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西瓜糖,在一个教师培训机构研发部门工作,是一个不认同自己,特别想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新手拆书家。
为了让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我不断地开始新的尝试和学习,也在不断的半途而废着,任何事情都没有好的结果,后果就是越来越没有信心。虽然我放弃了学英语、练瑜伽,写文章等等,但是我却一直在拆书帮这个大家庭里慢慢的看别人成长。别的不说,我在2017年6月完成了RIA训练营的学习,该开始拆书了,又开始不自信起来,活动也不参加了,在线上拆书学习中,我意识到自己光有拆书的想法,不行动还是不会导出结果啊,我就应该看行动力的书,那让我《从行动开始》吧!
说到我那么爱放弃,却从来没想过离开拆书帮,所以我要隆重的介绍一下我们的这个组织。
第一次听到拆书帮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想到是把书给拆散,其实这个“拆”指的是转化和内化,强调的是将书上的文字和内容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能力,而不是看过就忘了。那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转化和内化的呢,就是简单易懂的RIA读书法,其中R代表阅读原书拆页,I代表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知识,A则包括3部分,分别为联系自己之前的相关经验,以后该如何应用以及现场演练。我们自己读书的时候会用到A的前两部分,现场学习的时候就会有拆书家带领我们进行A的第三部分。所以,我们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如果你来我们拆书帮分舵,就会遇见许多爱学习的小伙伴。
那么知道了这个方法之后,我们就需要实践运用一下。请大家阅读一下手中的原文片段,这个片段是关于提升自我效能感的,读完的小伙伴抬头示意我一下。
“我大概做不到吧””我可能会失败”….一旦有这样的想法,失败的概率就会变大。因为你会被自己脑海中产生的负面情绪牵着走,很有可能会导致发挥失常。然后你就会认为自己“果然不行”,结果会使你更加没有自信,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而如果你感觉自己“能成功”,那么这种时候几乎都会成功。比如我自己,即便面对非常严峻的状况,也毫无根据地相信自己“总会有办法解决问题”,结果最后真的做到了。
大概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吧?这种“能成功”的感觉,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称之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在培养好的行动习惯和改变人生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我效能”的作用主要由以下四点产生:
1. 自己成功的经历:在此之前有过相同或者相似的成功经历
2. 替代性经历: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但看别人成功,因此认为自己也能够成功
3. 语言说服:即使自己对行动的成功毫无自信,但别人对你说“你能行”
4. 情绪和生理的变化:由成就感和喜悦导致生理状态发生变化
当你想要做什么事的时候,可以利用上述四点来提高你的自我激励能力。
遇到困难的时候,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可能会做不好”,然而这件事真的被搞砸了;而有的人可能会想“一定能有办法解决的”结果真的把这事做成了。心理学上把这种“能成功”的感觉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容易快速调整自己的情绪,想办法达成目标,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1. 意识到自己是遇到困难,需要快速调整情绪,不能继续消沉,并分析出自己遇到困难的原因。
2. 回忆自己成功的经历给自己打气:想想自己是否有与这次克服这样困难的相同或类似的经历,既然以前那么困难都克服了,这次一定也可以的。比如我们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遇到困难,想想自己以前有过学习英语成功地经验,又把自己鼓舞起来了。
3. 利用别人的成功经历激励自己:看到周围人都克服了困难,自己又没比别人差很多,自己应该也可以的。我在参加完RIA训练营后对拆书一直有畏难情绪,但是看到我地训练营同学宝仲、成成和马莉都成功晋级,自己觉得应该也可以的,所以也来拆书了。
4. 利用语言劝服自己:想想如果是别人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会怎么说呢,现在就这样鼓励自己吧。当我们遇到困难想消沉时,领导同事的一句肯定和鼓励就会增加我们士气。当我们平时遇到困难时,自己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想想这事如果搁到别人身上,我们会怎样鼓励他,反过来我们就怎么鼓励自己。
有关“自我效能感”的很重要一点是我们的情绪和对自我认知,要想把自己情绪调动起来,不消沉,需要通过取得一丁点进步增强成就感。比如可以将眼下的任务分解成碎片化的,通过完成一小部分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自己继续下去。
A1 联系具体经验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很多学校不知道如何进行学生的选课走班,以及课表的编排。和大家一样,领导也发现了商机,便让我负责这个项目进行“排课走班”产品的研发,但是我总是研究不出内容,研发过程推进不够。目前遇到的困难就是,我以前并没有在中学的教务处工作过,没有排课经验,所以也并不了解在高考综合改革的今天,学校遇到的困难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即使我了解了排课走班的大致方法后,仍然感觉很多具体的操作,我实现不了,反正就是领导要求我解决的实际问题,我都解决不了。我觉得自己太笨了,根本不适合做研究相关的高难度事情,只能做些简单重复不需要动脑的体力活。 |
A2具体应用 那段时间真是焦虑的不得了,压根儿也不想来拆书帮参加活动,但在参加线上拆书时看到这本书,遇到这个片段,对我起到一定的帮助,觉得必须想办法让自己复活。 1.首先,我意识到自己总是因为困难或者达不成目标,就说自己笨,不适合干这个也不适合干那个。如果我不是意识到自己经常因为暂时的困难或者不是期待的完美,就会自我否定,然后又开始新的工作,我肯定越来越觉得自己一无是出,干什么都不行。 2.想到前段时间领导让我搜集整理“民办教育”的素材给他,我也是挺烦的,对于完全没有好奇过的领域,初看起来的时候都很困难,我不是看到一篇就整理一篇,最后也交出了漂亮的作业吗?我这次也不能光在这看了,也应该一边看文献资料一边做着PPT,应该慢慢就成型了。 3.这次去嘉兴考察,那的老师一开始也和我一样是普通的物理老师啊,也完全不懂排课表的事情,虽然花费不少时间最后也完成了学校的任务,总是能解决的,其他老师能做的,我也是可以的,只是时间而已。 4.如果是别人遇到这样的困难,我肯定建议他也看看周围的人也遇到困难,就像高考题你觉得难,别人也觉得一样难。在继续看别人浙江试点校,以及号称自己能排课的公司的困难后,我觉得自己不是太笨,大家都遇到相同的困难,我也可以继续研究下去的。 5.想想目前需要了解的内容都有哪些,找出比较容易解决的,先解决掉,一点点慢慢来。
我知道自己“自我效能感”低,但是一直也不知道怎么提升,通过这个片段我掌握提升自己的办法。同时我也相信自己会在不断完成拆书进阶的过程中,慢慢找到自信的,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