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复盘》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40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如何做复盘 学习目标: 区分总结和复盘,用5字口诀做复盘。

开场: 大家好,我是海带。今天呢,海带要带大家一起探讨一件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这件事情做与不做,做好与做不好都会对工作和生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件事是什么呢?(互动)这件事情就是复盘。【事件】工作中我们是否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每次开完户会议、举行完活动、参加完比赛后,你最多用短短几个字或者几句话就快速回顾参与的过程动作。比如,这次客户会议举办的不错,有10个客户成交了,下次加油! 好点的呢,可能会总结下,这次做的好或不好的有哪些?然后下次改进。【提问】不管是几句话还是简单总结,这样就够了么?你能保证下次还能有10个客户成交吗?【影响】有的朋友可能觉得够了。但是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的不错却不走心的回顾总结,其实对于你下次同样活动的开展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你从这次活动中找不到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下次再举行相同的活动你依旧无法把控。【解决】那么怎么解决下次做同样的事情,效果不仅能确保还能倍增的问题呢?这个时候我们只需做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就是这本书《复盘》,如何区分走肾如何在回顾的过程中,去关注当下的行为和思维,并从中找到可复制优化的关键点;走进复盘的世界,你工作生活的效率提升不是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一

所谓复盘就是在头脑中对过去所做的事情重新“过”一遍。它通过对过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回顾、反思和探究,实现能力的提升。

复盘的关键是推演,通过推演这个动作,复盘就不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复制呈现,而是可以对各种可能性进行探讨。正式因为推演这个动作,将复盘与总结从本质上区别开来。复盘不同于总结,就像沙盘不同于计划一样。事前有沙盘,事后有复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在跟随我用RIA拆解完这个片段后, 【可观察到的动作】【具体内容】能够通过有着特定步骤的结构、以学习为导向、团体形式这三大特点来区分总结和复盘。【完成程度】在下次复盘,绕开总结的坑,做个全面的复盘。

 

    大家看完这个片段之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就是你们知道复盘的由来吗?【互动】“下围棋得来的”是的,所谓复盘,是从围棋中借来的一个术语。围棋的定义是,当我们下完一盘棋后,要重新在棋盘上走一遍,看哪些棋子下的好,哪些棋子下的不好等等。这种重新走一遍并且思考的过程就叫复盘,也成为复局。那为什么将棋盘复盘呢?【互动】“我觉得当下下的棋,可能下的不是很好,重新下的话可能会找到好一点路数。”“芳姐,很厉害,抢答正确!”是的,通过复盘,棋手可以发现棋路的不同变化,找到更好的下法,得出新的套路,最终甚至可以形成棋谱,从而实现自己能力的提升。同样的道理,把复盘带到我们的各个领域各个事项,也会得出张张可靠的“棋谱”。

    那目前复盘也得到广泛的应用,金融炒股这块复盘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像我们第三届拆书帮的年会开完之后,我们专门开了一个年会复盘会。说到这里,大家伙就要说了。对啊,我也经常做复盘呢。我们每个月都会有月度总结会,每次做完活动我们也需要做总结报告,对事件进行回顾不就是复盘吗?确定吗?【互动】“不是的吧!”大家都比较聪明啊,那我们看下究竟什么总结什么是复盘。【类似概念】总结是对事件过程进行梳理,它是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和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和归纳。举个例子,我前段时间开了一个新人培训班,领导要我做个总结,我做总结的情况是这样的。首先概述下我新人培训班的完成情况,然后分析哪个环节做的好哪个环节做的不好,最后制定下一步下次开班的计划。大家平时做总结是不是都是这个套路?【互动】是的!但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整个总结中,我们的注意力绝大部分放在一些关键点和里程碑上。比如新人考试通过率、出勤率、以及上课互动次数,获得了哪些多少经验教训,然后由这些点去直接判定我们的培训结果。【概念提出】如果你觉得这就是复盘,那就错了。事实上,总结只是复盘的一部分,复盘有比总结更丰富的内涵。【概念讲解】复盘是在头脑中对做过的事情重新过一遍。这个“过一遍”,就是说从头到尾的审视。

