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雨田。三个标签是爱读书,爱旅游,爱运动。
就像大多数人一样,你可能也不喜欢别人对你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如果你用一种武断的、自以为是的方式去诠释,那么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也会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perception checking)技巧为你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诠释方式。
知觉检核的要素
完整的知觉检核包含三个部分:
1 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2 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3 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做澄清
对于先前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像这样:
“当你用力跺脚走出房间并大力关上房门时,”(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否在生我的气,”(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
“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 (请求澄清)
“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
“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心神比较平静。” (第二种诠释)
“到底是因为什么?”(请求澄清)
FAB法介绍图书
F 特征
畅销40年,再版15次的美国权威沟通教材。本书分为“看人入里”“看人入外”“看人之间”三部分。
A 优势
这本书可能性非常强。既有理论,又增加很多热门美剧、电影和真人秀的分析,让你可以轻松印证作者在每一章总结的沟通准则,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B 利益
《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工作、生活、亲密关系中的各种沟通问题。例如:在工作生活中如何应对批评?如何在网络中有礼有节的进行交往? 如何工作上改善沟通走向成功?如何在亲密关系中,既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又不会引起冲突?
学习目标
今天现场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用知觉检核技巧来确认信息,不再直接说“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进而避免误解。
“检核”就是检查、核实的意思。这个检查核实的步骤怎么做呢?文中给出了三步曲。
举个例子:开会时候有人看手机,我说希望开会的时候不要玩手机。结果同事很不开心的说:我在记笔记。
学习了这个方法之后,我下次可以按照三个步骤来练习一下:
1 行为:刚才开会的时候我看到你在用手机打字
2. 给出第一种解释:我不确定你是在和客户聊天
3. 给出第二种解释:还是在用手机记笔记
4. 要求给出澄清: 你能告诉我实情嘛,因为你是我们007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希望你完整清晰的理解我们的计划和分工。
可能的异议
大家可能说,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一紧张或者忘了,没办法按照这个步骤来。
预防性讲解
确实如此。每一种沟通技巧都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我们可以根据何时、何地对谁沟通来决定具体方法。
大家可以看到文中用了“完整的”三个字。有时知觉检核不需要囊括前面所有的部分也能奏效。
“你确定开车带我一段路吗?如果真的不麻烦的话,我需要有人载我,但我不希望你特别为我绕路” 这里不需要描述行为
有时候甚至简单地问“怎么啦”也能奏效。
分步催化1
请想象一下,你在未来的一周可能遇到的沟通困难的情况,把它写在便签上。比如:
你向老板提了一个建议,虽然他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但是他说会立刻核实这个问题。现在三个星期过去了,什么都没有改变。
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以前每周都会打电话给你,最近两个月没有联系了。而你们最后一次交流,是对去哪里度假产生了争执……
情景是什么? 将要发生什么?
雨点小分享:确认小伙伴好久没来拆书的原因是什么?
大宝分享: 工作中跨部门沟通的时候,确认另一个部门没有下发实施计划的原因是什么?
请大家想象一下,今天拆页中的知觉检核三步骤,你会怎样运用到你遇到的情境中,请大家写下来分享一下。
分步催化2
雨点小分享:
看到某个拆书家两个月没有来拆书帮活动了,我会按照这个方法来问他
1 我看到你两个月都没有来和我们玩了 (描述注意到的行为)
2 最近工作很忙吗?(第一种诠释)
3. 还是有其他事情呢?(第二种诠释)
4. 你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和我说 (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做澄清)
觉得大部分情况下他都会和我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宝分享:
跨部门协作执行
1 我看到方案的实施计划一直都没有下发 (描述注意到的行为)
2 是这个计划的细节没有确定下来呢? (第一种诠释)
3 还是说我们这个方案需要再次做调整? (第二种诠释)
4 是哪里遇到问题了吗?有没有什么我们能协助的地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