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习惯的力量》 所属活动: 青岛筹备分舵年后第一次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改变旧习惯,建一栋新城堡 学习目标: 相信习惯改变的可能性,学会用心的好习惯代替旧的坏习惯。

开场: 大家好,我是Minny,一个不断在更新自己的人,很高兴和大家再次相聚在拆书时光里。今天我带来的这本书叫《习惯的力量》,现在,我们来分一下组,我左手边的三位小伙伴为一组,右手边的三位小伙伴为第二组。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书中的内容引导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习惯。本书从个体的习惯、成功的组织机构的习惯、社会的习惯三个方面,结合各行各业十多个生动案例,说明:习惯形成的回路以及习惯是不能被消除的,只能被替代。我们只要掌握习惯形成的回路,在其中的暗示和奖赏环节做调整,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习惯行为,我们都能将根深蒂固的坏习惯改掉,在生活中重新建造一座新城堡,学会用“习惯的力量”,会让我们个人、组织、社会脱胎换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现在,我们进行原文阅读,请大家打开手边的复印稿,用几分钟的时间了解一下片段内容,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


原文片段

    习惯是怎么改变的呢?

    可惜,并没有一套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方法。我们知道,习惯是不能被消除的,而只能被代替。当使用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时,习惯最具可塑性:如果我们保持一样的暗示和奖赏,就能植入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但这还不够,为了保持这个习惯,人们还得相信改变是可能的。而大多数时于候,只有在团体的助力下,才能形成信仰。

    如果你想戒烟,就应培养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使它提供满足香烟在人身上产生的渴求感。然后,找一个可以提供帮助的团体,比如说一群戒烟的人,或者有助于你相信自己能远离尼古丁的团体。当你觉得自己要忍不住了,就去寻求他们的帮助。

    如果你想减肥,就应了解自己的习惯,看看为什么每天休息时十,自己都会离开办公桌去吃点心?然后,每到休息时,就找朋友去散步,或到他们办公桌那里闲哪而不是去咖啡厅,或者加入一个跟踪减肥过程的小组,还可以找一个跟你一样,想在手边放一些苹果而不是薯片的伙伴。

      事实一目了然: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习惯,你必须找另一个惯常行为替代。而且当你和一个群体一起努力时,改变的成功性会大大提高。信仰也是必要的,而且它是在群体中培养出来的,即使群体只有两个人,结果也是一样。我们知道,改变是可能的。酗酒者能戒酒,吸烟者能戒烟,总是失败的队伍也能成为冠军。你能改掉咬指甲、工作期间吃点心、对孩子吼叫、熬夜或者为小事担心这些习惯。而且科学家发现,当习惯改变时,不仅个人生活能改变,公司、组织和整个社群都会随之改变。我们们将在下一章中讲解这部分内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下面我来为大家讲解原文。

      想要改变习惯,首先要了解习惯的运作回路,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先说明了习惯形成的过程。我们的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是否这个应该记住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的,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也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习惯。

      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频繁点外卖、吃快餐,这些习惯可能不经我们允许就出现了。某天下班,你从学校把孩子接回来,工作一天很累了,孩子也说很饿,以前你都是在家做饭,然而这次,你偶然把车停在麦当劳或者汉堡王这样的快餐店边上,你们吃了一顿晚餐,不贵,而且味道尚可,一小份加工好的牛肉、炸的薯条,这不多的量好像对健康过的危害也不是很大,于是这次你们满心欢喜进行了一次晚餐。然而没想到的是,慢慢的,你们去吃快餐的频率,从每月一次变成了一周一次,甚至一周好几次。在这个习惯形成的过程中,暗示即麦当劳、汉堡王这些连锁快餐可以设计的标准化店铺、对客户统一的说辞,当你看到这些暗示,就像一个按钮,触发你进去用餐的惯常行为,因为你知道,只要进行这个行为,就会得到奖赏,比如经过特别加工的薯条,让你能尽快尝到盐和油脂的味道,让你的大脑沉浸在这一行为模式中,让这个习惯回路更频繁地出现,于是你经常吃快餐的行为养成了习惯。

      我们通常认为,想要改变旧的习惯,就是把旧的习惯消除,然而,事实上,习惯是不能被消除的,它只能被代替。想要改变习惯,第一点,要相信改变是可能的;第二点,最好能够在团体的帮助下;第三点,找到一种新的惯常行为,让我们保持一样的暗示和奖赏。

      如果有人想戒烟,首先可以培养一种新的惯常习惯,来满足抽烟给自己身上产生的满足感,有人吸烟因为焦虑,跟别人谈心的习惯,有人吸烟因为不开心,可以养成运动的习惯,让这个新的惯常习惯带给自己同样的奖赏,下次面临同样的暗示时,你就不会不由自主开始抽烟了。同时,你要相信你可以改变习惯、能戒烟成功,并且加入一些可以提供互相帮助的团体,感觉自己控制不住时,可以寻求大家的帮助,这样在旧习惯的废墟上,你可以很快建起一座新城堡,改变旧习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我们读过拆页,了解了习惯形成过程的三个关键词:暗示、惯常行为、渴求。改变习惯的三个关键词:坚信、团体帮助、培养新的惯常习惯。那么,请你想想,在生活中,自己有没有在无意间通过习惯的回路养成了一些习惯,或者正好运用到改变习惯的方法养成了新习惯?请在小组内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管乐:早睡早起习惯养成。参与早起社团,利用集体力量,坚信早起习惯可以养成,奖赏为群中好友设定的奖励。最终坚持一百天,早起习惯基本养成。

胡海默老师:练习毛笔字的习惯。以前娱乐的方式是看电视,偶尔一次机会,写对联获得快乐,于是捡起毛笔书法练习,从那以后经常练习书法涂鸦,这就是奖赏不变、惯常行为改变,从而形成新习惯的运用。


A2

从刚刚大家分享的内容来看,习惯确实是经过暗示、惯常行为、渴求养成的,这需要我们时常觉察自我,发现坏习惯养成的回路,并通过改变习惯的方法,养成新的良好习惯,相信我们通过自我觉察、自我改变、可以让自己脱胎换骨,成为更好的自己。

现在请大家写下自己的A2,不能只是决心,最好有具体的做法、明确的时间限定、可衡量的预期结果。


学习者案例记录:

管老师:养成早睡的习惯。

A2:

1.记录自己一周22:00之后做的事,分析自己晚睡时在渴求什么?

2.寻找满足这个渴求的其他行为。

3.第二周开始,加入早睡打卡团,践行早睡。

李老师:养成运动的习惯。

  1. 加入一个户外运动社群,认识一帮关注运动的人。

  2. 关注自己平时可以拿来运动的时间有哪些?这些时间段我在做什么?

  3. 分析自己做的事情在渴求什么。

  4. 选择能带来同样渴求的运动项目。开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