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长沙橘洲分舵11月30日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如何请求反馈 学习目标: 使用请求反馈的技巧来确保对方准确理解你所表达的内容。

开场:
大家好,我是余随意,今天我带拆的两个片段是选自《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他是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接下来呢,我将用FAB法来向大家介绍这本书:
F特征(Feature ):《非暴力沟通》认为,我们所有人有共同的、基本的需要,人的行为是满足一种或多种需要的策略。这本书中文版已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
A优势(Advantage ):《非暴力沟通》提供具体的技巧帮助我们建立联系,使友爱互助成为现实。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B利益(Benefit):当你在沟通中发生口角、情绪爆发或者当你被他人的话语中伤,感觉到愤怒、抓狂。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学会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之间的冲突,解决以上所说的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在另一些时候,听到“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的回答,我们并不放心。为了确保对方确实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他充分表达他的理解。这样,一旦他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就有机会作适当补充。

例如,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说:“托尼,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托尼咕噜了一句:“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要离开了。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老师发现托尼没有听明白他的意思,她准备作出解释。这时,她很注意她的方式。

“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因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反馈,这位老师先向托尼表达了她的谢意。她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有些时候,我们所表达的内容和对方接收到的、理解的意思完全是两回事。在无法确定对方是否真正理解我们所表达的内容时,为了不影响沟通出现误区或沟通结果出现偏差。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判断对方接收或理解的内容是对是错呢

在这里,我总结出三个技巧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判断。一旦发现他的理解与我们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时,我们可以及时沟通调整:

  1. 提问:我刚刚说的清楚吗?

    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在另一些时候,我们问了之后可能还是不放心,会继续问:

  2. 反馈:你可以重复我刚说的内容吗?

    (如对方重复出来的内容是正确的,那就表示谢意;

    如有误,在感谢对方给予我们反馈的同时,要将正确的内容再一次告诉对方。)

  3. 调整:感谢你的反馈,我的意思是        

预防性讲解

在沟通的时候用到这个方法,是不是会觉得尴尬?容易让对方认为我们低估他,造成反感!其实,刚开始用会有不自然的感觉。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对方没有听明白,你主动去问,刚好帮他解决了错误信息的接收与执行,对方会感激你!如果对方听明白了,你主动提问,会让对方觉得你细心。

不那么做的坏处

如果在沟通的过程中不用这个技巧,那我们就无法确认对方接收的信息是否正确。这时,对方理解错误或者没听明白的概率就比较大,最后,所做出来的事情,完全不是你想要的结果。

【根据原文案例脉络,给出更贴近实际例子】

新人班培训,安排一位同事负责结业证书内容填写,我说:亲,我会把名单进行分数高低排序,80分以下未及格的我们要区分出来。她回答好的!

我说的你听清楚了吗?她说:听清楚了,没问题!

我接着说:你能重复一下我说的内容吗?

她说:根据你给的名单写结业证书,然后放好。

这个时间我就发现对方理解有误,赶紧进行补充确认。

我说:结业证书按我导出的成绩单来写,80分以上的放一块,80分以下的放一块,不叠在一起。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激活经验

我想请问各位,有些时候,你会不会遇到:当你向对方表达你的要求,对方表示听明白了,但是当你反问时,却发现对方根本就没理解你说的内容。另外,如果在以后,在将来遇到同类情况,用到今天的技巧你会是怎么做?给大家5分钟讨论时间,小组内讨论、想想类似的经历,和以后、在未来遇到同类情况你会怎么做?然后我们请出一位小伙伴分享。

请问,我说得大家都听明白了吗?大家有没有听明白我说的呢?

学习者经验

学习者罗生:与下属沟通工作,交代项目上的工作任务,说完工作项后,他反问下属多次确认其听清楚了后,才会安心让其接去工作项执行。

后期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需要进行多项工作沟通时,会这么做:

1、提问:我刚刚说的清楚吗?

2、反馈:你可以重复我刚说的内容吗?

3、调整:感谢你的反馈,我的意思是 这个项目的时间非常紧急,所以需要你把数据统计这个工作项每天同步执行归档,并汇报最新进展

谢谢罗生的分享。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在确认对方已经明白后,我们常常会急于了解对方的反应。一般来说,我们关心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a)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他们会产生那样的感受。为此,我们也许会问:“听我说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为什么呢?”

(b)对方正在想什么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想法。在询问时,说清楚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想法,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所需的回应。例如,我们可以和对方说:“我要请你谈谈我的建议是否有可行性。如果不太可行,那根据你的判断,哪些因素会妨碍建议的实施呢?”如果我们只是问“对这个建议你有什么看法”,那么,对方谈的内容也许并不是我们关心的。

(c)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可能想知道,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请求。这时,我们也许会问:“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将会议时间推迟一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当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对方已经明白了之后,我们想要知道对方的感受或反应。那么,怎么样能够让我们精准地了解到对方的真实想法和反应呢?根据原文我总结了以下技巧:

1、你听到我说这件事,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我的建议/提议怎么样?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呢?

