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好好说话》。(F)这本书是由一群非常会说话的奇葩团队出品的,讲授说话技巧的书籍。分别从说话的五个纬度“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分别入手,告诉你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应该要怎么好好说话。(A)书里抛开了常见的教授套路,透过新鲜、有趣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讲解,让你不但觉得幽默、好玩,还能感到有道理、很实用。(B)今天我的主题是“说服”。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想要说服别人,但不知道怎么的,说了半天,对方好像不但完全没有听进去,似乎还更加我行我素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今天我从《好好说话》这本书带来一个拆页片段,也许可以解答你的困惑哟~
学习主题:说服时引导对方回想初心
学习目标:在说服他人的时候不用“为什么不……”的方式提供建议,而使用“为什么你想要”方式引导他人回想初心
典型的说教场景喜欢用“为什么你不如何如何”的方式督促你去做某件事,然而被说教的那一方,则不断丢出“因为我有什么什么原因”当借口,拒绝做出改变。
这个过程,难免会让说教者觉得气恼——难道你真的不希望自己变得健康一点吗?难道你不相信运动有益健康?你为什么会一直处在这种抗拒状态呢?
其实真正的问题是出在说教者的说话方式上。
要知道,当我们一直问别人“你为什么不如何如何”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让对方的思考偏向于:为自己不做这件事找出一个理由。
而接下来,你为了劝导对方,又不得不将他自己所提的理由一一推翻,这个过程很容易会引发对方的反感,让对方觉得“你又不懂我的情况,少说这种风凉话”。
毕竟,谁都不喜欢被否定,而为自己所提出的理由辩护,更是人类的天性。
于是这么一来二去,那位原本你想劝他去做运动的朋友,在一连串的说教下,此刻只会满脑子充斥这“为什么我不能去慢跑”的理由,且在与你的争执过程中(即便只是温和的争论),不断坚定自己的想法。
那么,要怎样劝导才有效呢?关键在于我们要改变提问的方向,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成“为什么我想要”。
当劝导者一直在做的是不断问对方“为什么你会想要”,每问一次,听者的脑海中就会思考一次“因为我要如何如何”的理由(健康、美丽、自信)。这样的理由就像埋下一颗种子,而且随着劝导者每一次反驳(胖就胖嘛,有什么不好呢)逐渐加温,变得越来越深(自己看自己也不开心阿,我一定不能这样下去了)。
谁都不喜欢被否定,而为自己所提出的理由辩护更是人类的天性。
于是随着理由与信念渐渐被强化,最后劝导者只要问一声“那么,你打算怎么做呢”,就很有可能将改变从念头激励为行动。
(学习目标:)
拆页中的这段归纳一下就是:说服别人,不能用“为什么不”的句式,而需要用“为什么你想要”的句式进行提问和引导。
(举例:)
下面我举一个例子,请两位小伙伴角色扮演朗读一段对话:
A:哎,我最近又胖了,好羡慕你的好身材,能锻炼得这么好。
B:是啊,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花点时间去慢跑,运动一下呢?
A:我也知道,但工作太忙,实在没时间……
B:我觉得你还好吧?你真的有那么忙么,连每天半小时都抽不出来?
A:啧,你哪里知道我们这种加班狗的苦。而且就算有时间早点下班,也是精疲力竭,哪有心情慢跑啊……
B:那为什么不试试晨跑呢,早起半小时,跑完精神会更好噢。
A:但我体力不行,跑没多久,就会很累……
B:放心,体力是练出来的,只要持之以恒,就会越跑越轻松的。
A:算了吧,我从来没慢跑过,连双合适的鞋子都没有……
B:那小事,我带你去买一双,怎么样?咱们明天下午就去商场挑。
A:唔,我看下次吧……
就像上面的例子,当你问“为什么不”的时候,对方要回答你,会陈述“不”的理由。反而是在强化“不做”的借口。
你再反驳,又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理由被否定了、被攻击了。由于没有人喜欢被否定啊。于是他继续为自己找理由。
在这种来回往复中,他一次次寻找理由和借口,对“不做”这件事儿越来越笃信。你以为你在劝他改变,其实他越来越固守自我。
所以要用“你为什么想要”的句式进行提问,这样可以引导对方回想初心,自己找到为什么要这样的原因。
具体怎么做呢?(HOW:)
第一步:询问对方想要去做的原因。e.g.“你曾经也有过想要去锻炼吗?”“ 咦,你居然会想过要去锻炼,我很好奇,原因是什么?”
注意事项:如果对方虽然给出了原因,但同时陈述了困难。比如,“我也想锻炼减肥啊,但是没时间啊”。这时,尝试询问他,为什么这件事对他而言是重要的?e.g.“既然没时间,那就不要再去想它啦,你为什么还会对这件事情一直念念不忘呢?你始终放不下,那它对你为什么那么重要呢?”
第二步:询问对方的下一步行动。“e.g.那么,你打算怎么做呢?”——补充说明哦,这一步,确立行动非常重要,当对方自己说出自己的行动计划时,他更有可能去执行。
(预防性讲解:)
可能有些小伙伴会觉得,哪有那么容易,也许对方很固执始终说服不了呢?
要知道,说服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些人会有很深的成见,不要觉得“我说了半天,你还是老样子”就失败了。其实,说服是一个程度上的改变。只要让对方的想法从“很抗拒”,到“没有那么抗拒”,甚至在思考“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哦”,这样就已经开始成功了。
(A2分步催化1:)
想一想,你的亲人或者亲密的伙伴里,有哪个习惯或者做法,是你一直想要劝他改变的?比如戒烟,比如早睡,比如多扔掉一些杂物,等等……甚至他自己可能也有这样的想法,然而因为有些原因,始终没有做,也可能虽然也做过,一直半途而废,请写下来(稍后一并分享,等待3分钟让现场小伙伴思考):
(A2分步催化2:)
想一想,你在未来一周内,可以怎样试着说服他改变的?请两两分组,彼此分享,如果愿意,也可以尝试现场试演练一番。
哪组小伙伴愿意分享一下回家后的具体行动计划和自己拟定的劝说脚本?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我和我妈妈都学习了一个收纳整理的课,但是学完之后我开始了断舍离,但我妈妈学了以后不行动,不愿意扔东西,觉得舍不得,原来我一般和她说:“你看你怎么就不扔呢?留这么多东西。”她会说:“哎呀,我就是不想扔。”她会找各种理由。如果学了拆页我下次可以这么和她说:
“你为什么要学习整理收纳呢?”
“我觉得咱家的东西太多了,我老不舍得扔,老担心这东西以后会用到。”
“那你既然都那么担心了,这么不愿意扔,那就别扔了呀,你干嘛还要去学这个课呢?”
“屋子里太乱了,有时候想想吧,这个东西好几年也用不上。就比如说你那些书,你小学课本还在呢。”
“那你觉得你学了整理收纳以后,老师说的东西有道理么?”
“一开始吧不理解,你这一问我倒觉得,还有点道理。本来想着这书是好东西,你要想要用的时候没有了怎么办呢?可课上老师说了,书放着不是你的,得学到脑子里才是你的。而且这书放着基本一年你也不会动个一次。这种的确是可以扔掉的,大不了需要的时候再买。”
“那你觉得老师说的有道理的咯?”
“有道理啊。”
“哦,你觉得有道理啊,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呢?”
“你提醒我了,他教了什么扔衣服,扔书……今天咱就把这书给扔了。”
(结束语:)
感谢分享,未来你可以试着用这种方法可以和妈妈说一下哦~
今天我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