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何改变坏习惯
习惯是怎么改变的呢?
可惜,并没有一套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方法。我们知道,习惯是不能被消除的,而只能被代替。当使用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时,习惯最具可塑性:如果我们保持一样的暗示和奖赏,就能植入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但这还不够,为了保持这个习惯,人们还得相信改变是可能的。而大多数时候,只有在团体的助力下,才能形成信仰。
如果你想戒烟,就应培养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使它提供满足香烟在人身上产生的渴求感。然后,找一个可以提供帮助的团体,比如说一群戒烟的人,或者有助于你相信自己能远离尼古丁的团体。当你觉得自己要忍不住了,就去寻求他们的帮助。
如果你想减肥,就应了解自己的习惯,看看为什么每天休息时,自己都会离开办公桌去吃点心?然后,每到休息时,就找朋友去散步,或到他们办公桌那里闲聊,而不是去咖啡厅,或者加入一个跟踪减肥过程的小组,还可以找一个跟你一样,想在手边放一些苹果而不是薯片的伙伴。
事实一目了然: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习惯,你必须找另一个惯常行为替代。而且当你和一个群体一起努力时,改变的成功性会大大提高。信仰也是必要的,而且它是在群体中培养出来的,即使群体只有两个人,结果也是一样。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读完这个片段,我们了解到:1.习惯最具有可塑性,如果我们保持一样的暗示和奖赏就能用一种新的习惯替代旧习惯;2.利用群体的力量,改变旧习惯的成功性大大提高。
不使用拆页的方法改变习惯的坏处是:第一、方法不对,事半功倍第二、不能持之以恒。
以前,晚上最喜欢拿手机浏览各种娱乐信息,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带回家准备看的书和资料还扔在一边,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能力提升。我试着改变过,把手机交给先生保管,但一会儿就忍不住要过来,为此被他嘲笑过多次,自己也很沮丧。
后来,看到了片段的内容,我试着按照它的方法去做:我把手机和当天要看的书放在一起,当拿手机的时候,就会看到那本书。这样看手机的时间减少了点。没加这个群体前,我认为学习反正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早点晚点都没有关系。可是没有人监督,我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加入拆书帮这个群体中后,在伙伴们的相互鼓励和支持下,我做好了30拆,开始升级打怪!当知道我过了一级的时候,作为奖赏,我给自己买了双漂亮的高跟鞋。所以,没有团队的监督和帮助没有伙伴的相互鼓励,我想我是坚持不到现在的这个TF2-1阶段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伙伴们,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形:早晨当我们的闹钟准时响起,我们却把它按掉,继续睡了几分钟,然后睡眼朦胧的看一眼时间,又睡了几分钟。。。最后,我们匆忙爬起来,飞快的梳洗,早饭也来不及吃去上班了。
请想一想,最近一次的赖床行为发生在什么时候,你都尝试过哪些方法改变赖床的习惯,结果如何?请用便签纸记录下来。给大家1分半钟。
好了的伙伴向我举手示意。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1.昨天早上,没有老公的提醒,平时我7:10分就起床了,昨天7:30分才起床,到公司差点迟到。
2.上周三闹钟响了两次没出发,结果厂车开走了,然后又急急忙忙跑去坐公交车。3最近一次赖床是今天早上,没有动力,奖赏自己放松。
4.前天早上赖床,用手机闹钟提醒2次。
5.半个月前,我没设置闹钟,父母也没有叫我,我迟到了,儿子上学也迟到了。
6.昨天晚睡了,早晨起不来,闹钟倒是响了2次,还是再睡看会,后来还是老婆催说要迟到了,才赶快起来。
下面我们根据现场人数来分组。按照现场的人数我们分为2个小组,左边的伙伴们组成A组,右边的伙伴是B组。
【A1+】(反思加工)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想想看,根据拆页里的方法,怎样改变我们赖床的习惯?
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写在便签纸上,写好后每位伙伴在各自的小组内交流分享。(给大家4分钟时间。)
最后,AB两组中请一位伙伴别用1分钟的时间给我们做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1.把闹钟延长几分钟再提醒功能替换为早上让儿子喊我去喂鱼。
2.让爸妈起床的时候就叫我一起起床,并让他们监督我。
3.以后要换一种奖赏方法哪怕起床翻看手机,也要先起床。
4.a.手机闹钟b.早睡(晚上11:30就睡)c.请老婆督促。
5.跟老公约好,每天早上一起起床(早上7:00)起床并约定超过7:00起的当天必须拖地。两人都买了小米手环,设置手环闹钟。
6.a.闹钟第二次响起的时候一定要起来,或b.和老婆一起起床,不用她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