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拆书家简单,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拆书活动。学完后,能够区分(行为)什么是描述性的技巧(界定);使用(行为)描述性的技巧的三个步骤,赞赏(行为)他人,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了方便讨论,
先分组,俩人一组。
(事件):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夸赞别人,也会受到别人的夸赞,例如:
你刚换下夹克和仔裤,穿上套装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碰到一个熟人,他打量一下你,说:“哟,你总是穿得这么光彩照人。”
(提问):你内心有什么感受呢?这时候有没有想过赞赏也是需要技巧呢?
(影响):如果我们只是用简单的赞赏,它不但不
能提升对方的价值感,而且让对方感觉你一副虚套,最终影响双方的人际关系。
(解决):今天的主题:赞赏方式 ,来自于 阿黛尔·
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共同著作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书中的“学会赞赏孩子”这部分内容不仅适用于亲子沟通中赞
赏孩子,同时也适用于形形色色的人际交往。
【A1】请大家自测
有人认为只要赞赏他人,就会让对方愉快;也有人认为赞赏他人是一门艺术,使用技巧才会使赞赏更有意义。你在人际交往中是如何做的,现在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测试,了解自己赞赏他人的行为是否能够帮助你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下这五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1代表很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
【I】解释自测题
测试题的目的,主要是给大家一个观察自己的过程。请大家把刚才的5项得分相加,然后每个人把自己的总分分享出来。
学习者1:20分;
学习者2:21分;
学习者3: 20分。
当然,量表测量只是了解自己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赞赏他人的状态。如果你的分数高于25分以上,祝贺你!你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懂得如何赞赏他人的人,并因此能够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15到25分之间表示你对他人的赞赏还有提升的空间,15分以下的小伙伴可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提升这方面的能力。那今天,我们在坐的伙伴们都处在15分到25分之间,通过今天的活动可以继续提升自己赞赏他人的能力。
【R】阅读原文片段
我必须承认,开始的时候,我对这种赞赏方式表示怀疑。即使已经见过一次效,我还是对它有些想法,为什么不用“太好了!……你真棒!……太了不起了!”这种最自然的赞赏方式,而非要用另外的方法来描述我们内心的惊喜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努力去尝试。起先我很严格地去做,结果不久之后,我注意到孩子真的开始赞赏他们自己。
例如:
我:(没有说:“吉利,你真了不起!”)你算出来打折的玉米罐头是一美元三个,比不打折的一捆玉米罐头实际上要贵很多。我真高兴。
吉利:(咧嘴一笑)我很聪明啊!
我:(没有说“安迪,你真棒!”)你把韦克尼太太这么复杂的电话留言都记下来了,写得也很清楚。我明白为什么明天的会议顺延了,我需要找谁,该告诉他们什么。
安迪:是啊,我是个很靠得住的孩子。
毫无疑问,孩子们越来越了解和认可他们的能力了,这给了我继续努力的动力。而且这的确是需要努力。真正看到孩子好的行为,去体验并且详细描述出来,总是比只说―句“你真棒!”要困难得多。
在下面的练习中,你将有机会使用到“描述”的技巧。读到每种情形时,花些时间想―想,在脑子里准确描绘―下你的孩子做的事情。然后详细地描述出你所看到的和感觉到的。(p185)
互动:通过阅读原文片段,我们了解赞赏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简单,赞赏是有技巧的,那文中赞赏的技巧是什么呢?请找出关键词。
学习者1:具体、描述 。是的我们找到了关键词就是“描述”。
从两个案例的中也体现了描述的赞赏,这样的赞赏让孩子们有怎样的反应?学习者2:自信 是的,让孩子们了解和认可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信。
强化讲解概念的I描述性的赞赏让我们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那到底什么是描述性的赞赏呢?就是把你看到对方好的行为、你的感受,详细描述出来,让对方了解和认可自己的能力。例如:同事小A拿到了驾照,你说:亲,你真牛。这是描述性的赞赏吗?不是,没有详细的描述,只是对同事拿到驾照这件事给予了评价。
再例如:老公做了丰盛的晚餐,你开心的说:呦!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终于能给我们做了一顿饭,难得啊!这也不是描述性的赞赏,因为你的表述没有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称赞和认可,反而有一些不满,对建立良好的关系没有任何意义。那怎样做才是描述性的赞赏?
