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好,我是拆书家晓宁。我身上有三个标签:第一个是人力资源,第二个是翻译,第三个是读书。前两个是我的职业技能,第三个是我的心头好。我想这个心头好跟在座的各位都是一样的,这也我们今天能坐在一起学习的原因。今天我要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的一个片段,我们将学习操作性很强的“夸奖他人”三步骤让我们学会如何更好地表达感激,建立更为积极的人际关系。
【分组】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晓宁,欢迎大家来到本次拆书现场。
由于接下来的环节需要大家作小组的互动,下周请在座的各位跟相邻的一个小伙伴组成一组(接着快速指导分组,先把最左边或最右边起的两位结对, 其他依次结对)。同一组的小伙伴在刚才的自我介绍已经互相认识,如果还不知道名字,分组后可以再相互介绍一下。
【图书介绍】
今天我们要拆解的书叫《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作。
卢森堡博士早年研究心理学,后来发展出极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原则和方法,用实际的可复制的技巧,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另外还教会了很多人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都非常巨大。这本书可以说是他智慧的总结,值得一看。
原文拆页——《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博士
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赞扬也常常被人用来实现个人目的。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充分表达感激。在表达感激时,我们说出: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2)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当别人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即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激时,我们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
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在表达感激时,这三个部分的先后次序并不重要;有时,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微笑或说声“谢谢”来表达这三个部分。然而,如果我们要确保对方能够明白我们的意思,那么,用语言具体地描述这三个部分是值得的。以下是我和一个非暴力沟通研讨班参加者的一段对话。在对话中,我试图理解他为什么要赞扬我。
参加者:(在研讨会结束后走近我)“马歇尔,你真了不起!”
马歇尔:“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说。”
参加者:“为什么呢?”
马歇尔:“在我的一生中,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话来评价我。这对我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来理解你的评价。”
参加者:“什么样的信息?”
马歇尔:“首先,我想知道,我做了什么,你认为对你的生活有帮助?”
参加者:“哦,你聪明过人。”
马歇尔:“也许这又是一个评价。我还是不清楚我做了什么对你有益的事情。”
她想了想,然后拿出笔记本,指着其中的两段话说:“就是这两点。你今天在研讨班中提到它们。”
马歇尔:“听到这两个观点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参加者:“我感觉一阵轻松,对将来更有信心了。”
马歇尔:“现在,我想知道,这两个观点使你什么样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参加者:“我没法和儿子沟通。他今年18岁了。我一直盼望着能有办法和他沟通,你今天的这两个观点给我很大的启发。”
这样,我就知道了我所做的事情、她的感受以及她的需要。我很高兴自己帮到了她。如果她一开始能够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激,她也许就会说:“马歇尔,当你提到这两个观点时(让我看她的笔记本),我很欣喜,感到将来有盼头了,我一直在寻找和儿子沟通的办法,这两个观点给我很大的启发。”
【I讲解内容】
你们知道吗?在一份针对7631名管理者的调查中,高达37%的人承认他们不会给予正面的反馈意见去激励员工的工作。
上级赞扬下属是可做可不做的吗?不是的,研究表明,当上级发自内心以一种令人愉悦的方式给予下属肯定的意见时,最有可能被员工认为上级是他们的支持者,愿意跟他们站在一起,并且期望他们做得更好并取得成功。