     复盘是除了有总结所包含的动作外,它还对未发生的行为进行虚拟探究,探索其他行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以找到新的方法和出路。【概念步骤how】返回上个例子,我如果是做复盘,我不单要对关键点进行分析,还要将整个培训过程进行重播,且不管是做的好做的不好的地方,都要进行多种可能性的推演。比如在我培训的有个环节,是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之后,会有相应的零食奖励。因为我们是零食公司,要彰显我们的特点。这个虽然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比较积极,但是他们每节课的注意力会被零食分散,回答问题不经思考,而且课堂的秩序有点乱。如果当时回到课堂上,不将零食作为回答问题的奖励,学生会不会回答问题?会!因为课堂表现的不错可以在行为统计上进行加分,这些分数与最终的考核挂钩。零食奖励本想作为课堂增值的事情,却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记得其中有一堂零食正好缺了,然而学生的表现依旧不错。这只是个简单的推演,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更深入点。

      大家听完我刚才讲解的总结和复盘的概念是不是还是有点晕乎?没事,我给大家再讲具体点。要区分总结和复盘,我们可以从三点看:结构、导向以及形式。先说结构我们做总结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先说完成情况,然后分析好坏点,最后给出计划。而复盘具有明确的结构和要素,需要按特定的步骤操作。【点出二段之间的联系】那这个特定的步骤操作是哪些步骤呢?在这里海带先卖个关子,在下个片段我们再来一一揭晓。那么我们接着讲再看导向,复盘是以学习为导向的。复盘的目的是为了个人或者团体在过去的经历中进行学习,诚实的还原事实、分析差异、反思自我。而总结则是以陈述自己的表现为主,或少或者不提自己的不足。我们一般在总结里面都会说这次自己的表现不错,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但在这里从它们的区别中能看出一个复盘很明显的适用边界。【适用边界】如果在一些非常重要的场合,一些需要以成绩为导向的场景,诚实的还原事实,袒露自己的短板这个还是比较不妥的。最后说下形式。【异议预防】总结大部分是个人的形式做总结的。像我之前做的培训总结就是自己一个人制作的,没有其他人参与。而复盘则是组织的形式进行的。到这里,大家会有想法,我们之前也会开总结会啊,那不是团队形式的吗?其实并不是,其实每个人总结完之后去总结会上进行汇报的,不是大家一起在回顾过程去进行推演探究交流,那其他人的也会被已成型的个人总结带偏,一时间很难有新的想法出来。但团队复盘可以通过深度会谈的形式,让参与的人更投入,打开个人的局限性,激发更多的新观点。

     好的,以上就是我们的识坑图谱,我们再来回顾下。【互动】有特定的步骤稍复杂结构的是?复盘。以成绩为导向的是?总结。 经常以团队进行的是?复盘。看来伙伴们掌握的非常不错,那接下来大家动手练练。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伙伴分享场景/需求】今天这个片段你听完后可能深受启发,接下来请大家想一下,未来的生活或是工作中,是否有要复盘的情景呢?这是什么样的场景?给到一个场景就好了。比如说拆书过级后,比如说客户会议后等等,给到大家1分钟的时间想一下。

【分享】

豆子:上周天举行两堂沙龙,我想一下应该明天的样子需要做个复盘。

芳姐:周五公开课,我到时候需要做个复盘。

思思:我1-2拆书后,我要做个复盘。


【布置特定任务】感谢大家的分享,为了让大家加深印象,我们需要应用下。请各位本次活动结束后,留意可能出现的场景,也可以是刚才伙伴分享的场景,也可以是家庭或是工作中类似的场景,不管你们是做真复盘也好做假复盘也好,结束之后,用复盘的三个特点来辨下真伪。大家还记得复盘的三个特点吗?对事件进行结构化的思考回顾,然后要以学习行动为导向,再个就是要以团体的形式进行复盘。

