物品都是当下必需的,自己需要的,这个时候,会觉得整个环境都是刚刚好的状态。

HOW】那最后,大家一定好奇,如何来做收拾呢?其实很简单,只要通过三问法就好了:

WHY ME?:这物品是我自己要用的么,还是别人强加给我的?

WHY NOW?:这物品是现在用的么?还是过去用的,现在不用了,或者过阵子会用?

IF NOT?:没有它会怎样?可以用其他方式解决么?

那比如说,我之前想学数据分析的时候,买了很多数据分析的书,一直在家里放着,但是后来转做销售了,其实一直也没看。那WHY ME?这书是我要用的么?是的,我自己需要的时候买的;WHY NOW?是现在需要的么?不是的,因为我现在已经用不到了,而且将来也不会再用到;IF NOT?如果没有它会怎样?没有它我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反而书架会更整洁,还可以二手转卖赚些零花钱。

所以经过这三问你发现:这些物品确实是你自己现在要用的,且没有它会有很大影响,那就把它留着,如果有一个或者多个不满足,那就应该慎重思考下,是否需要继续留着它,如果继续留着,是不是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预防异议】那这里我还要澄清的一点就是关于【现在】的定义,现在并不是具体指当下这一刻,而是根据每个人自己的情况来定义的,比如我就觉得半年以内的都算现在会用的,但是有些年老的会觉得一年甚至两年以内都算现在,所以这个定义是因人而异的.不过我们一般建议的是3个月左右

【使用边界】还有就是这个方法是有一定的适用边界的,只有当你觉得家里的物品过多对自己产生了不良影响的时候选用这种方法会比较好,但是比如有些伙伴说我双十一双十二的时候就习惯一次性备着半年一年的纸巾,用的时候直接去拿就好,我也没觉得有什么,那这种情况下就不必要强迫自己一定要用断舍离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那现在大家明白了如何通过三问法对物品进行收拾,现在我们就实际应用一下。有研究表明,当我们大脑中演练过一遍的时候就相当于实际做了一遍,所以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个你可以应用到断舍离的场景,或许是在逛超市、逛淘宝的时候,或许是周末大扫除的时候,或许是不拘泥与物品,觉得有些不必要的人际关系很困扰自己?把你想到的场景写在便签上。

那接下来就是发挥大家想象力的时候了,请大家将刚刚写在的这个场景,尽可能详细具体地扩充开,扩充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比如那个场景中都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可能有什么样的对话?把你想到的具体的场景写在便签上。

好的,我看不少伙伴已经写好了,那我们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下你的应用场景吧


(学习者分享)

我要分享的是关于学习方面的,背景就是我想提升的东西很多,觉得自己应该学学英语,学学专业知识,也该好好锻炼....就很多想做的事情。那故事呢,就是下周的某一天吧,

我会和同事说:诶呀,我想学英语了

同事说,你为什么要学英语啊?

我:学好英语可以出去玩儿的时候用啊

同事:你不学英语会怎么样么?

我:也不会怎么样吧,现在国外也好多人也会说中文,实在不行,比划比划啥的也差不多够了

同事:对呀,那你费劲干嘛?而且现在都有AI翻译了呢

我:也是,那就不学了,学学专业知识吧

同事:为什么要学专业知识呢?不学行么?

我:不行,学了我可以升职加薪的呀,还是得学的



好的,非常感谢老严的分享,我们一起来看看老严的案例:WHY ME?是老严自己出去玩儿想学英语;WHY NOW?之后出去玩儿的时候可能会用到,说明现在不是很紧急;IF NOT?如果不学怎样?可以用AI翻译代替,可以比划比划。所以最后就通过这样的方法暂时不去学英语,而是将更多的精力专注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


好的,非常感谢大家的分享和聆听,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通过三问法,帮助自己分析物品和自己以及在时间轴上的关系,筛选出一些不必要的物品或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