不论如何,懂得赞扬在职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低估了它的影响,试着想想,我们生命中最难忘的美好时刻通常是什么?通常是我们取得傲人的成就,并且得到别人诚心赞扬的时刻。
然而,有的人“夸人夸不到点”,有的人甚至不习惯夸人。这真的很可惜,因为赞美真的是生命的滋养。
当我们被“夸到点”的时候,那种感觉无以伦比。懂得如何夸赞他人,是最值得学习的一种能力,也是唯一一种不需要去计算投入产出比的能力。
也有太多的人在赞美中掺杂其他目的。赞美孩子,是希望他们能继续考高分;赞美异性,是希望追求到对方,等等。这样带有“目的”的赞美,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不太可能,对吧?时间久了就会被发现,结果不但无法情意相通,还可能导致疏离和不信任。
马歇尔•卢森堡致力于教会人们如何构建和平美好的沟通方式,其中包括如何正确而真诚地去夸奖别人。他在原文给出了方法,可操作性很强,根据原文内容,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步骤去执行:
1)你的行为——描述对方满足我们需要的行为,如“你那时候给我提了两个建议”,”你给了我一个微笑”,“你给我转发了一篇文章”。
2)我已满足的需要——我们得到满足的需要。“节省了我的时间”,“增强了我的自信”,“解决了我的一个难题”。
3)我的心情——我们满足后的心情描述,如 “我感到一阵轻松”,“我特别开心”,“我当时放下了心口大石”,“我感到一阵温暖”。
学会作者这三个步骤,我们就更可能跟身边的人情意相通。不管是对待亲密的人、同事甚至敌人,我们都可以应用这个方法。
【拆书家个人经验】
我很少夸奖我的家人,尤其是父母。过年的时候,跟老妈聊起她带孙子的事儿。当时心情轻松,气氛特别好,我突然就说了这么一些话:“你这几年帮着带孙子,把孩子们带得那么好,他们现在自律又礼貌(行为),我们都觉得特别安心和感恩(心情描述),弟弟和弟媳妇就能好好打拼了(我们得到满足的需要)。“听完这些话,妈妈的脸突然亮了,真的是这种感觉。她的眼神,她的笑意,你能感受到一种光彩。
现在想想,这几句话就是我们上面总结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夸奖他人三大步骤。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现在想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去你们是否有过令你难忘的夸奖他人或者他人夸赞的经历?又或者有没有别人夸奖你,但是夸得你很“尬”,不但不受用,而且很不舒服的经验?
请大家想一想,组织一下语言,然后把这段经历跟你的小组成员分享一下。待会儿请一个小伙伴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A1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我有一个同事,ta会常常夸我好聪明,第一次听的时候还有点窃窃自喜,听多了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会觉得有点不舒服,那我就在想为什么夸我聪明我会不舒服?然后专门去思考了这个问题,后来我发现,原来我更看重的是我努力的过程。所以当ta夸我聪明的时候,我觉得ta忽略了我的努力。Ta反倒忽略了我更看重的一个价值。后来ta再一次夸我很聪明的时候,我就跟ta谈了自己的感受。为什么ta总是夸我很聪明?我就发现当ta挂别人聪明的时候,潜台词是,你够聪明我不够聪明,我做的东西就可以不够好。
【A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谢谢刚刚这位小伙伴,现在再请大家细细想一下,你在未来的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有谁,你是想跟ta表达感激和赞美的?
请每人拿一个便签,按照“夸奖三步骤”写下你要夸奖的话,即包括ta的行为,你被满足了的需要,以及你的心情。然后跟你的小组伙伴分享。分享的时候,请把你的伙伴当成那个人,说完之后,请对方告诉你ta听了之后有什么感觉。在未来的一周内或者一个月内,对你身边这个人说出你今天练习的赞美,并且观察对方的反应。
【结束语】:有一句话说得好:“一切的问题都是态度问题。“赞扬就像送礼物,不能因为已经是礼物了,所以就随便送了。礼物要送,也要送对。真诚,发自内心去重视对方,才能把礼物送对。谢谢大家。
【A2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曾超:老妈,你最近辛苦了,今天是女生节,给你发了个红包。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让我感觉你就是依靠,是港湾,我的心觉得暖暖的。
学习者2. 老公,生日之时,你定蛋糕,在上面写了“你辛苦了!”,让我特别开心,觉得自己对家里的付出值得了,谢谢你。
学习者3. 夸奖孩子,提及孩子自己捡玩具,让我们大人没那么辛苦收拾,心情很高兴。
学习者4. 你的出现(你的行为),填补了生命的一片空白(我被满足了的需要),从此有了牵挂(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