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carol,来自医药行业,目前从事的是HR的工作,2015年6月加入拆书帮上海喜乐分舵,因为加入比较早所以江湖人称大师姐,其实大师姐只是个传说,哈哈,今天我要完成二级拆书家TF2-1的项目。
我们该如何运用精细化思考来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呢?一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维度分析法: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分别就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这种方法非常适用。可能有人会说了,我做决定的时候也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为什么要用维度分析法呢?维度分析法是一种可执行的过程,它的优点是把人们隐性的思维给外显化了,虽然确实有少部分人本身思维就比较缜密,但要是掌握了好的方法,便如虎添翼,两者并不矛盾。
就拿挑选工作为例,假设你拿到了A、B、C、D四个工作机会,粗略想想,每个机会都有其优缺点,一时难以选择该怎么办?
第一步,重新定义问题。从源头开始梳理,去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工作,以及你想通过工作得到什么?
第二步,因素穷举。基于重新定义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这些特征应力求全面,同时又与问题相关。
第三步,因素赋权。在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按其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
第四步,综合评定。可以列出一个表格,依次对每个选项的各个因素进行打分,计算出各选项的加权得分总和,然后取得分最高者。
打招呼+FAB图书
【F】
今天我要拆解的书籍是《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去年很火的一本书,什么是精进呢?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这便是精进。作者是知乎大V采铜先生,从时间、选择、思维、学习等七个层面设计出一条精进的路径,让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A】
与同类的励志类图书比较,这本很实在很落地,作者把艰深晦涩的学术理论,转化成兴味盎然的生活常识。
【B】
如果我们想在职场中脱颖而出,成为现代的斜杠青年,我们都很努力但是只要努力可能还不够我们需要更有策略更聪明地从这几个层面努力,相信这本书可以给带来启发和帮助。
【学习目标】
各位小伙伴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在面对众多选择时,学会运用精细化思考的四个步骤作出最佳的选择。
发放拆页+【R】阅读原书拆页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why】
作者为什么会提出用精细化思考的方法做选择呢?大家可以想一想,作为信息时代的我们大部分的问题是面临太多选择而不是选择太少,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个是最佳的选项,这常常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困惑。那么作者这里提到的精细化思考理念,他运用了一个叫维度分析法的工具。什么是维度分析法呢?就是指把隐性的思维给外显化了,将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也就是因素),然后分别就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帮助你找到那个最佳选项。
【How】
作者给了我们几个行动建议步骤:
第一步,重新定义问题。从源头开始梳理,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或者说你做这件事情的初心是什么?书中提到的例子是工作,假设你拿到了A、B、C、D四个工作机会,粗略想想,每个会都有其优缺点,你如何才能知道这个机会对你是最合适的,您想通过工作得到什么?(为什么)
第二步,因素穷举。基于重新定义问题,你想明白为什么了,再找出这件事情需要考虑的所有可能的因素,这些因素应力求全面,同时又与问题相关。(有什么)
第三步,因素赋权。在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按其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用1-5分去打分。(打分)
第四步,综合评定。可以列出一个表格,依次对每个选项的各个因素进行打分,计算出各选项的加权得分总和,然后取得分最高者即是你要做的最佳选择(排序)
【不这么做的坏处】
大部分人在面对选择时的一般做法是凭主观判断,不会进行全面客观多维度的分析和思考,这样做的坏处是容易疏忽一些重要因素导致选择错误。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两年前我在选择目前这份工作的时候也有几个选择,但当时的我对A公司只是凭着两个主观判断,其一,我的收入有所提高,其二,我和这家公司的一位领导相熟,这样的关系以后对我的工作会有帮助,所以就选择离开了原来的公司,但入职之后才发现遇到很tough的上司,还有公司后来被收购了。
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的状况我会运用今天拆页中的这四个步骤进行精细化思考,第一步,重新定义问题。想一想我为什么要换工作,我想通过新的工作得到什么?第二步,因素穷举。基于想明白了为什么换工作这个问题,找出各家公司具备的所有工作特征的因素,第三步,因素赋权。在罗列的工作特征因素中进行筛选,按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比如薪水是3分,公司前景是5分等等。第四步,综合评定。列出一个表格,依次对每个选项的各个因素进行打分,计算出各选项的加权得分总和,然后取得分最高者,就是我应该选择的公司,也许用这种方法现在也不至于后悔了。
【限制条件】
那是不是我们无论做什么选择都需要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估判断呢?不是的,只有那些特别重大并且需要我们通过客观分析来作判断的事情才适用。举个例子,我们的雨田小伙伴长得特别帅,现在面临一个特别困难的决定,同时有两个女生在追他,他不知道是A女生适合他呢还是B女生适合他?你们觉得可以用这种分析法去作选择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面对情感或主观性很强的选择时不能用这种方法,情感是特别个人化的决定又是非常复杂的,我们没有办法把所有的因素穷举出来。所以这是这种方法的限制条件。
【A1】显像提问:
我想问问小伙伴们最近一个月有没有比较纠结的选择,比如:想换一个手机,是换苹果呢还是国产的呢还是什么OPPO啦?我希望可以用得长久一些性能也好一些。再比如说换工作,面前摆了五六个机会不知道怎么选择?再比如说得大一点我要考虑结婚买房子了,房子有很多地段应该买在哪里呢?大家可以用3分钟时间讨论下,这边三个一组,那边三人一组。
晓风:同事孩子小学毕业面临择校的问题,按孩子正常的成绩上普通的公立学校呢还是多花点钱报辅导班上一个好点的私立学校?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会面临很多选项。
开心:我是昨天的活动纠结,有三个活动不知道如何选择,一个是家庭的,还有两个是个人的。先是跟家里人商量能不能时间排后,结果同意了,然后自己从紧迫度、对个人资源的链接度等列出了几个方面的因素从两个里面选出了一个最合适自己的。
【A1+】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确实当我们面临太多选择的时候会纠结会焦虑,怕选择错误怕自己作了不合适的决定,我想大家都会有很正常。结合我们今天拆页分享的运用精细化思考中的维度分析法,如果我们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怎样运用刚才学的方法能够做得更好呢?请大家讨论2分钟再分享。
晓风:第一步重新定义问题,其实择校这个问题是在说初中在孩子教育中有多么重要?是一个怎样的位置?第二步因素穷举,根据学校的师资、升学率、学费等这些方面进行罗列,第三步对这些方面进行赋值,比如:师资给5分,升学率给3分,最后根据这些分值列一个表格算出最后各个学校的得分,取分数最高的那个学校即是最佳的选项。
结束语:谢谢大家积极的讨论和分享,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精细化思考的方法作出最佳的选择,我的拆解到此就结束了,希望大家以后遇到选择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决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