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力管理》 所属活动: 相约玫琳凯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精力管理之情绪管理 学习目标: 学习者可以在遇到负面情绪时利用三步法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开场: 大家好,我是Dany。一个失踪了很久的拆书家;一个闲不住的疯丫头,一个刚入销售坑的痛苦小白
今天我会为大家拆解的书籍就是这本《精力管理》,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之前的过级过程中也一直在拆这本书。为什么我对这本书这么执着呢?【场景】是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想想看,是不是每个周一都不想上班?是不是每次小长假结束之后都有节后综合症?是不是经常在业务忘旺季或者项目紧急的时候,一边痛苦地加班,一边骂着老板变态?……【提问】这些情景我们一定不陌生,那我们一般是怎么解决的呢?
可能大多数小伙伴都和之前的我一样,想要改变,但是又不知从何开始,最后只能怪自己懒癌,拖延症等等。【影响】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会一直深陷于自己的舒适区不说,还会逐渐对自己丧失信心,哎,我就是这么一个懒人,哎,我就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解决】但这本书,精力管理,教我们从4个方面: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力来调节我们的精力。以适合自己的饮食和作息方式保持体能充沛,情感和思维精力让我们精神饱满,意志力精力驱使我们不断向前。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观点与现实

自我欺骗的另一种形式,便是认定自己的观点就是事实。实际上观点不过是一种解读,是 我们自主选择的看待事物的态度。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人们就会围绕片面的“事实”进行二度创作,最终将自己的版本当作事实。然而,看似真实的东西未必真实。虽然这种情况下的现实有可能是不可更改的,然而我们赋予它的意义却全由我们自己决定。

一场历经数周筹划的会议结束后,托比--一家电脑公司的销售员--感到非常振奋,因为一笔金额可观的交易似乎已经势在必行。第二天,他给这位客户发了一封跟进邮件,建议他们开始准备第二次面谈。几天后,他仍旧没有收到回复。于是托比决定打电话,给这位很有希望的客户留了一封语音信息,这次仍旧没有回复。这时,托比开始发挥自我创作,就像他每次感到灰心丧气时都会做得那样。“显然这个人完全没有兴趣,”他总结道,“我只是被自己蒙蔽了,以为第一次面谈多么成功。我肯定是做错了什么。最近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显然我的销售手法有问题。”托比又羞又愤,决定不再跟进这个客户。

两周后,与朋友盖尔共进晚餐时,他又提起了这件事。盖尔对这些事实却有着不同的解读。“在过去半年里你不是做成好几笔大单子吗?”她问道,“你自己也说这些都是大宗商品,本来就不会匆忙交易。如果上次会议结束时那个人看起来很热情,那他一定感兴趣,也许只是最近太忙了,这件事先往后放了放。不如你过一周再给他写封邮件,就当作跟进上次会议的结果”

虽然很不情愿,也心存怀疑,托比还是听从了盖尔的建议。这一次,发出邮件10分钟后他就收到了这位潜在客户的回复,邮件中这样写道:“我很抱歉,那次见面时忘了告诉你,我要外出度假两周。我仍然很有兴趣,不如我们再约时间聊聊接下来的流程”

打败托比的是他自己想象的故事,而并非事实本身。幸好他的朋友从更积极的角度切入此事,并成功扭转了托比的态度和精神性质。正如心理学家马丁·赛格利曼所说:“当我们的自我解读采用个人的、消极的和渲染的角度(都是我的错。。。结果总是这样。。。会影响我做一切事情),我们会放弃并失去动力。若能采取相反的角度,我们会受到鼓舞,获得精力”。在没有细节佐证的情况下,托比和盖尔的想法都不足以称为事实,但是显然,乐观的解读更容易给人行动的力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但是20分钟的拆书肯定讲不了这么多内容,今天带给大家的拆页是这本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一个片段

【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学习这个片段之后,在下次遇到自己有负面情绪时,可以刻意练习今天的情绪管理四步法,将负面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


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下拆页,看完的小伙伴可以眼神示意我一下。


OK,大家看的差不多了,可以先把注意力放到我这里来。没有看完的小伙伴也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对这个片段进行一个拆解

我刚看完这个片段的时候,脑子里就忽然冒出了之前很经典的那句话: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么?结合这个片段我改编了一下:你以为你亲眼所见的就一定是事实么?


【概念对比讲解】

微信图片_20180111164948.jpg

大家来看这幅图,真实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现实,但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很有空可能只是现实的一部分,我们称之为现实碎片,当我们只看到现实的碎片就产生想法的时候,这个想法就是我们的观点,所以大家明白了,现实碎片是真实存在且发生的事情,是可以通过不断收集求证得到更多碎片,还原事情原貌的,是客观存在的;但观点是我们在看到现实碎片之后形成的想法,是主观的,且不同的人看到的现实碎片不同或是想法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观点,是主观存在的