(是赞同的想法,还是有不同建议的想法,不同建议可以让对方提出来);

3、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       

(可以结合对方提出的不同建议)

预防性讲解

大家会不会有疑惑?这些技巧是要一起用还是可以单独用?或者觉得对方明白我说的内容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去了解他的感受和反应呢?其实,不必疑惑,这些技巧可以适用于不同场景,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一起用。而且当你了解对方的感受和反应时,能够帮助你更好的处理事情和提高办事效率。

不那么做的坏处

如果你对对方有信心,认为对方可以把事情办好,那么你可以不使用这些技巧。但,如果你没有把握,建议你使用。因为了解对方的感受和反应,可以让你提前做预防工作或者提前准备B方案。如果不这么做,就会出现“不可控”的情况,会让你特别难堪,或者使你的工作效率低。甚至造成损失。

根据原文案例脉络,给出更贴近实际例子】

公司改革时,保安转外包是一项必须执行的工作,经过协调,刘队接受了公司的这项政策。那我当时特别想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会不会安安静静地离开或者转到外包公司去上班。于是我就用了今天学习的技巧:

我说:刘队,公司的政策,是必需要执行的,但公司也考虑了员工的情况,所以找了第三方外包公司,可以直接入职。虽然编制不属于公司了,但你上班的地方还是不会变的,待遇不会比现在差。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但我还是想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可以告诉我吗?

他说:我是非常愤怒的,但公司是这样决定的,我也没办法。我还没有想好是转保安公司还是回家自己找工作,不过,我想知道:外包公司会像公司一样给我们买五险吗?

我说:是的,都会买。

他说:好吧!

我说:那你同意在这个月底31日前按公司流程办理离职手续吗?

他说:如果确保赔偿金与这个月的工资一同发放,然后协助办理那边公司的入职手续,也只能按这个要求来做了。

我说:好的,你放心,这些我都会安排好的。你只需要31日前来人事部办理手续就可以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接下来呢,为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今天所学的技巧,我给到大家一个场景:

天气变冷了,你打算和好朋友约周末,组织家人或朋友们去宁乡泡温泉。

请根据今天学习的技巧,用片段一的技巧确认对方是否理解正确你所表达的内容,然后用片段二的技巧了解到对方的真实想法和反应

大家根据这个场景,分成小组讨论,在讨论中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时间为8分钟,然后,请小组成员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请问,我说得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J:周末请你去宁乡泡温泉,去不去?

(对应技巧1:你听到我说这件事,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X:没问题,可以把我外甥女,也就是你女儿带着一起去呀?那你可是个好爸爸,好姐夫呀!

J:我的意思是,我们去玩的费用AA制,可以吗?

(对应技巧2:我的建议/提议怎么样?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呢?)

X:这么小气,难道你就不能买单吗?

J:我想知道,如果我不买单,你愿意AA制一起去玩吗?

(对应技巧3: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       )

X:不去了,小气。因为我就想宰你!


A2】催化应用

各位,大家想想,在以后,在未来某种情况下,会不会想要了解对方的想法或反应呢?比如与同事、家人、小孩、爱人沟通时,希望了解到对方的感受及反应。

给到大家5分钟时间讨论,稍后请1位伙伴分享一下。

D:公司想要在下个月调整作息时间,把双休调整为单休,作为人力资源负责人,想了解一些员工的感受和想法。

学习者案例记录

D:公司想要在未来几个月内调整作息时间,可能会把双休调整为单休,因为业务的原因?你听了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对应技巧1:你听到我说这件事,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L:为什么?我无语,一定吗?因为我每周末都有外训需要去上课。

D:我的意思是,公司决定了这样做的话,你愿意接受吗?或者你有什么想法?

(对应技巧2:我的建议/提议怎么样?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呢?)

D:是不是可以根据员工的个人情况来调休呢?

J:我想知道,如果不能,只能按照公司要求的来,你愿意接受吗?

(对应技巧3: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       )

X:如果是公司硬性规定,那我只能接受不,但是更希望公司考虑一下我刚刚的提议。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2个片段,1个是讲到通过“请求反馈”来确保对方听明白、理解你讲的是什么。

2个讲的是,在对方明白你所表达的内容前提下,通过学会使用三个技巧让我们“了解他人真实感受及反应

希望大家在以后遇到同类情况的时候,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到你。

我今天的拆解就到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