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拆书帮兰州金城关分舵第103期活动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遵循以终为始的自我领导原则 学习目标: 根据自己的人生目标,养成“以终为始”的自我领导习惯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Lian。今天拆解的【主题】培养“以终为始”的自我领导原则
【学习目标】完成今天的学习后,大家能根据自己的角色使命制定相应的人生目标,养成“以终为始”的自我领导习惯。【事件场景】同学A和同学B同时考上了大学, A同学上大学前,告诉自己:“一定要考研,永久脱离目前的环境。”所以4年期间始终坚定自己的目标,终于如愿以偿。而同学B呢,没有为自己四年大学做规划,大二时,和身边同学一起考取了驾照。大三见有同学一直准备考研,他开始准备资料复习考研,这时候又见同学在准备简历找工作,他一样积极准备简历。结果大四毕业时,没有找到称心的工作他感到很失败。【提问】为什么一直准备考研的A同学成功了?而同样努力勤奋的B同学却感到自己失败了呢?【影响】生活中象B同学一样,自我意识薄弱,不愿主动设计自己的生活,结果就让生活轨迹屈从于家庭、同事、朋友或者环境的压力,最终发现努力的结果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解决】《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以角色所肩负的使命制定出人生目标,规划任务计划表,养成“以终为始”的行为习惯。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A1】请大家自测(1分钟)

为了了解我们“以终为始”的自我领导能力强与否,请大家利用1分钟做下面的选择题。(1分很不符合,2分不符合,3分一般不符合,4分一般符合,5分符合,6分完全符合。),然后算出总分。

1、我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然后付诸行动。

1

2

3

4

5

6

2、我总是主动设计自己的生活轨迹,从不屈从于家庭、同事、朋友或环境的压力。

1

2

3

4

5

6

3、我很自信我能协调好自己扮演的每一个角色。

1

2

3

4

5

6

4、我在任何时候,都能冷静的思考这是不是我想要的。

1

2

3

4

5

6

5、我在付诸行动之前,一定拟定好清晰可行的计划。

1

2

3

4

5

6

6、我总是能根据自己的目标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

1

2

3

4

5

6

【I】解释自测题(1分钟)

如果你的得分在33-36分,你已经有很强的“以终为始”的自我领导能力了;得分25-32分,你有“以终为始”的自我领导技能,但容易在没有彻底思考清楚前做决定;得分11-24分,你有一些“以终为始”的自我领导概念,通过刻意的学习和练习,可以更好的领导自己的人生;得分在6-10分,说明我们还是习惯于随波逐流,更多的是迎合生活而不是创造生活。


今天得了18分的伙伴,在自我管理方面,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也有的32分的同学,不要骄傲,尽管有这方面的技能,但是容易冲动行事,所以也同样会有收获的。请大家紧跟我的思路来学习。

【R】阅读原书拆页

虽然习惯二是用于不同的环境和生活层面。但最基本的应用还是应该从现在开始,以你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发生在何时,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和价值观来决定一切,牢记自己的目标或者使命。就能确信日常的所作所为是否与之南辕北辙,而且每天都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不敢懈怠。

   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功夫。毕竟人生旅途的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但是为时已晚,所以说忙碌的人未必出成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六、【I】拆书家讲解引导(5-7分钟)

互动)读完这个片段,请大家试着说说这段话关键词是什么?对,目标,方向。第一段说了人生目标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第二段说了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目标,才能把握住方向。人生目标是原则,做事目标是行动的方向。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我们来做个小调查:

设想你已经买好票,准备晚上与配偶一起去听音乐会,对方兴奋不已,满怀期待。可是下午四点钟老板突然来电话,要你晚上加班,理由是第二天上午九点钟有一个重要的会议。

互动)你是选择加班呢还是选择听音乐会?(两种选择都有)按照自己的选择,假设您现在身处音乐厅或者办公室,问您做到全身心投入了吗?(有和没有的人都有)有没有身在曹营心在汉?(有)有没有想过该怎么向另一方解释自己的选择?(想过)您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了吗? (有和没有都有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看到,有一部分人做出了选择,但这个选择并不能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总顾虑另一方的感受。所以没有带给自己乐在其中的享受。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因为我们的选择不是为了成就自己而是趋于环境的压力。比如:选择听音乐会不是为了促进和配偶的关系而是怕妻子生气?选择加班不是因为自己爱岗敬业而是因为加班可以赚取更多的加班费,可能还会升职加薪。一句话总结“选择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那么再来看那些在享受自己的选择的人,是什么力量支持他们的稳定和自信呢?是因为他们有长远的人生目标和清晰的做事原则,来指导自己判断和选择。不会受眼前利益的诱惑让自己变得目光短浅。而且目标越清晰,化解矛盾和进行权衡会越容易。


作为一个社会人,身兼多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然而我们的精力却是有限的,在追求圆满人生的过程中,如何兼顾全局,就成了最大的考验。所以为了减少我们生活后悔,我们必须兼顾不同的角色所肩负的使命,确立相应的长期目标,来指导我们规划行动的方向。


列出角色使命、制定出长期目标,规划具体任务计划表,将任务落实到每天的行动中,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以终为始”的自我领导能力。下面以我自己的例子来做个具体的示范:

 

一、列出角色使命:对我来说,目前共有6个关键角色:妻子、母亲、女儿、员工、同事、拆书家。

1、妻子:丈夫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要相互照顾,同甘共苦,携手共进。

2、母亲:做温柔而坚定的母亲,陪伴孩子体验快乐的人生。

3、女儿:让父母开心愉悦,幸福的安度晚年。

4、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用自己的正能量的影响领导和同事。遵纪守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5、同事:和谐相处,合作共事,创造共赢。

6、拆书家:让自己成长成为一个学习促进者,影响更多人。

当然我们还有朋友、儿媳等等更多的角色。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制定目标:“拆书家”角色的长期目标:

1、做到工作、家庭和个人成长平衡;

2、终身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关系能力;

3、及时输出分享。

4、2018年读沟通类同主题的书5本。

三、具体任务计划表:“拆书家”任务表

1、每月分享1次;或者参加21天悦读训练营;

2、每周参加1次线下活动;

3、每天坚持阅读30分钟,每周写3个便签;


四、不断更新:根据角色和生活节奏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长期目标和具体任务。比如:当您从1位单身变成已婚人士,或者从二人世界改变成为人之母的时候,角色发生了变化,您必须要考虑重新定位,根据自己的精力更改具体任务。

 

将长期目标落实到每日的具体行动中,我们就不再被困于任何选择,不再担心失败,不再懒散茫然,不再瞻前顾后,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拆分任务,和时间做朋友打卡完成积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8-12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把知识记住那是以知识为中心得学习,知道知识而不改变行为,那是无效的学习,现在我们就让今天所学的知识改变我们的行为。有这样一个情境界:黄先生是某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每天加班加点努力工作,积极进取。然而太太却对他牢骚满腹,说一切家务事他都视而不见,说这样的老公有与没有没啥两样。12岁的孩子也是躲着他走,因为他的教育方式不是简单粗暴的训斥就是漠不关心。婆婆总是心疼儿子工作又忙又累,怪责儿媳不支持儿子。黄先生本人也感到很无辜,觉得自己这么辛苦挣钱,不就是为了这个家吗?为什么妻子孩子都不理解自己呢?所以很苦恼。

 

现在你就是黄先生,请分析自己都有哪些角色?是哪个角色缺失造成了生活的不和谐?给大家5分钟时间组内讨论,根据“以终为始”的方法,共同完成下面的任务:1、梳理出黄先生所有缺失的角色;2、选择某一缺失的角色写出本角色的使命;3、根据使命拟定长期目标,4、根据目标列出任务计划表。5分钟后,每组请一位代表来分享本组讨论的结果。

 

学习者案例记录:

1组学习者:

一、黄先生缺失的角色:丈夫、父亲、儿子

二、我们组讨论了“父亲”这一角色使命做个象“山”一样的父亲,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三、目标:

1、做到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时间管理平衡,不再顾此失彼;

2、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3、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及时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

四、规划具体任务:

1、每天陪伴孩子至少30分钟,聆听孩子的心声,也可以给孩子讲讲自己的工作,让孩子明白我之所以不能抽出太多时间陪他,是因为工作需要,也是维持我们家庭发展的必要。达到相互理解。

2、每周一次利用拆书法学习亲子沟通类书籍如《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并用学到的技巧进行有效沟通,保证每周1次。

3、每月和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活动1次,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4、利用琐碎的生活细节,教会孩子一些必要的生存技能,如:洗碗,整理衣物,清洁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反馈】谢谢1组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以终为始”的行为模板,相信黄先生按照这个计划来行事自己“父亲”的角色,父子关系乃至家庭关系肯定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再次将掌声献给我们1组的学习者。

八、【A2】催化应用(1分钟)

拆书家布置任务:用知识改变行为才是真正高效的学习。回去后3天内请大家反省自己目前的状态,想想今天“以终为始”自我管理技巧。分析自己哪些角色有缺失或者做的不够好,请做出初步规划:1、详细列出自己主要角色和角色使命;2、拟定每一角色的长期目标;3、根据目标规划具体任务计划表;试着实行1月后,检视自己角色和生活节奏的变化,实时更新不周的地方。写好后可以发到我们今天的活动群,让我们共同监督,见证您的成长。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A作业:我认为自己目前在妻子、妹妹、员工这三个角色方面应该加强规划,具体角色目标任务计划表如下:


角色

   使命

      目标

规划具体任务

1

妻子

夫妻恩爱,相互尊重、携手共进。

 

1、理解丈夫的不容易,做好情绪疏导

2、关注他的身体健康

1、每天有效沟通20分钟

2、每周末共同活动1天

2

妹妹

尊重哥嫂,营造和谐积极的亲情关系

1、相互尊重

2、关注身心健康

3、有困难时提供必要的帮助(能力许可的范围)

1、每周打电话沟通

2、关心情绪,及时疏导

 

3

员工

完成本职工作,用自己的正能量的影响领导和同事。遵纪守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1、遵守规章制度

2、加强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时间管理,做到平衡不冲突

3加强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每天不无故旷工或迟到早退

2、每天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3、积极主动做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作用

4、每天利用业余时间30分钟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反馈】A同学在员工这几个角色的分享有亮点,“加强工作和生活的时间管理”,如果您坚持此原则行事,那么在亲人和同事眼里,你就能树立一个诚实守信的形象,今后面对选择和决策时,容易成就自己,大家也容易理解并接受您的选择,谢谢你的分享。


学习者B作业:反省后觉得自己在母亲和女儿(儿媳)这两个角色中有待规划和加强,具体角色目标任务计划表如下


角色

使命

目标

规划具体任务

1

母亲

慈祥的母亲,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1、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及时疏导负面情绪

2、有效陪伴孩子渡过关键的高中阶段

1、每天有效沟通30分钟

2、每天利用10检查孩子的作业

3、每周陪孩子户外活动一次

4每天30分钟学习亲自沟通类书籍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

 

2

女儿/儿媳

让父母开心愉悦,幸福的安度晚年。

 

1、关注身体健康

2、关注生活质量

3、用行动影响父母改变固执的观念



1、每周去看望父母,陪伴聊天30分钟以上

2、帮助做家务

3、每月和父母聚餐一次,在自己家或酒店

【反馈】谢谢B同学的分享,三个角色的使命的目标任务规划很详细,如果坚持执行,相信孩子和父母都会更加爱你。


结语:养成“以终为始”的自我管理习惯,让我们每天行为有原则有方向,不再茫然随波逐流,不再迎合生活而是创造生活。主动规划自己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