【课后伙伴分享】

场景:1-2过级过后的复盘判定

思思:我按照了海带过级时候编写的小剧本去操作了,效果挺不错的,另外我在众人探究的环节里拉上了我的老师甜甜姐,她表示会跟着我的时间点来尽量安排工作。现在来按小剧本的呈现来评判下是否符合复盘的三个特点。

第一个:结构化思考,有特定的步骤。我是按着回、比、写、究、结这5个特定的步骤去进行复盘的。

第二个:以学习行动为导向。此次复盘是为了从失败的过级的经历中学习,中间我本真的还原事实,从选片段开始到过级中。同时里面有对自己进行剖析探究,之后众人一起帮我探究剖析。

第三个:以团体的形式。我建立了临时的微信复盘群,邀请了拆书过级当中的学员以及观察家一起。

通过以上三个点的评判,我这次做的复盘是基本达到要求的,是真的复盘而不是简单的总结,我在里面找到了很多可以改进的点,相信下次1-2的过级妥妥的。

【总结过度】经过刚才的讲解,我想各位已经知道什么是总结,什么是复盘,以及复盘的三个特点了。那接下来要干什么?【互动】“怎么做复盘!”海带在前面有卖了个关子,大家还记得吗?复盘是有结构化的思考的,需要有特定的行动步骤。那这个步骤是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阅读第二个片段。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二

复盘的时候,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步骤是复盘的流程,可以保证复盘的进展是有序的,也能够保证每个参与复盘的人都知道如何参与,从而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更可能在富盘中得出价值的人事。

联想将复盘分为4个步骤: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复盘的态度:开放心态,坦诚表达,实事求是,烦死自我,集思广益。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在跟随我用RIA拆解完这个片段后, 【可观察到的动作】能够运用复盘5字口诀【具体内容】回、比、写、究、结【完成程度】能在一次活动结束后,做出有质量对工作生活有指导作用的复盘。


【自测表-量表解释】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答题情况。【互动】15分(含)以上的请举手,好的,谢谢。那15分以下的请举手?好的。先和大家解释下。15分以下代表你对平时已经很用心在总结了,里面带着思考和探究,整个向复盘靠拢。而15分以上的,则说明,你可能需要做些改变了,以往你认为的总结都是形式,做了对你下次的工作帮助也不大,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那怎么把复盘式的总结做好,并且从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绕坑能力呢?我们来第二个原文片段。

I:

在联想公司有个比较有名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叫“把事论”。在座的各位是不是觉得“把式”这两个字听上去很熟悉?【互动】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歇后语。“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是真把式。”这里的意思是说,光说不做是假的,光做不说是傻的,又说又做才是真的。在联想里面,说不是用嘴巴说表达。而是你在事前事后,都要有思考分析的动作,能把事情很完整的描述出来。这样的话,在做的过程中,才会有方向感,不掉坑。如果你不去思考分析,即便你的事情做成功了,你依然不知所以然。下次相同的事情的结果你无法把控,所以这样的成功是无意义的成功。但是你有去追究深思,即便这个事情失败了,你依旧会有所收获,这叫有意义的失败。因此,联想认为,无论成败,通过复盘都可以搞清楚其中的原因,从中学习到经验和教训,才是最重要的。于是联想依靠复盘的强大威力,安全地度过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比如应对国际巨头的挑战、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国际化等。

在片段里面,我们看到联想把复盘分为四个步骤: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这个是联想十几年复盘的总结。但是如果放到我们实际操作中,你们会不会觉得可操作指引并不是很强?【互动】评估结果是怎么的评估法?分析原因要怎么去分析?所以为了方便让大家对于复盘更易上手。我们有必要对联想的四步骤进行分解,清楚明确每一个步骤应该做什么,参与复盘的人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要承担什么样的职责,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为了方便大家以后记忆和操作,我把步骤做成了5个动作要诀。分别是:回、比、写、究、结。