【举例子】比如之前,我们有一个同事离职,算是劝退被开除的,我看到的是这个伙伴被开除了,这就是现实碎片;因为这个碎片,我形成的观点就是我一直都觉得公司很任性,老板很不公平,因为我觉得那个同事很努力啊,当时也是公司千挑万选出来的,最后一句他不适合做销售,客户资源的开发以及客户的维护都做不到位就让人家离开了,很不公平。因为这事儿,我在一段时间内都对公司和老板很不满,甚至一度觉得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下一个被干掉的就该是我了。本身新做销售就不是很适应,加上这种不满情绪,根本就不想认真工作,整个人感觉很被动


但是当我接手了离开的这位同事的客户之后,也就是我收集了更多的现实碎片之后,我的观点发生了改变,因为我发现他的一些客户,有些联系人是错的,有些根本没有有效联系,或者他和客户收集的信息也是有误的。而且我和其他伙伴进行了交流,发现他的客户质量确实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那这个时候,我才了解到公司做出这个决定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家可以看到,在之后的过程中,我收集了更多的现实碎片,看到的现实的面积变大了,我的情绪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不这么做的坏处总结】所以通过我的这个例子也好,原文中的例子也好,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我们盲目的把自己的观点当做现实的时候,很容易陷入一种比较极端的负面情绪中,这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从而影响我们的情感精力,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或生活

【HOW的提炼】那我们如何做到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我归纳了四个步骤:1. 给自己一个“贤者时间”,当自己意识到自己马上要进入一种负面情绪的时候,让自己先冷静一下;2. 冷静下来做什么呢?给自己设定一个相反的结果,比如,我的栗子中,我觉得公司就是不任性,没良心的,那我就给自己设定一个相反的结果:公司是有合理的理由的,问题不仅出在公司,和同事个人的原因也很大;3. 根据反向结果倒推分析,那如果公司是有正当的理由的,同事是有问题才被劝退的,那原因应该是什么?会不会是真的因为客户质量?因为他不够努力?4. 收集更多的事实碎片来证实上一步的分析,比如,我可以找其他同事,找老板,甚至和这个同事聊天,了解一些更多的事实来证实

【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们在遇到一件对我们影响较大的事情的时候,可以用更加辩证,更加客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避免陷入极端的负面情绪或过度乐观的情绪中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讲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于观点和事实有了更好的理解和区分,也知道应该如何根据这四个步骤来避免陷入过度乐观或悲观的情绪,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应用一下:

请大家一起和我做一次编剧,编写一个未来的故事:在未来的2个月内,你可能会遇到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让你产生负面情绪?那个时候,你将如何应用今天的四步法来让自己恢复一个积极心态?请根据我左边给出的故事示例写出你自己的故事。要求包含故事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对话哦~


【示例:】

下次邀约客户见面被拒绝的时候,我可能会觉得客户不想见我,对我没兴趣,或是因为之前留下的印象不好而陷入自卑的情绪中。这个时候,我会利用这四个步骤:在被拒绝后,先冷静一下,然后假设客户是对我感兴趣的,只是现在不想见我而已。接着,我会根据这个结论去分析,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客户不愿意见我可能的原因:1. 最近比较忙;2. 暂时没有这方面需求,不想浪费大家时间;3. 客户刚来公司不久,不知道和我见面该聊什么…最后,根据这些分析,我可以和客户去做确认:1. 问他们最近是否在忙?忙什么?有没有比较关注的方面?2. 是不是完全不考虑这方面的项目?3. 和客户说顺路拜访认识一下,降低客户的见面成本,建立联系,了解客户是否也是刚到岗?…

通过这样四个步骤,我不会直接陷入自己的观点带给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自卑,而是更加辩证性的看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因此获得意外的惊喜



好了,大家写得差不多了,有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一下么?


【小伙伴分享案例】

场景:领导本身比较强势,在平时工作过程中经常会说出一些话或是做一些事情,让同事感觉不舒服,我也经常接到同事的一些抱怨,久而久之,我对领导也是有一定偏见的,所以每次领导给我布置工作任务的时候,就不是很情愿,心里会有抵触情绪

时间:下一次和领导沟通工作的时候

做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心里上提前暗示自己,抛开偏见,谈工作的时候,只对事,不对人;其次,我会假设领导其实是有他的过人之处才会这样的,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积极学习领导看待事情的思路和方法,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向他请教;最后在同事再和我抱怨领导这样那样不好的时候,就问问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做了什么,领导说了什么,领导为什么那么说呢?多去了解事实的真相


好的,谢谢Lucky的分享,那在Lucky的这个案例中,老板这个人的所有行为处事,以及他看待事情的思维方式等等这些大的方面都属于事实,但是Lucky和他的同事们看到的是老板说话比较刻薄这样的一个事实碎片,因此产生了对于老板的偏见,就是老板这个人很讨厌,独断专行。但是如果我们可以运用今天的四步法,就可以收集更多的事实碎片,也许在收集的过程中发现了老板身上很多的闪光点,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转化我们的负面情绪为积极心态


最后,我们来回顾总结下我们片段的内容:观点不等于事实,为了避免直接陷入观点产生的负面情绪中,我们可以通过这四个步骤:贤者时间冷静,反向结果设定,反向结果分析,收集事实做确认来辩证性地看问题。


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