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 所属活动: 11月29日武汉珞珈分舵街道口场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学会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 学习目标: 能够在自己的需求被他人影响时,用“我——信息”表达自己的需求

开场: 大家好,我是Coco,是一名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也是一名华德福幼儿园教师。 【图书介绍】 【F】:今天我要拆的片段节选自《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将亲子关系间的状态分为四种情况,以及在这四种情况下如何进行高效的亲子沟通。 【A】:这本书被译成33种语言并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传播,作者托马斯戈登博士因为P.E.T.这门课程连续三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B】P.E.T.虽然讲的是亲子沟通,但它介绍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亲子关系,还可用于夫妻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所有的人际关系。我自己就是在学习了P.E.T.之后拥有了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今天的片段告诉我们,在自己的需求被他人影响并产生不太愉悦的感受时,如何在不伤害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极大可能的让对方改变行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信息”的构成要素

如果父母传递出包含以下三部分的“我-信息”,孩子就会更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不被接纳的行为:(1)对不可接纳行为的一个描述;(2)父母的感受;(3)这个行为对付米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即:行为+感受+影响

3.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用“我-信息”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R】请大家用半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请向我示意。

【I】在生活中,我们的需求总是不可避免的被他人影响到,并由此产生不太舒服的感受。

【不那么做的坏处】(一般做法1)有时,我们会采取隐忍的处理方式,(后果)但这样做不是把我们自己憋出内伤,就是情绪累积最终火山爆发把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向恶化的深渊拉近了一步。

(一般做法2)有时,我们将内心的不悦表达出来,但常常使用命令、威胁、责备等语句甚至河东狮吼,(后果)激起对方内心的不悦从而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者心生怨恨。

【反面案例】假设,你用完了拖把没有涮干净,你的爱人或其他家人用的时候却发现它是脏的,非常生气,对你说:现在马上把它给我涮干净!/如果你下次再用完了不涮干净,拖地的事就归你了,休想让我再拖一次!/你怎么总是用完了不涮干净?等等。听到这些,你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吗?我想你十有八九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同时还会在心里嘀咕:不就是没涮拖把么,至于么?

 

如何表达才能不伤害彼此的关系还能极大可能地让对方改变行为呢?这就是拆页中显示的:行为+感受+影响。

行为,即指对不可接纳行为的描述;

感受,指面对该不可接纳行为,我的感受;

影响,指这个行为对我的具体而明确的影响。

【正面案例】如果刚才的例子,用拆页中的方法说:当我准备拖地却发现拖把是脏的(对不可接纳行为的描述),我很烦躁(我的感受),因为我不得不先把拖把涮干净,而涮干净得倒四五次脏水而我一提重物腰就不舒服(对我实际且具体的影响)。听到这样的话,我想你下次用完拖把肯定想着减轻家人腰部的负担,所以涮得干干净净。

【适用边界】不过,这个表达方式并非所有情境都适用,如果对方的行为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同时,他也有很大的情绪,此时就不适合用这个方式表达自己,这种情况如何表达今天就不再赘述,以后再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现在大家分成两个小组,钟老师右手边到雅恕为一组,雅恕右手边到钟老师为一组。

【A1】请大家想一下你最近经历的因为他人的行为而产生不舒服的感受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这种不舒服的感受可能是:懊恼、焦虑、愤怒、紧张、被攻击、被侵犯、着急、害怕、担心,等等。请在小组内分享。

我看大家都讨论完了,现在请小伙伴分享一下。

小伙伴燕红分享:上周老公鞋子乱扔,我就很容易上火,我说:“你看你,老把鞋子乱扔,烦死了老要我来搞”。结果是老公说:“不就是鞋子嘛!”他根本不觉得是事。

小伙伴继超分享:前两天,同事打断我说话,告诉我应该怎样不该怎样,我就很愤怒,但是我什么也没说,结果是我也听不进去他说的话,一直在想他哪里做得不对。

【A1+】如果回到刚才的情景,你用刚才学的方法你会怎样表达?请在小组内分享,稍后我会每组邀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我看大家都讨论得都很激烈,有很多话想说,现在请小伙伴们分享一下,还是从刚才分享过的小伙伴先开始。

小伙伴燕红分享:我会说:“当我看到鞋子不在鞋架上的时候,我感到有点生气,这样会让我不方便走路,而且还不得不花时间把鞋子摆到鞋架上。”

小伙伴继超分享:“刚才我在表达我的想法时,你打断我,我感到很生气,因为我没有办法继续表达自己也没有办法听进你说的话。”

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通过大家的练习和分享,我相信大家已经学会了用“我信息”表达自己,今天的拆页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