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57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 学习目标: 在小朋友闹情绪时,能先理解再去表达你的感受想法,以解决问题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一级拆书家安珂,不想成为三级拆书家的培训师不是一个好的写作者!
【F】
今天选取的图片片段来自美国教育学博士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副标题: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作者同时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及外祖母,这本书倡导的和善而坚定的正面管教方式已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法则”。
【A】
这本书注重搭建系统的儿童教育的理论框架,有理论还有具体案例和操作步骤,摆脱了众多的育儿书当中只谈技巧,没有理念支撑的不足。
【B】
书中提到,简单的奖励(把药吃了,给你棒棒糖);惩罚(要是不好好吃饭,就不让你看动画片);恐吓(再不回家,大灰狼就出来了)等方式,不但收效甚微,而且长远来看会给孩子带来胆小、唯利益驱动等负面影响。而书中倡导的“和善而坚定”的正面管教方式,通过表达理解、同情和感受,引导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家长和老师与孩子们建立快乐和谐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真正解决亲子教育中的沟通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非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来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之后,各位学习者和小朋友相处,在小朋友闹情绪发脾气时,能够先试着理解他们的感受、同情他们的“遭遇”,再去表达你的感受想法,以及共同解决问题。

 

【负面一般的做法】

我们在亲子教育当中最苦恼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们的孩子根本不听我们的。“乖,要听话啊”“怎么这么不听话”“你再不听话我就怎么怎么样”……这样的对话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经常出现。

如果孩子闹情绪和我们对着干,我们通常会怎么做呢?好一点的会温柔地说他做的不对,然后跟他讲为什么不对,也就是“讲道理”; 脾气差一点的或者孩子犯得错比较大,就直接批评加评价了,“屡教不改,你太调皮了”。

 

【这样做的坏处】

上面第二种做法,孩子当然不会听进你的话,批评和评价只是解决了我们的愤怒,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说的越多越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反而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强化了“我是一个调皮任性的人”这么一个观点;第一种稍微好一点,但是在讲道理之前如果没有和孩子达成共识,道理讲多了造成孩子的逆反情绪。

 

【举一个负面例子】

举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场景,就算还没有孩子的以后也可能会遇到。

某天我姐的女儿莹莹一年级放学回来,跟妈妈抱怨老师在全班面前朝她吼叫,我姐第一反应就是用指责的口气问道:那你在课堂上做了什么?

莹莹有点生气地说,我什么也没做。

我姐说,怎么可能,老师怎么会无缘无故吼你,怎么不去吼其他人呢?你到底做了什么?

站在莹莹的角度来看,她回来抱怨是想从妈妈那里获得安慰,但是显然妈妈的谈话重点在于还原现场场景。可以看出,这个对话无法顺利地进行下去,莹莹的负面情绪没有在妈妈那获得安慰和化解,妈妈也无法从莹莹口中知道事情原委。

 

【拆页行动建议】

正面管教这本书反复强调要“赢得孩子,赢得合作”这个观点,提出了如下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理解他的感受,弄清楚他是怎么想的。

第二步,表达对他的同情,与对方共情。

第三步,说出你的感受或者想法。

第四步,提出下一步行动建议,达成共识。

以上第一第二步就是达成共识的关键步骤,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会认为你懂他,也就是首先要“软”要降低姿态和他站在一个阵营里,后面再去谈你的感受、提解决方案都会更容易进行下去,可以是抛出问题让孩子来说,也可以是你提出建议获得他的认可。

 

【变成正面例子】

运用刚才讲到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我姐应该如何和莹莹沟通呢?如果我是我姐,我会这么说

(一起回顾一下,一共四个步骤。)

(第一步,理解他的感受)我想当时老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吼你,你肯定觉得特没面子吧,尤其班上有你的好朋友,说不定还有你喜欢的男生

(第二步,表达对他的同情)如果是我我也会有些不高兴,我记得我上学那会有一次我上课往后看了一会儿,老师就点名批评我

这时候莹莹可能就会主动分享在班上被老师吼的经历了,比如上课找别的同学借铅笔等等。

(第三步,说出你的感受或想法)妈妈觉得老师在班上又要上课还要管理那么多学生,也挺辛苦的,老师这么辛苦,那你能原谅他吗?

(第四步,提出下一步行动建议)可以引导小朋友,你看有什么办法,以后上课不借铅笔,免得影响课堂秩序呢?莹莹可能就会自己主动提出“以后多准备几只铅笔在文具盒里”类似的解决方法。

 

那么通过这么四个步骤,尤其是理解和同情,能让孩子与我们达成共识,赢得他对我们的信任。

以上四个步骤中,第一第二是谈话的关键点,第三步视情况而定可以省略,第四步是我们的落脚点和谈话的目的所在。

 

【适用边界】所以“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能够解决你和孩子无法有效对话的问题,但对于特别小还没有规则意识的小朋友来说可能就不太适用了,已经上了小学的小朋友用这种方式沟通效果会更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显像提问法】

大家可以想一下,最近一次你们和自己的孩子或者是亲戚朋友家的孩子相处时,他们因为各种情况发脾气,比如不想洗手、不想洗澡、和其他小朋友抢玩具、一直看电视等等……,你们是如何和孩子沟通的,沟通的还顺利吗?孩子最后听你的话去洗手,或者是很愉快地关了电视吗?想必大家都有一些对话失败,令人抓狂,最终出现孩子哭大人烦的糟糕局面,大家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这些失败的经历。


【伙伴分享】

学习者娜娜:双胞胎子女经常闹矛盾哭闹不止,作为妈妈有时就会很生气为什么一个老是打人,另一个特别爱哭,她以往的处理方式就是呵斥,同时把两人分开,但是两兄妹还是照样“有矛盾”。


 A1+

【反思加工指令,强调加工过去的例子】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想想再回到当时你们和孩子们进行的那场对话场景,你会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先试着理解他同情他,和正在发脾气的孩子们进行一场友善的对话呢?试着在小组内用四个步骤加工你的对话,进行分享!


【组内分享】

学习者娜娜:

双胞胎子女经常大闹大哭,有一次妹妹又被哥哥“欺负”后大哭,妈妈引导她。

理解他的感受:妞妞,妈妈现在看你真的很伤心,妈妈能理解你;

表达同情: 妈妈小时候也会和同学朋友出现你和哥哥这种情况,有时是我打别人,有时是别人打我,如果我被打疼了,我也会哭的很伤心;

表达想法:妞妞和哥哥都是妈妈的宝贝;

下一步建议:你看能不能告诉妈妈刚刚发生了什么,然后我们和哥哥一起商量一个方法,以后让哥哥少欺负你。你看这样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