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重塑心灵》 所属活动: 拆书帮宁波虚度分舵筹公众活动第42期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ta有小情绪了,肿么办? 学习目标: 学员能够判断自己以往处理他人情绪的方式属于哪种无效方式。

开场: 开场: F:今天和大家一起拆解的片段来自《重塑心灵》这本书,它有一个副标题——每个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所以呢,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如何培养出健康的心理,从而使一个人能有健全的性格、积极正面的心态和成功快乐的人生。 A:这本书还被作为心理治疗相关课程的指定教材,作者李中莹还被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等学校邀请去讲课。 B:如果你想做情绪的主人、想化解内心冲突、想提高自我价值、想改善人际关系、,这本书都能帮到你。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 学员能够判断自己以往处理他人情绪的方式属于哪种无效方式。

处理他人情绪通常会有四种没有效果的类型: 

1.交换型——给予一些对方在乎的价值去驱使对方的情绪暂时消失,例如给小孩子糖果要他停止哭泣,带对方去唱歌饮酒以驱走情绪。这些都是暂时性的,因为没有对引起情绪的事情做任何事,只要那些价值消失,同样的情绪会再次出现。

2.惩罚型——把情绪看作恶毒的东西,是不应该出现的,对方应因此而受罚,就像威吓孩子说再哭便会打他。若对方是成年人,惩罚包括拒绝沟通、不闻不问、冷言冷语、斥责等。这样孤立了对方,并不能舒缓他的情绪,而只会使他产生更多的情绪。

3.冷漠型——认为成年人应该有能力使自己不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或者不应把情绪显露出来,同时又认为情绪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处理。所以,这种类型的行为模式是完全漠视对方的情绪,对对方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者示意对方应自己处理好情绪。

4.说教型——顾名思义,这种类型是说大量的道理,而不顾对方的感受,这很容易使对方陷入更大的情绪困扰中。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情绪,有些是自己的情绪,有些是别人的,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当我们周围的家人、朋友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你通常是怎样应对的?

这个片段给我们归纳了四种我们平常最常用的应对方式,但他们通常是没有效果的。

Why

如果这是我们平常运用的方式,那么我们很多时候就是做了无用功甚至是火上浇油,我们需要好好想一想,自己平时是不是有用这些方式去处理他人的情绪?

 How

书中提到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它进一步归纳成两种,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识别自己是不是使用了这些方式,并避免他们:

1. 忽视这种情绪

可以是完全无视这种情绪,也就是片段里的第三种:冷漠型,对对方的情绪视而不见,或是认为对方可以自己处理;比如有时候可能有人因为情绪问题影响了工作,有些不近人情的领导可能会怎么说?“知道你最近发生了一点事,你自己调整一下”。大家会不会有这种情况?

忽视情绪还可以是通过给对方ta想要的,让对方暂时忘了情绪,也就是这个片段里的第一种:交换型。为什么说这也是忽视情绪呢?因为这种方式没有改变任何与情绪有关的事情……比如说你有时候会不会带对方去吃大餐看电影,给对方讲笑话、扯些别的话题,让对方不去想那些糟心事(更贴近实际的例子),这的确是可以让他们暂时变得放松,注意这里是暂时,在那之后呢?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吃完大餐看完电影听完笑话,她一个人的时候,负面情绪就又来了。

2.第二种,把负面情绪看作是“洪水猛兽”,是不好的东西

片段里的惩罚型处理方式就是把负面情绪看做猛兽,想要攻击它——很多时候做父母的都会因为小孩子哭闹而心烦不已,然后就开始威胁:“你再哭!再哭就打你了!”这就是典型的惩罚型

 

片段里的说教型呢,就是把负面情绪看做洪水,想要抵制,讲大道理企图压制对方的情绪——比如说,我有一次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和我妈妈诉苦,我妈妈就强调:这种事情也是正常的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别难过也别生气了,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而其实我当时只是想听妈妈说一句:你受委屈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好了,以上就是片段中提到的无效的处理情绪的方式,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追问确认)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提问设计: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上一次察觉到你的父母、你的对象、你的子女、你的朋友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可能是伤心委屈、愤怒、焦虑等等,你是怎样处理的?无视它?试图转移对方注意力?亦或是攻击它、抵御它?给大家五六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案例记录

学员:朋友加班到深夜一点,我问他“你们全公司都加班吗?”,这个问题其实有点不好,我已经是在责备(惩罚)他了)。然后他回答说“没,就两个人在加班。”我就说“那你们平时工作要细心一点”之类的,这个就是在说教他了。其实他是在向我寻求安慰,我可能给他的安慰不足就直接开始教育他,我需要反思。)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之后,学员能通过接受-分享-肯定和策划四个步骤中的几步正确处理他人情绪。


片段:

