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做出好决定》 所属活动: 翰林内部升级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易得性偏差 学习目标: 易得性偏差

开场: 第一次以拆书家的身份站在这个舞台上,内心的确是有些忐忑。简单介绍下自己,胖鹏,三个标签,基层公务员、伪培训师、拆书家。我呢,来自河北廊坊的基层乡镇,对我来说每次来参加活动都不是很方便,但是这更说明我对拆书的热爱。因为每次活动都有新的收获,也希望新来的小伙伴和我有一样的体验,从此爱上拆书。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避免易得性偏差

 

拆页:《做出好决定》P73~75

 

易得性偏差让我们趋向于记住那些最容易从记忆中提取的事件——这些事件多是最近发生的、较为生动的事件。因此我们客观地回忆事件的能力大打扣折,并使我们的判断和概率估计受到影响。

 

一、在决策之前,不要过分依赖你的记忆来获取信息。对于一些重大的决定,多进行客观研究,收集更多数据以替代来自记忆的信息。(不依赖)

 

二、建议就是质疑你的信息。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有没有过分收到一些已经存在的、最近的或生动的信息的影响?(要质疑)

 

三、长期的应对措施就是拓展你的经历见识。你的阅历越丰富,你对风险和概率的感知也就可能越精确。(多拓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与拆书帮介绍(介绍拆书是什么)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拆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把具体知识关联到学习者经验上,规划今后如何应用。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个人学习用RIA便签法,R阅读原文片段,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内容,A分为A1描述相关经验更好的激活知识,A2今后如何应用;组织学习是一位拆书家带领一群人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在各地有自己的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的自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I讲解(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坐飞机总担心会坠机、坐高铁总担心会出轨,但坐汽车很少有担心出车祸的。事实上,车祸的概率要比飞机失事、火车出轨要大的多。这种错觉被称为易得性偏差感受。易得性偏差让我们趋向于记住那些最近发生的、较为生动的事件。因为这类事件在我们大脑最容易从记忆中提取。导致我们对过往事件不能客观回忆,影响了我们的判断,误把一些偶然性事件认为是经常性的。如何避免呢?

一、不依赖,获取信息的方式不能太依靠记忆,收集更多的信息,注意客观研究,不要让记忆影响你的判断。

二、要质疑,判断的时候,问问自己有没有受到最近发生的、生动的事件影响。

三、多拓展,阅历丰富了,自己内心强大了,分析问题的角度越客观,越能抵抗易得性记忆影响。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失败的过去经历案例)

先讲自己一个失败的案例,我在报考大学的时候,记得姐姐说过某大学学风差,生动的形容为大染缸,没有关注客观信息,对于是否受到记忆影响也没有质疑,由于阅历太低,对大学了解不深刻。只依靠记忆传闻放弃了那所大学。(没有运用拆页的方法)事实证明,那所大学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前途很好,最重要的是我喜欢的姑娘也在那座城市。然而这一切我都错过了,追悔莫及。

A2:(该知识的具体运用)

因此在未来生活中,我也有了新的想法,对我下一步的职业也有了新的规划。在基层工作了一段时间了,要不要跳槽这个决定一直困扰着我。这几年那些高官落马事件、公务员跳槽事件总让我记忆犹深,让我有了官不聊生的感觉。(记忆受到了最近发生的生动事件的影响)

对于跳槽的决定,我仔细的思考了下。首先不依赖记忆信息,客观的看待。中央给出的数据支持,大多公务员并没有辞职;其次要质疑近来记忆获得的信息,官员落马是最近发生的,而且媒体纷纷报道一些触目惊心的大事,事实上很多公务员是没有被处分的;最后多拓展,是不是我们这代公务员这么辛苦,我现在正在阅读一些历史类书籍和父辈交流,发现每一代公务员都有他那个时期的政府紧急工作,也正是那种工作才改变了时代面貌。最后确信公务员这份岗位并没有变得那么差,改变了自己的跳槽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