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60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赞赏的正确打开方式 学习目标: 当遇到孩子做出值得赞赏的行为时,能够做到描述性赞赏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黄小朵。
【场景法介绍】今天我带拆的片段选自《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作者是阿黛尔和伊莱恩。在开始今天的拆解之前,我想请大家先回忆一下,在你和孩子之间是不是经常有发生类似这样的场景。
【事件】比如,某一天,你正在厨房炒菜, 你的孩子很热心的过来帮你端菜,他小心翼翼的把菜盘端上了餐桌,然后开心的看着你,你切身瞄了一眼桌子上的菜,说了句:“宝宝,真棒!”,然后就继续炒菜了,没有再理会一旁眼巴巴看着你的孩子,等了一会他可能会很烦躁的对你吼一声,然后……
【提问】请问你之前是不是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是不是没有太在乎和在意当时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影响】很多时候,孩子都是依据我们父母的喜好来行事或者做选择,一点点小事情小进步,我们就随意的表达”赞、棒”,会让孩子觉得成功很容易,而一旦不如意极有可能让我们的孩子退缩、逃避、不敢表达、甚至形成暴躁、自卑、不够自信的性格。
【解决】而我们这本书里面讲到了很多与孩子沟通、倾听的技巧和方式, 学习了这些方式方法,将很好的帮助你与孩子进行科学的沟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必须承认,开始的时候,我对这种赞赏方式表示怀疑。即使已经见过一次效,我还是对它有些想法,为什么不用“太好了!……你真棒!太了不起了!”这种最自然的赞赏方式,而非要用另外的方法来描述我们内心的惊喜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努力去尝试,起先我很严格的去做,结果不久之后,我注意到孩子真的开始赞赏他们自己。【原文 why/原文 what/原文案例】

例如:

我:(没有说:“吉利,你真了不起!”)你算出来打折的玉米罐头是一美元三个,比不打折的一捆玉米罐头实际上要贵很多。我真高兴。

吉利:(咧嘴一笑),我很聪明啊!

我:(没有说“安迪,你真棒!”)你把韦克尼太太这么复杂的电话留言都记下来了,写的也很清楚。我明白为什么明天的会议顺延了,我需要找谁,该告诉他们什么。

安迪:是啊,我是个很靠得住的孩子。

毫无疑问,孩子们越来越了解和认可他们的能力了,这给了我继续努力的动力。而且这的确是需要努力。真正看到孩子好的行为,去体验并且详细描述出来,总是比只说一句“你真棒!”要困难得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可观察到的动作】 学习者能够在适当的场合熟练运用描述性赞美的方式,完成真诚赞赏的行为。

【具体内容】当孩子表现很突出时,我们不再是简单直接的回应“你很棒、你真了不起”的评价,

【完成程度】而是能够将我们看到的描述出来,表达我们的感受,让孩子接收到我们由衷的赞扬。

 

【适用边界】 在开始今天的片段拆解之前,我想先表达的是,虽说我今天分享的亲子类书籍,但赞赏孩子这三步骤其实不仅可以运用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它同样适应于我们与朋友、亲人、同事关系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赞赏他人,是一种非常好给对方赋能的方式。

 

好了,回到片段中,在这个片段中,其实作者开始也是有不适应的,

【类似概念】毕竟我们的习惯是,直接用“太好了!你真棒,你太了不起”,这样的叫“泛泛式夸奖”的赞赏方式。

【类似概念的例子】但这样的方式可能会让被赞赏的人会有一些其他的反应。比如,你的孩子刚开始学习打羽毛球,还打得不太好,球总是不过网或者接不住。今天,他跟别人对打,连续接了好几个球,然后那个伙伴说,哎呀,你打球很厉害哦!这就是典型的“泛泛式夸奖”!

【概念提出】 如果你是那个被这样“泛泛式夸奖”的人,此时你的内心感受是怎么样的?除了感觉不错之外,会不会还有一丝觉得对方是在客套;或者感觉到紧张和压力,如果我后面再打不了这么好的球怎么办?那有没有一种赞赏方式,既能够表达我们的欣赏鼓励,又不会让对方不适呢?如果我们用描述性的赞赏方式,情况或许会不一样哦。

【概念讲解】 那么什么是描述性的赞赏呢?其实做到描述首先是要“看到”,那么怎么样才算“看到”?就需要“用心”,“用心”就是你愿意花时间专注地去观察!比如,当孩子满怀热心、小心翼翼的帮我把菜盘端上了餐桌 ,我会停下手中的锅铲走到餐桌旁,仔细观察孩子摆放的情况,我会发现孩子一路都没有倒出油水、菜盘稳稳当当的放在了餐桌的中央,边上也没有散出菜汤。在这里,我放下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走到了餐桌边,专注的观察孩子摆放的情况,这就是“看到”。如果我一边继续炒菜,只是切身探头看,那不是“看到”,因为没有“用心”,没有“专注”。这时候你就可以描述性的赞赏了,“宝宝,我看到你稳稳的将菜盘端到了餐桌中央,一点菜汤都没有撒出来。”但可能大家会有一点异议,我正在炒菜,我怎么可以停下来去观察?如果这时候对孩子的赞赏是对他一个很好的正确引导时,请你务必停下手中的活,去用心“看到”。

