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熊浩的冲突解决课》 所属活动: 遇到人际冲突时,如何避免或化解人际冲突?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当遇到人际冲突时,如何避免和化解人际冲突? 学习目标: 当遇到人际冲突时,学习者能够运用陈述事实法避免和化解人际冲突

开场: 【自我介绍】1min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我叫邓世超,很高兴认识大家。我的职业是一名培训师。
【图书介绍】1min
【事件】:生活当中或工作中,我们的都有可能和他人发生冲突。比如:有一天你和同事讨论某一个工作项目,同事对你的项目评论说:“你这个地方怎么做的?,明显是画蛇添足,我的建议是....”还没等他说完,你马上打断他的话说:“这个怎么是画蛇添足,他是有用户需求的!你的建议问题在于....”对方心里一听,很不爽地说:“嘿,我这个暴脾气,我给你建议我还有问题了!”......于是,两人陷入一场口水战当中.......
【提问】:大家是否有遇到过别人发生争执的情况?处理的效果怎么样?
学习者:有;
学习者:有好有坏,也有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影响】:遇到这种事情如果双方都不冷静的话,处理不好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容易引发矛盾,甚至激烈的肢体冲突,破坏人际关系。
【解决】: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来帮助我们避免冲突和解决冲突呢?有,今天拆解这本熊浩老师的《熊浩的冲突解决课:谈判》,专门教大家如何解决冲突的。今天拆解的片段,将教会大家当遇到人际关系的冲突时,通过利用陈述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陈述事实+表达感受+提出期望的方法,在遇到人际关系冲突时,避免或化解冲突,方的情绪由消极变得积极或有所缓和。

从态度到事实

罗伯特·博尔顿曾用一个例子,精确地反映了让态度重新回转到事实的这个过程:

营销经理:“你应该严肃对待你的工作。你跟我们似乎乘坐的不是同一条船!”

推销员:“听起来您好像认为我并不适合这份工作。”

营销经理:“不,不是那样的。你很适合这份工作,但目前你的营销指标还有20%没有完成,所以我很担心。”

推销员:“也就是说,您对我的工作比较满意,除了我还20%的指标没有完成,这是让您失望的原因。”

营销经理:“是的。我今年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让我们部门的每个销售员,都能顺利地完成预定的销售指标。有什么地方我可以帮你吗?

推销员:“那么,我的问题出在了―位客户身上。我该如何继续打电话给他?如果我搞定了这一笔肯定能完成指标。”

很显然,这样一个对话过程实现了从一开始的态度,逐渐向事实的转化,使得情绪从消极变得积极,使对话从紧张走向和睦,这种对话方式看上去好像不难,但是这种“盯住事实”的对话方式我们在日常交流中真的能做到吗?如果能做到,你便会发现对话将容易得多,同时误会和负面的情绪则会减到最少。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请问一下这个片段当中两个关键词是什么?对,是态度和事实

对比说明】

在人际沟通过程中,许多人习惯于先入为主,所以总把态度、看法当做事实来表达,容易混淆两者的概念。我们仔细去观察一些人的发言,许多都是在表达态度,而非陈述事实。那什么是态度?什么是事实?举个例子,一个人说:“今天天气太热了!”,而另一个人说:“哪里热,才28℃”,“你是个冷血动物”,“你有病啊,说我冷血动物”。请问这两人是在表达态度、还是在陈述事实?

学习者:表达态度。

对,都是在表达态度,因为都有主观色彩。如果是用态度去反驳态度,则很容易被对方误解,甚至有时会陷入相互指责、批评当中很难得到讨论结果,你不能说你的态度就是对,我的就是错。因为双方认知不一样决定着看待事物态度不一样,所以态度没有对错。如果一个人说:我发现今年11月份平均气温比去年11月份要高。”这是事实吗?

学习者:事实。

对,是。因为客观存在,并且我们可以通过查找、对比两年的数据,来证明是对还是错的,所以事实是可以被证明的。有句话说“这个人翻脸比翻书还快”,说明态度可以转变,而“我看到你今天迟到了”,如果这件事已经发生,请问事实吗?

学习者:是。

请问可以改变吗(不可以)不可以,所以它是事实。

所以态度事实的本质区别是:事实通常是双方都能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可以被证明对错、真假的;而态度更多是一种个人评论、看法、偏好或感受,带有主观色彩,态度不存在对错。事实如果是真实的,则无法改变的,而态度可以改变。

【案例】在人际关系沟通中,避免和化解冲突的好方法是从“陈述事实”开始,比如当你在和孩子沟通中,你看到孩子作业没做完,一直在玩手机,这时如果表达态度通常是这样说:

你怎么回事,做作业这么不认真

而关注事实的表达是

妈妈看到你作业还没做,已经手机1个小时,我很担心你的学习

当你陈述完事实,表达了内心的感受,还不够,要想孩子能够改正他的行为,你还要提出期望,你可以说:“妈妈希望你能先完成作业,因为手机对视力不好,也耽误学习。”

对比这两种沟通方式,如果你是孩子,你更喜欢哪一种,第一种还是第二种?(第二种)陈述事实这种。

how所以避免或化解沟通过程中的矛盾或冲突,方法包含三步

  1. 陈述事实;向对方表达你观察到的事实是什么。例如,片段中营销经理观察到的事实是:你的营销指标还有20%没有完成。我们要引导双方去讨论事实,而非陷入对态度争论。

  2. 表达感受;基于这个事实,你的心里的感受什么样的,是害怕、担心?还是喜悦、开心?还是“香菇、难受”?