正确处理他人情绪的方法共有四个步骤:接受、分享、肯定和策划。

1.接受——接受是注意到受导者有情绪、接受有这份情绪的他并如实告诉他。

例如:“你看来有点情绪,愿意与我谈谈吗?”或者:“我看到你有点怒气,什么事使你生气呀?”   接受绝对不是批判(“你怎么可以又发怒啊!”),不是否定(“你不应该在这里发怒的!”),不是表示不耐烦(“唉,你又发脾气啦!”),也不是忽视(好像完全没有事般平常闲谈)。

接受就是“你这个样子我是接受的,我愿跟你沟通”的意思。

2.分享——永远先分享情绪感受,后分享事情的内容。就算受导者反复或坚持先说事情内容,你也需要巧妙地把话题先带到情绪感受的分享。情绪感受未曾处理,谈事情细节不会有效果,往往只会使对方的情绪更大。

如果受导者总是想说出事情的内容、始末、谁人对错等,可以用语言把他带回到正确的方向(即先处理情绪),例如:“原来是这些使你这样不开心。来,先告诉我你现在内心的感觉怎样。”或者:“哦,怪不得你这样反应啦!现在你心里觉得怎样?”  

3.肯定——应该对不适当的行为设立规范,就是说,勾画出一个明确的框架,里面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部分,并就这些可以接受的部分给受导者以肯定。框架外面则是不能接受或者没有效果的东西,应当明确指出并质疑。

给予肯定之后,会更容易引导受导者注意到和愿意针对不能接受或者没有效果的东西而有所改变。

 例:“你对小张拿走你的游戏机的行为很生气,我明白你的那份感受。但你打他就不对了。你想,现在他也想打你。这样,你俩便不能做朋友了,对吗?”

给予肯定使受导者保留了他们的尊严和自信,他们会更愿意听从你的引导。重要的是让受导者明白他的情绪感觉不是问题之所在,而不良的言行才是问题的关键。所有的感觉及所有的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能被接受,或者会有效果。  

4.策划——有负面情绪的人现在会想:“我有这样的情绪原来不是错误,但是应该怎样去处理问题呢?”要帮助他解决问题就要询问他想得到些什么,然后与他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引导他去发展自己的想法,帮助他做出最好的选择,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刚刚的第一个片段,我们认识到我们平常处理他人情绪的方式多数是无效的,这个片段就告诉了我们怎样才是有效的处理他人情绪的方式.

Why:

如果对方是你亲近的人,你一定不希望ta被负面情绪所困扰。而如果你不懂得正确的处理情绪的方式,你就很难帮助到ta,只能看着ta难过、愤怒、不安。(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

那么有效的处理他人情绪的方式到底是怎样的呢?

其实还是那句大家可能都知道的老话: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只不过这个片段给出了一些具体的行动步骤。

这边给大家做一个完整的示范

接着上一个片段讲的例子,我在我妈妈地方寻求安慰受挫之后,当时也没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从小委屈小难过变成了超委屈超难过,实在是自己憋得难受,就找了个小伙伴诉苦.

现在想请一位小伙伴来和我配合一下做一下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

 

How

----------------------------------

A: 我今天单位里碰到了点事情,觉得不太开心,找我妈寻求安慰,她结果给我讲了一大堆道理,好郁闷啊。

B: 你听起来语气有点激动,好像快哭了。

------------------------------------

 这里就是我们处理他人情绪的第一步:识别。在原片段中作者把识别和接受放在了一起,但我觉得识别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值得单拎出来说细化步骤)。因为有的时候我们没能好好的处理他人的情绪,不是因为我们不会处理,而是因为我们压根就没注意到对方有情绪。所以我们平时跟我们关心的人聊天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对方言语的内容,而是要关注对方的语音语调、神态、肢体动作等等方面,去察觉到对方的情绪。如果没有注意到对方的情绪,很可能在无意中往他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好,下面我们继续

----------------------------------

A: 哎,各种因素加起来真的好难过。

B: 你现在是不是就觉得,单位那事儿你付出了很多,但中间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就变成这个样子了,找妈妈诉苦妈妈又没有好好安慰你,所以心里很伤心啊。

A:嗯,真的本来就不舒服,跟我妈妈讲完了更难过

B:难过你就哭出来吧,哭出来会好一点(分享)

A:我也知道我妈是关心我,是为我好,可是我都很明白地跟她说了我说我现在就是心情不好她能不能就先顺着我的话说先照顾一下我的心情!可她还是……

B:嗯,在难过的时候得不到你想要的安慰,我知道这一定是一种很糟糕的感觉(接受),换谁都会觉得很难过(肯定),你难受就发泄一下吧,我陪着你。

 ----------------------------------

这里就运用了原文中2. 接受3. 分享和4、肯定三个步骤。

在第一个片段中提到的4种无效的方式,都是不接受这种情绪的表现。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在刚刚这段对话里,我的朋友就完全的接受我的情绪,肯定它存在的合理性,并希望我能抒发出来。抒发出来,这也是一种分享。分享并不一定是要把情绪用语言说出来,也可以是行动方面的表现。