具体行动步骤我从原文片段中提炼出描述性的赞赏的三个步骤,结合我在第二期联合训练营中和学员的交流时的案例来看:学员的便签作业完成的不错。我说:你真棒,你太厉害了,你将会成为训练营里的优秀学员。学习了今天的片段,今后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可以用这三步骤来赞赏对方
第一步,描述你所看见的。把你看到对方做的好的行为,详细描述。
例如:我可以对学员说:“你坚持每天在百忙中抽出半个小时,练习便签,按时完成作业”
第二步,描述你的感受。当你用心体验对方的行为后,详细地描述出你的感受。
接着说:“在你的坚持中,我感受到你的认真和努力”。
第三步:把对方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你为了能够成为拆书家,每天坚持练习,这就叫做‘有目标,有计划’有了这段时间的努力,我想你一定会很快成为一名拆书家的。”
适用边界:原文片段主要是适用于赞赏孩子,用描述代替评论,让孩子在赞赏中体验快乐、健康成长。其实在成年人的社会交往中也可以使用这三个步骤,鼓励对方、帮助对方增强信心。当然,这三步骤不一定要严格的按步骤进行,第一步和第二步一定要结合起来,第三步可以结合前两步,也可以独立使用。
预防异议:有的小伙伴会说:不加描述的技巧,也能体现赞赏,能让对方开心一阵子啊?为什么非要使用描述的技巧呢?因为这样做,更能体现你的赞赏是有理有据,不仅让对方听到后内心喜悦,还能让对方感受到正面的、真实的自我形象,并认可自己,增加自信。当我们赞赏他人时,使用描述性的技巧,才有可能使双方建立更好的关系。
我们今天一起拆解了描述性的赞赏三个步骤,能够让对方了解和认可自己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互动 大家还记得哪三个步骤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第一,描述看得到,第二是描述感受,第三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一个词。记住了三个步骤,接下来就到了我们练习的时候啦!
【A3】促动参与-拆书家提问设计
下面我给伙伴们一个场景,请大家根据我们今天学习的三个步骤进行讨论(情景演练); 场景:年底了,各岗位工作强度都比较大,公司运营部新进员工小B,业务能力比较弱,工作半年、表现平平。为了提升业务能力,在努力完成自己工作任务之余,还主动承担同事的任务。有一次,任务(运营计划表)完成的挺不错,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如果你是小B的同事,如何利用今天的三个步骤赞赏他呢?5分钟后进行演练。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1:同事和小B休息时间在起聊天,同事说:小B啊!看到你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你做的计划表那么漂亮(看到的),从这里就能看出你用了很大的心思在工作上,(感受)非常愿意和你在一个团队工作。
【A2】催化应用-拆书家布置特定任务
非常感谢两位的演练,同事和小B推心置腹的交谈。为了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你的能力。从今天开始,在人际交往中找机会表达你对他人的赞赏,要有意强调或使用描述性赞赏的三个技巧。之后作业写到便签上或者分享到群里。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1:在职场人际交往中,跟客户交谈时,描述看到客户办公室的陈列,有奖杯、和家人的合影、与员工的合影,感觉客户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父亲;也是一个有担当的老板,从而缩短了交流距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学习者2:对同学说:轩轩,今天答辩时,(描述看到)你面对评委的问题丝毫不紧张,冷静地回答问题,还详细地向评委解说我们发明的按摩腰枕,临场发挥的那一部分太赞啦,(感受)这次我们肯定稳拿第一!
学习者3:孩子由一道杠升为二道杠时,我会说:(描述看到)在20多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我能感受到你的努力,成为第二个拥有二道杠的学员,你是妈妈的骄傲。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原文拆解练习,小伙伴们了解了赞赏也是有技巧的,描述性的赞赏使对方获得价值感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的运用三个技巧:把你看到的事实描述一下,不带评判和想法;再把你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用一个词总结值得赞赏的行为。学会描述性的赞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