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结构思考力》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69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 学习目标: 能利用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梳理搭建思考表达逻辑结构

开场: [自我介绍]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吴思思,主要从事线上训练营的船务以及推广工作。线下是一位一级拆书家,今天拆解的级别是2-2。片段是来自《结构思考力》,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F]作者是李忠秋,是一位著名的培训师,从理念、主题、纵向、横向、演示五个方面阐述结构思考力,应用于思考和表达。
[A]它是思维类图书中非常畅销地一本。结构特别清晰易懂,本身的结构就很好地阐述了结构思考力。内容实际,可操作性强,非常适用于拆解,是很多拆书家钟爱的拆解用书。
[B]你在产品介绍、工作汇报、商务演讲、问题解决等都需要思考与表达。可是大多数的思考和表达逻辑不清晰,没有吸引力。如何表达不再混乱?让他人愿意听你的表达?《结构思考力》让你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今天的片段来自于结构思考力中的纵向结构分析部分——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通过我们今天的现场学习,小伙伴能运用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搭建表达的逻辑结构。

 

what]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是一种搭建表达结构的方法。

看图理解

这种结构呈金字塔形状。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就是从上往下,由一个点变多个点的搭建方法。

why]这种方法非常高效,有吸引力,有说服力 看图

高效是体现在先说重点主题,第一时间掌握要点

有吸引力体现在你考虑到了对方会提什么问题,并给予解答

有说服力体现在如果你很好的回答了对方的心理的提问,让对方消除困惑达到说服目的。

 

how]搭建的步骤共三步

一、    表达主题,即中心思想。举个例子,比如我想对新伙伴说“加入我们拆书帮吧”

二、    用结论回答对方的疑问

注意1,对方的疑问有哪些?根据你对对方的了解来设想。一般都逃不过5W2h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who谁,when什么时候,where 在哪里,how怎么做,how much多少钱。其中whatwhy how这三个是最基础的。选择的标准是你对对方的了解,你觉得对方会关心的问题。一般只要选择1-3个就可以了。这个是搭建了后续表达的思路框架

针对刚才这个加入拆书帮主题,我认为大家问“why”和“how”这两个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为什么要加入?怎么加入?

注意2,用结论回答,也就是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回答。如果针对一个问题有多点可以回答,用一个总结的句子即结论句先回答。

还是这个例子,针对于为什么要加入,我回答:加入可以让你提升多方面的能力。针对于我怎么加入,我回答,加入需要你付出一些努力才行。

三、    用理由支撑结论句

支撑提升多方面的能力的理由有1、结合自己的理解表达原文意思,让知识融会贯通。2、联系自己的过往经历和未来应用场景,提高知识应用能力。3、不光是个人的学习,还可以带领学习爱好者一起学习,提高表达能力。

支持加入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行这个结论句,1、至少参加3次拆书帮活动体验。2、通过21天线上便签训练营的考核

如果支持的理由还能够引起疑问,那么继续按照刚才的二三步骤进行,直到没有疑问为止。

好,这么一个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搭建的表达结构就搭建好了。

屏幕快照 2018-03-30 下午2.41.11.png

[预防异议]小伙伴会问,每次都需要画这么一个图吗?这个图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这个方法,熟练了之后这个图可以内化到大脑里,可以直接表达,不需要画这个显性的图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1]大家想像下未来的场景,你需要做一个主题演讲,或者是向老板做汇报,或者是说服某人做某事等等,需要吸引和说服对方。你会想到什么应用场景呢?大家都说一个自己想到一个场景。

芳芳:让老板给自己加工资

[分步催化2]好,大家根据自己刚才想到的应用场景,利用自上而下疑问回答来组织你的思路和表达,以吸引和说服对方。可以在3-3这个图中写出来。分组讨论,3分钟时间。然后请1个小伙伴分享。

芳芳:

主题G:申请加工资

问题A为什么要加工资?——结论A:17年有较大的工作贡献,目前的工资与工作能力不匹配

问题B怎么涨工资?——结论B:提升20%

问题C如果不涨工资会怎样?——结论C:寻找其它工作机会

8870956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