当人们充分表达完情绪后,你会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说话速度、音调、音量及语气等都已经有舒缓的迹象。

如果上述情绪分享做得好,对方会表现得平静了一些,这时才引导对方说出事情的细节,效果会比较好。

  

在我充分的发泄了情绪之后,我朋友开始与我讨论事情——也就是原文中所说的5.策划

----------------------------------

B:那现在有没有办法改变呢?能不能试试……?不能的话我们就……

----------------------------------

这个时候我就已经能很淡定的讨论解决方案了。

 

有人可能会问,上面那个例子,好像并没有对不适当的行为设立规范。我觉得呢,如果硬要把几个步骤全部都做全,有时候会显得生硬且冗余,有的时候对方也并不想真的请你帮ta解决问题,ta只是需要发泄,需要安慰。

就像我在上某个课的时候听到过一句话,当时戳到了很多人,在这里想把这句话分享给大家: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你想说姐就听你说,你要不想说,姐就在这静静地陪你坐会。

怎么样,这里只是应用了识别和接受,是不是也很让人舒心?

(预防异议)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提问设计:

提问设计:好了,讲了那么多,大家有没有跃跃欲试?下面我们来玩一下角色扮演。请大家拿出标号为3的纸,上面有一个情景。大家两两组队演练一下,一个人扮演情绪不佳的好友,一个人扮演处理情绪的人。

情景:

情绪不佳的好友:小旦平时工作兢兢业业工作能力强,被老板提拔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部门当个小领导,却因为“空降”备受部门老员工的排挤。大家说他不懂业务、不专业、靠关系,还把一大堆活都压在了他身上,小明觉得很郁闷。

 

案例记录

A:小李你咋的了,看起来心情不好(识别)

B:卧槽约了个好友十二点半吃饭,结果现在都TM快两点了人还没来。

A: 怪不得你那么气呢(接受),那你咋办呢

B:继续等呗

A:那你现在啥想法呢(分享)

B: 气都气死了还能有啥想法。

A:哎呀碰到这种事情换谁都生气(肯定),其实你做的挺对的,早到是好习惯好美德,但我觉得拉黑别人就算了,万一别人真出了啥事呢……

B: 嗯,下回要是再让我见到他一定好好宰他一顿。

A:嗯嗯!让他请客,走我们现在吃饭去,饿死了饿死了。


A1+

提问设计:

刚刚的演练非常的精彩,感觉大家都get到了精髓,相信大家对如何处理情绪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么,如果现在的你再碰到你之前想的那个失败的处理他人情绪的场景,你会如何做?

案例记录:

sixgod:

之前碰到摔倒的哭泣不止的亲戚家小孩,认为他该自己站起来,于是不去管他(冷漠型)

以后再碰到摔倒的小孩,先抱他起来说“刚刚摔倒了是不是很疼,现在觉得很难过呀”,抚摸着他说“叔叔小时候摔倒了也很想哭的(肯定),以后呢咱摔倒了可以自己爬起来(策划)

反馈(摘要点评)

这是一个很好的改变的例子,先识别并接受了小朋友的难过的情绪,并且以自身经历肯定了摔倒了难受想哭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接着为小朋友以后摔倒了该怎样做提出了建议。这样的处理方式我一定会让小侄子特别喜欢和你说话玩耍,也愿意听你的话做一个坚强的小男子汉啦。


A2

提问设计:那么下面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设定行动计划。

请大家先设想一下,再接下来的一周里,你的亲人朋友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也许是工作不顺利、也许是感情不顺利,或是一些其他的负面情绪。那么你觉得,会是谁,因为什么,产生怎么样的情绪,他的这种情绪又会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小组讨论一下,可以用标号为4的那张纸上的模板回答。

参考模板:人物: 情绪及原因:情绪表现:

…………

当你刚刚设想的那个人物真的出现了那种情绪的时候,你准备如何应对?还是五分钟,小组讨论一下

案例记录

小丫:

人物:弟弟,

情绪及原因:焦虑、痛苦,因为马上要出国读研了,但媳妇儿怀孕了,出国前可能才能见上孩子一面

处理:1. 肯定弟弟内疚的情绪,这证明了他有责任感,而且要当爸爸了肯定会觉得焦虑(接受,肯定)

2.问弟弟想怎么解决,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家人都可以帮(策划)

 


强有力的结语:

非常感谢大家的分享。通过刚刚的现场演练和行动设计,相信大家已经初步get了运用识别-接受-分享-肯定-策划处理负面情绪的技巧,今后再碰到朋友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是不是不会手足无措了? 希望今天的练习能帮助大家在以后成为优秀的情绪处理者。今天我的带拆部分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