【概念难点】 其实,这里的难点就是我们用什么句式描述我们的“看到”。把我们的眼睛当成摄影机的镜头,完整的记录事实(注意事实是无法改变的),而不是发表我们的评价(注意评价是可以改变的)。比方说,孩子给你端菜,你会对孩子说“宝贝,你真厉害”。这是不是“事实”?不是,因为“真厉害”是你的评价,它是你的个人判断,换一个人也许就不会认么认为。所以我们要描述的“看到”,是描述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然后再说出你的感受,比如开心、感动、舒服、温暖、幸福;最后把这个值得赞赏的行为用一个词语总结,帮助孩子增加内心的力量,树立信心。

【概念步骤 how】所以如何有效的赞赏孩子,从而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加自信,我们说要采用以下三步骤:

1、描述你所看到的;

2、描述你的感受;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举出案例】下面我为大家完整的举一个例子,这是春节发生在我家里的一个故事。那天阳光很好,我带着我家孩子在广场玩耍,然后孩子注意到对面有一家玩具店,自然的他被橱窗里的玩具吸引了,并走了进去,售货员很热情,向我的孩子推荐很多的玩具,但是他在一一看过了那些玩具之后,选择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小猪佩奇玩具,售货员再跟他推荐其他贵重的玩具时,都遭到了他的拒绝,然后举着小玩具到我面前,希望我给他购买。我是这样对他说的:“(1.描述我所看到的)我看到你在挑选了很多玩具之后,并没有向原来一样全部都要,而是能不受售货员阿姨的推销只选择了一件,(2.描述我的感受)很明显你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妈妈觉得很欣慰,(3.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用一个词总结)宝贝,你刚才的行为就叫做——有主见。”

孩子好像也听懂我的赞赏,非常开心的搂着我亲了一下。

【预防异议+讲解】当然啦,这个方式虽然也很好,但并不是孩子的每一次行为我们都要用这样的方式,比如那些对孩子来说,已经没有挑战难度的,又或者说是日常中经常要做的事情。

好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刚学会的赞赏他人的正确打开方式吧:(互动)

1.描述我们所看到的;

2.描述我们的感受;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其实最好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听我讲得有多生动、多仔细,而是大家的实际参与和运用。刚才大家学习了关于赞赏的三个步骤:(互动)

1.描述我们所看到的;

2.描述我们的感受;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现在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们的家人,可以是我们的孩子,也可以是我们的爱人,或者是我们的朋友闺蜜、当然也可以是我们的同事等,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做了一个让我们收益的行为,我们会怎样去描述,去表达我们的感受、然后用一个怎么样的词语总结呢?

我想请大家就你和你现在想到的那个人之间以后可能会发生的类似这样的情景来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中需要设计出背景、人物关系、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中还需要有你们之间的对话。其中部分对话需要使用到今天我们所说到的关于赞赏的三个步骤。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一个小组站起来讲讲他们的故事。

【伙伴展示】

故事背景: 家里的小朋友一直存在关注力不集中的问题,写作业很容易分神,但最近出现很喜欢看书的苗头,有时候待在小书房里面可以一两个小时。

人物角色: 妈妈和儿子

故事内容: 儿子在书房很专注的看了将近2个小时的书

对话设计: 妈妈:小莫,妈妈看到你在书房看了将近2个小时的书;

          小莫:嗯

          妈妈:看到你这么认真的看书,我很开心

          小莫:呵呵

          妈妈:这让我看到了你身上的专注力,如果你以后把这种专注力用到你的学习、作业,那就更好了。

故事的结果: 小莫好奇专注力是什么意思,了解后,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这个品质。

 

【给出反馈】

 感谢芳姐,芳姐很完整的运用了“描述性赞赏”三步骤表达了对小莫的赞赏,并且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期许,帮助小莫总结了自己的闪光点,也让孩子在学习了新的名词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自己的行为,肯定自己的行为。

【结语】

 今天我们大家学习了关于赞赏的三个步骤:

1.描述我们所看到的;

2.描述我们的感受;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中途了我用了我跟孩子的一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加深,当然,最后我们大家也尝试编排了一个剧本实际运用。

相信大家对赞赏的三步骤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那么学到了就要去生活工作中运用,当然就像片段中所说,这个开始并不容易,需要我们的努力,但当看到被赞赏人的变化是,就是对我们莫大的鼓励,也是我们继续的动力!再次感谢大家,我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