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问题不知从何下手,手忙脚乱的一通努力得到的结果却难以让人满意。往往这个时候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因为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要想高效的解决问题,首先得准确的把握问题的根本。连续分析法便是一个科学而可行性高的方法,帮你准确的分析问题,界定问题。让解决问题的逻辑清晰,变得更有“套路”!
判断问题的存在,是指看你已有的 (现状) 与你想要的 (目标) 之间存在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来自某背景, 并在一系列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界定问题的方法称为连续分析法,是一种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技巧。界定问题的框架需要你回答以下3个问题:
1. 发生了什么事情。(背景:切入点/序幕+困扰/困惑)
2. 我们不喜欢他们什么?(非期望的结果)
3. 我们想要什么?(期望的结果)
我们要先解决问题,那么首先得知道问题在哪儿吧?那么如何来准确的把握问题在哪呢?靠经验?还是靠感觉?好似都不太靠谱吧…我们如何准确的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就是一个界定问题的过程。
问题的来源是什么呢?其实简单来说当你得到的结果和预期的结果有差异的时候,就产生了问题。当然,我们想要解决问题,那么就得首先就得清楚知道问题在哪?否则所有的行为就可能劳而无功,甚至南辕北辙。这就是界定问题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界定问题呢?以下的3个步骤去就是用提问的方式去帮助界定问题:
1. 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可以理解为背景和困惑。例如,我们想拥有更好的身材,而制定一个目标计划减肥10斤,但是实际执行3个月之后并没有达到减肥的效果,反而增重了2斤。
2. 我们不喜欢他们什么?增重了2斤,这就是一个非期望的结果,瘦身的计划失败。
3. 我们想要什么? 我们最开始制定计划的预期目标是什么,那就是增重10斤。
我们说界定问题的连续分析法,就是将非期望结果,通过如何做达成期望结果,这就是连续的。
【A1便签】
10月开始工作调整,面临更大的担子,越发的忙碌了。发现已经没有更多时间来阅读,思考和写作了,更别提我做其他事情了。因此我只能早起来挤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给自己定了一个每天早上6点20早起的目标。一个月后,中间各种原因导致早起的成功率不到60%。于是乎我在第二个月再次下决心要改变,实际第二个月得到的改善也有限,虎头蛇尾。反复的坚持失败,因此而沮丧,愧疚甚至泄气。以至于提不起对下个月的期待。
【A2便签】
结合A1中的案例。看完《金字塔原理》中如何界定问题的方法,分析失败原因时候发现,其实并不是我决心不够的原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第二次的失败其实应该归结为在失败之后并没有及时的界定清楚问题。因此,假如我在下一次设定的阅读或者跑步计划执行失败以后,我会如何做呢?
首先,先反思这个执行的的背景是什么?想要通过阅读在掌握沟通的技巧,然而实际情况是2个月以后,我依然没有读完一本书,在沟通技巧上也没有长进。
其次,我的非期望结果是什么?就是我阅读失败,沟通技巧没有长进的现实。
最后,我期望的结果是什么。是在2个月内完成3本专业书的阅读,并且应用到生活中,以实现沟通能力的提升。
因此,当你遇到困难(非期望和期望结果之间的冲突),时候一定首先明确问题是什么。界定问题的3个步骤来帮你,最后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