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王倩倩,我的三个标签是,第一个标签,我是一名高校教师,第二个标签,我是一名亲子阅读指导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第三个标签,我是一名一级拆书家和未来的三级拆书家。今天我要升级的是TF2-2。
【图书介绍】
【F】拆解片段节选自书籍《高效15法则》,在书中作者总结了15条时间管理法则和高效工作的习惯,并且提出了自己独到的E-3C实用时间管理工具。【A】与其它介绍方法、工具的时间管理类书籍相比,本书在介绍高效法则时引用了大量案例,且都是基于对亿万富翁、奥林匹克运动员、名校尖子生和超过两百位企业家的采访,读起来生动有趣接地气,书中提到的高效法则也是谷歌、苹果都在用的深度工作法。【B】跟随书中案例中提出的时间管理问题,你将从源头弄清楚为什么你有那么多做不完的工作,为什么你的工作效率提不上去,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不管你是想提高工作效率还是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本书都会对你有所启发。
《高效15法则》 P190:
第三个“C”代表Concentrate(专注)。
成功人士走在日程安排的前面,并且不会回应可能引发其他事情的因素,例如即将到来的邮件、社交媒体信息或者“只耽误一分钟”的会议。
成功人士不会同时进行多项任务;他们每次只会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
成功人士通常会在上午在精力处于峰值时专注处理要务和优先事项。
成功人士会全天将工作与休息交替进行,以此保持精力集中和工作产出。大部分人每30到60分钟休息5分钟。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以后,大家会掌握专注做事的方法要点,提高做事的效率和质量,达到高效省时的效果。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如果我问你们平时工作忙不忙?你们的回答会是什么?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回答“忙!很忙!非常忙!”,是的,每天早晨从你一睁眼睛开始,就有大量的工作等着你来处理,想一想,你在处理这些事情时的工作方式是什么样的?是全身心专注地处理每一项事情,还是刚准备写一个报告呢,就有同事找你闲聊或向你咨询一个技术问题把你打断了,或是刚写了个开头,突然想起来昨晚加入购物车里的几件衣服还没取舍买哪件,你赶紧打开链接对比一番,于是明明可以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报告,一个上午过去了,还只是写了了了几字。所以,在你不能专注地工作时,你的精力和注意力会被大量的外界干扰所吸引和分离,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掉时间。
【举例子】不专心的工作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比如上周二上午我要准备拆书过级的资料,当我坐到办公桌前,准备开始研读技能点时,我的头脑中跳出一个声音“别着急,先放松一会,一会再做也不迟”,于是我打开微信看看有没有什么动态,嗯,刚好有人给我昨晚的朋友圈点赞评论,打开一一回复,回复完顺便刷一刷朋友圈动态吧,看到朋友晒的九宫格旅行照,赶紧点开图片一一赏看,开始评论“风景好美啊,东西好不好吃啊?等等。”接着往下刷,看到朋友的晒娃照,赶紧评论一番“宝宝好可爱啊等等”,再刷下去,咦?怎么今天大家都在刷奚梦瑶摔跤这个热点,赶紧点开链接浏览一番,读完以后为了对整个事件有更好的了解,立即上微博去搜相关的话题和视频,看看网友们的评论……结果等我再次想到工作的时候,已经接近午饭时间了。
【例子有效性】说好的准备拆书资料,却被刷朋友圈带偏了,看着拆书手册上的各个技能点,一脸懵,打开预备表却敲不出一个字,我开始后悔自己工作不专心,刷朋友圈的时候是轻松了,但轻松完的代价是我消耗了一上午的宝贵时间,并且拆书过级的资料一点进展都没有,想想离过级的时间不多了,压力和焦虑陡增。所以,有的时候不是我们真的忙,真的没有时间,而是我们很多时候没有专注地去工作,浪费了很多时间并且工作效率低,为了专注地做好工作,在执行中我们要掌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并且完成前只做这件事,之后再做其他安排。比如,在我进行拆书准备工作的时候要把手机放在一边,不要让微信、QQ等分散我的注意力。
第二个要点是,在高效时段处理重要、紧急的事情。比如,早上9点-10点是我精力旺盛的高效时段,我会把解读技能点、选片段、构建I部分思路,这几项重点工作安排在这一时段优先完成。
第三个要点是,工作与休息交替进行,以保持最佳状态。比如,我可以设置一个番茄钟,每次定时30分钟,时间一到停下来休息5分钟,可以趁机站起来活动一下、喝口水、去下卫生间,亦或是原地转动一下眼睛也可以。在这5分钟内小小地放松一下,有利于精力的恢复为下一个专注的30分钟充电准备。
【预防异议+讲解】
也许你可能会说我也想专注地工作,可是身处在互联网的时代,不受外界干扰太难了,如果我不关注微信、QQ或邮件的动态,可能会错过很多消息,那么请你认真地去想一想,真的有那么多重要的消息让你必须时刻关注手机吗?除非要回应紧急情况,否则在我专注工作时,我的手机会一直处于静音状态,没有必要对微信上的每个私信或群聊都设置消息提醒,朋友圈的动态一天不刷也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只在有时间或者已经为它安排出时间时查看。总之,不要让科技控制你,你要控制你的科技设备。在高效时段专注工作时,我的高效时段是早晨,有些人的高效时段是晚上甚至凌晨。工作与休息交替进行时,我采用了每隔30分钟休息5分钟的形式,你当然也可以选择在午休时间运动一下或午睡一觉来消除疲劳给自己充电,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和方式就是最合理的。当然,专注不仅适用于职场工作,妈妈们掌握好了专注的要点将会让你在带孩子和一堆家庭琐事中更高效省时,减少被干扰和分心。
A2分步催化1:
【分步催化——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法】
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在你未来一周的工作或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场景或事情是需要你保持专注的?比如,写报告、做PPT、写年度总结或辅导孩子作业,那是什么样的场景?请描述出来。
【伙伴分享】
学习者:未来一周,我要在个人公众号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我做早餐打卡以来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的分享文,我以前是非常拖延的一个人,这件事情需要我集中注意力专注地去完成。
A2分步催化2:
【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的场景】
针对刚才你设想到的情景,当你准备开始工作时,想起今天的拆书,你会怎么做才能专注的工作?你要排除的干扰源有哪些?你计划给自己设定的专注时长是多久?中场休息时间是多久呢?请按照便签上的要点进行场景加工,并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应用,最后我会请一位伙伴跟大家分享。
【分享行动计划】
学习者:
【加工场景】
场景:我明年要评副高职称,最近要狂写论文。
第一个要点,一次只做一件事:
我在写论文时会集中注意力只做这一件事情,除非有领导打电话,其它事情都干扰不了。
第二个要点是,在高效时段处理重要、紧急的事情:
我会选择精力旺盛的上午来写论文。
第三个要点是,工作与休息交替进行,以保持最佳状态:
我做事的特点是我会鼓足劲把这件事情完成为止,写论文过程中除了去卫生间我会一直专注在这件事情上,但我会选择工作一上午利用中午午休时间来休息恢复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