  3. 提出期望我们希望对方做什么?有必要也可以询问对方需要我们做什么?例如,最后营销经理希望推销员能够按时完成业绩,并且还询问对方需要什么帮助?

    Where这个方法可以用在处理客户投诉、表达抱怨、处理意见分歧、复盘等场合。

【预防异议】:有些小伙伴会有疑虑说,我在陈述事实的时候还不清楚事实是什么该怎么办?你可询问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观点或态度,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找出事实依据,一步步引导对方去讨论事实。

【正面案例】

有一次我上课,看到一个学员迟到了整整30min,然后还大摇大摆的走进培训教室,我当时心里很恼火,本来想责骂他,但还是压住了自己心中的怒火。当时就运用我刚才讲的管理冲突的3步骤避免了一场矛盾发生。我先陈述事实,我说:我刚才看到你是迟到了30min进来的,今天也没和我请假,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他说:“因为领导叫他去做一件XXX事情,没来得及请假。”然后我再表达感受,“因为你刚才的行为,我感到不被尊重”他也意识到错误,最后我再提出期望,我说:“我希望你以后上课不要再迟到,如果有急事希望你能提前向我请假。”他说:“好的,老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冲突管理的 3步骤:第一步,陈述事实第二步,表达感受;第三步,提出期望

接下来请大家想想看,在你今后的工作或生活当中,有可能会遇到哪些人际关系冲突?比如:客户投诉、工作中的意见分歧、父母的逼婚,约会迟到、拆书家与观察家的意见分歧等等?场景不限,请大家围绕一个场景来写一个剧本,设置两个对话的角色,一个刚开始情绪很激动,一位冷静地使用我们刚才冲突管理3步骤来化解矛盾。

 

剧本要求有人物对话,起因、经过、结果。请大家看到片段的后面,我们有一个模板让大家参考,大家花3-5分钟时间写一下,写完以后我们会请到一组小伙伴来演练一下。我们掌声有请这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是这样的,我以前基本上每天都会遇到这种事(相互争执的事情),今天也发生了,所以未来想通过这个方法来解决一下。

拆书家:好的,你可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时间、地点和背景。

学习者:其实今天天也有发生。其实就是跟我们一个IT负责人,沟通事情的时候,因为我要提需求,要做这个功能、那个功能(他很反感,以下为剧本)。【背景介绍】

 

同事:没法做啊,这东西?!你要改那么大!我明天才能做完!这个对用户没什么用啊!(然后就天天这样子怼我嘛,他一怼我我就生气了,然后我就怼他)

我(学习者):你为什么做不完?!这东西不是很简单吗!几分钟就搞完了!

拆书家:就陷入一种互相争论当中是吧,然后呢该怎么办?

我(学习者):这个需求我是基于竞品的调研,或者是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一个判断,因为基于“头部产品”的调研,发现对用户的留存和用户的体验都非常棒。【陈述事实】(还大概会讲一下这个数据怎么样,让后我再表达感受)

我(学习者):如果我们每次都这样子争论,而不讨论事实,我会感觉很不舒服;【表达感受】

同事:理解。

我(学习者):希望以后我这边能够提供一些依据给你,不要每次上来就跟我“对着”。【提出期望】

拆书家:很棒,最后的结果,你预想一下会变成怎么样?

我(学习者):会,好点。应该不会一来就“对着”。

拆书家:之前就相互怼来怼去是吧,好,你的时间、地点和我们说一下,

学习者:地点就是在公司,时间明天,因为每天都在发生。【时间、地点】

拆书家:每天都在发生是吧,那你可以尝试着用这个剧本里面的方法去解决一下,好,我们掌声鼓励一下,分享的非常棒,我们这位小伙伴分享了一个自己切身相关的例子,运用到我们刚才讲的冲突管理的3个步骤,第一步先陈述事实,讲了一个数据调研;第二步,表达感受,我的感受是不舒服;第三步,提出期望,希望对方做些什么。让非常棒,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他。【回应反馈】


【有力结尾】

人际关系的冲突发生,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在动不动就喜欢表达态度和宣泄情绪。而不是基于事实、陈述事实后再表达态度,所以才导致许多误会和冲突的发生。所以我们要学会“盯着事实”,当你能够做到时你会发现对话容易的多,同时误会和负面情绪则会减到最少,人际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和谐,用薛之谦的话说:“我愿世界和平”,今天的拆解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