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张杏,用3个标签介绍我,第一:我是企业的一名培训管理者;第二:我的小名叫小瘦,希望我越来越瘦;第三:希望通过一年的打怪升级成为三级拆书家。
拆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拆书法就是便签法;组织学习的应用就是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组成的社群,全国各地有分舵。是一种公益性青年组组。使命就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知觉检核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
知觉检核的要素;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2、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3、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对于先前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像这样:“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大力地关上房门时,”(行为)“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第一种诠释)“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请求澄清)
“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或者你只是觉得比较平静。”(第二种诠释)“到底是因为什么?”(请求澄清)
“你说你很喜欢我所做的,”(行为) “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种诠释)“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相互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精确的知觉外,这个检核借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知觉检核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格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事实并不一定是真相,可能是我们对事情一厢情愿的解释。知觉检核是帮助我们正确了解别人的一个工具,让我们减少在沟通过程中产生的猜测,自我演绎以及判断。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前段时间老公正值调整工作时期,在家里休息。有一次上班之前我对老公说,今天把家里的脏衣服洗一下房间收拾一下,然后我急匆匆的上班去了。晚上回家的路上,我想,家里肯定收拾的干干净净了,衣服都已经晒好了,老公做了我最爱吃的冒菜,我们也来个浪漫晚餐。谁知道我一进门,发现老公在房间里睡觉,家里还和我出门之前一样,我想肯定是他在家打一天游戏,什么都没干。我一下子火起来了,把被子掀起来,两个人吵了起来,烛光晚餐就这样泡汤了。假如我当时就知道知觉检核这种方法,我会先控制一下我的情绪,问他:你是打一天游戏(第一种诠释)还是身体不舒服?(第二种诠释)最后问他到底怎么了?(请求澄清)后来他说身体不舒服,发烧了,才没有收拾家务。这样做的话我们也避免了一次争吵。
A1:前两天我哥抢春节火车票,让我帮忙加速。当时我就发给我几个朋友一起加速抢票,凑够30份就可以进入VIP抢票了。几个朋友当时都给我回复,并帮我抢票加速,只有一个朋友到现在也没有回复我,其实我们在这之前我们因为一件小事,有点矛盾。我在想她没有回复我消息,是不是生我气了,不想理我。(反思)她没有回复我消息这个行为让我直接认为是她生我气了,而没有请求澄清,导致2个人的关系紧张。
A2:这周日聚会,我们还会见面,到时候我会问她:你没有回复我消息,是因为上次的事生我气了吗?(第一种诠释)还是当时工作忙没看到,后来也忘记了?(第二种诠释)你可以告诉我当时为什么没有回复我消息吗?(请求澄清)相信这样问过之后,我们也可以恢复关系。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