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学习》 所属活动: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期待与“玻璃心”的你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何减少习惯性防卫的不利影响》 学习目标: 学习者建立绿灯思维,区分我和我的观点

开场: 亲爱的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Lucky,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书籍是《好好学习》F:《好好学习》书作者成甲,是一本关于“怎么学习”“如何管理学习的知识”的书 A:本书豆瓣评分为8分以上,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引入“临界知识”的概念,即问题背后的普遍规律;它围绕“临界知识”的why、what、how来展开,逻辑架构清晰,是一本在个人成长方面比较系统的书;对于学习者而言,很耐读!
B:《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说过一句话,大意如此:
“读书可能是改变你命运的最好的机会,但你有没有想过,读书也很有可能是你对生命、对时间的极大浪费?”

关键不在于“读书”这种行为本身,而在于你是否通过“读书”影响了认知,改变了思维方式,进而不断改善了自己的决策和行动。
在这本书里,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读书,或者说学习,不要计较速度或数量,而应该在意思考的深度。

B2: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学习的底层心态—绿灯思维,大多数人在遇到不同观点时,总是采用红灯思维,于是拒绝了靠近深度认知的可能,也让自己的个人成长受到阻碍;想要获得更大的个人成长,需要建立绿灯思维,摆正心态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2-3拆页.jpg2-3拆页2.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在本次RIA现场学习之后,学习者了解什么是习惯性防卫,其产生原因,在遇到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情景中,运用两步法,减少习惯性防卫的不利影响

what:什么是习惯性防卫呢?当我们收到与自己不一致观点时,习惯性作出防卫措施,比如:否认,生气,不搭理对方等等。

why:产生习惯性防卫的原因是:

1,红灯思维—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第一反应总是找理由反驳

2,把别人的观点当成是对自己的不认可。

在这样的思维下,我们听不进去建议,工作中,当领导的逐渐形成“一言堂”风气;生活中,越来越缺乏朋友,缺乏成长,大多数情况我们都无法接受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

HOW:那如何减少习惯性防卫的不利影响呢?根据原文可以得出以下步骤:

1:明确对方的观点是什么;可以重述对方观点,跟对方确认,避免理解上有偏差

2:分辨对方观点的类型;是攻击我的为人还是只是对我的某个行为或观点不认同;如果是与我的观点不一致,并没有否定“你”本人,那请你立马调整好心态

3,假设对方观点对自己有用,对自己的成长有价值,即绿灯思维

举个例子来说:

上周,我高高兴兴将拆书实录交到总舵,内心想,这2-3一下就过了,太开心了,可以准备2-4了吧!我连夜把拆书家手册2-4的技能点看了一遍,也已经想好要拆的书了,后面几天参加线下活动大家都问我拆到哪了,我兴高采烈地回答:马上拆2-4了。没想到的是,实录提交7天后,收到教育长老的微信,说2-3总舵不通过,需要重拆,我第一反应就是:什么,总舵是不是弄错了,明明就是有按拆书手册来的,标准怎么总是变,写的反馈什么鬼,句句那么抽象,就不能具体点吗?。。。总之发了一大段的文字给教育长老John,John看我反应这么大,又继续找评审去了解了。来来回回确认了好几遍,也因为我反应太大,John好尴尬。

后来,我反思了下整个聊天过程,最开始把评审的观点当成是对我的否定,对整个拆书过程的否定,所以才会如此大的反应,也相当于是触发了习惯性反应。

以后也可能会遇到类似的对于拆书技能点的不同观点,可以尝试

1,明确对方的观点是:我的拆书实录上技能点没有达到要求。

2,分辨这是对我的评价还是对我某种行为的评价,哦!原来这是对我拆书技能点的评审意见,我还是很可爱的嘛

3,建立绿灯思维—评审的观点是对拆书家的高要求,要求拆书家深入了解技能点,对个人提升是有帮助的

在这样的思维下会让自己以学习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儿,关注自己的成长,做到不惑于观点,不困于不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运用今天的方法,我们现场来演练一番。情景如下:最近有一档节目叫《演员的诞生》A和B是同事,某天午餐时间,B正津津有味的看着这节目,A来了一句,咦,这节目网上被骂得好惨,各种爆出黑幕,这节目你也看;

好,接下来3人一组,一位导演,一位饰演A,一位饰演B,讨论2种对话,一种是B采用红灯思维的回应,一种是B采用绿灯思维的回应,导演的任务是引导小组的角色扮演,并且能够运用今天的三步法,将绿灯思维的对话完整演绎出来;同时,对话结束之后和AB一起复盘对话中双方的心理活动。共4分钟的时间

之后请一组的小伙伴分别扮演两种情景;导演引导A和B复盘总结(5分钟的时间)

好,请1个小组现场演示,接下来,舞台交给你们。

学习者现场案例记录:

男1—饰演B

男2—饰演A

女1—饰演导演

红灯思维:

导演喊Action,开始红灯思维

A:哥,别看了,跟哥看蜡笔小新吧!

B:滚!关你屁事!

绿灯思维:

导演喊Action,开始绿灯思维

A:哥,别看了,跟哥看蜡笔小新吧!

B:你为什么觉得节目不好看呢?

A:没意思!

B:为啥?

A:黑幕啊!

B:能具体讲讲吗?网络上的观点也不全是真的,也有是炒作的!

A: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后来还有黑幕的视频,我翻给你看,而且有篇评论专门说到节目的黑幕,我发你看看!

B:哟吼,不错啊,小伙子,我看看先,咱一起交流交流!

导演复盘:

导演:请问小B,你在红灯思维下,听到小A的意见,你的心态是怎样的?

B:我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行为表达观点时,第一反应是“你谁啊!”感觉他话里行间透漏着对我的鄙视!

导演:那在你采取绿灯思维后,你有什么样的心态转变吗?

B:在绿灯思维下,我在听到A对我看节目的意见之后,最先是确认对方的观点是什么:你觉得节目不好看?为什么呢?

之后,分辨下他观点的类型:哦!你是觉得节目不好看,而不是觉得我品味低或怎样

最后,假设他的观点对我有用:你说有黑幕,能具体讲讲吗?我们可以交流交流

导演:那最后对你的成长有什么不同吗?

B:红灯思维限定了我的想象力,思考力

绿灯思维为观点交流和眼界打开了一扇窗。

好,这一组的演练和复盘非常棒,相信每位小伙伴在刚刚的演练中都有自己的收获,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地学习使用绿灯思维,对于相要快速成长的你来说至关重要!谢谢大家今天的参与,这就是我本次的拆书分享,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