【细分步骤讲解】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字:回。这里的回是要回顾我们的目标,这也是复盘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有了目标,在复盘的路上就有了指引。回到我上次的做新人培训。大家觉得我新人培训的目标是什么?【互动】完成工作任务?帮新人熟悉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这些都不是终极目标。终极目标是要要为公司培养可用适合的人才,让公司有一个充沛的人才库。而之前我们所说的那些目标都只是达成终极目标的一个手段而已。有了这个目标,你在复盘的时候,关注的点会更广更深。

第二字:比。回顾目标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实际结果对比了。如果我想达到为创造一个充沛的人才库,我现在的人才培养形式ok不ok。结果对比不是要找到差距,而是要找到问题。

第三字:写,用笔或者电脑写下或者说叙述过程。要事无巨细的回顾我们的事件经过,而且是所有与事件的相关的人都要回顾,因为不同角度的人观察的点是不一样的。这个叙述的形式用文字书写为主,用文字记录事件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动脑重现和回忆的过程。

第四字:究。这里的究是探究,里面细分成2个动作,一个是自我探究,另外一个众人探究。首先在自我探究的时候,根据结果对比的结果,明确一些问题成就的原因,百分之几十是自身原因,百分之几十是外界原因,清楚了这些你就知道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在新人培训的过程中,新人成绩考的不是很好,是不是我考试的时间安排的太紧凑了,还是他们上课不太认真,那不认真是不是我在课程设计的时候,不够吸引?这些都需要直面和解决的。接着众人探究,很多个人看不到的,可以大家一起来找茬。打破个人的局限性,大家一起参与讨论。我觉得培训顺利,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更多的是掺杂我个人的感受,不能代表整体。而学员讲师一起参与的话,所给的回答会更接近事实。

第五字:结。这个结非常关键的,不仅要有东西产出下定论还需要论证。里面共为三步。总结规律、案例佐证、复盘归档。首先看总结规律,找到某些点的规律,也就是弄清楚了前因后果,这对于我们的能力提升很关键。在新人培训的过程,有些课堂气氛比较好,相对的这门课的成绩要高很多。这可能老师在呈现知识的时候,安排了很多互动的环节,让学员放松的去学习,记忆更加深刻点。当然这并不是绝对因素,但是也可能有着一部分影响。接着,因为刚才我们总结了一些规律,但是为了保证规律的正确性,我们可以用一些案例去佐证下。比如我们学员对于互动性较高的课程记忆较深刻点。我们可以选出成绩较高的课,找到该课的老师和学员进行询问,看课堂的形式是否能让学员的记忆点加深。最后,复盘归档。复盘的最后一个动作,虽然这件事做起来比较轻松,但是如果不做的话,前面七步都等于白走了。归档可以把复盘变成有据可查的档案,方便以后的传播和查阅。也就是我将上次的新人培训进行复盘归档后,我下次再做培训之前,我可以以此做为指导指南。

记住这个5字口诀,你的复盘就差不多圆满结束了。很多朋友说,这复盘太复杂了,有这么多步骤。其实这只是开始,你刚接触完整的复盘,所以需要按部就班的去做,但等你熟练以后,很多步骤都会被内化掉。之后你做起复盘来是很快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自测量表】

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一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完全符合)

1.做完一件事情之后,我基本上都不会去回顾,马上投入下一个工作。     1    2   3   4   5   6

2. 做工作总结的时候,我基本上不做思考,想到什么是什么,不做深究。    1    2   3   4   5   6

3. 如果这件事情做失败了,我基本上都不会首先考虑自己的问题。  1    2   3   4   5   6

4. 每次总结的时候,相同的问题总是存在,完不成任务都是因为那个问题的遗留。  1    2   3   4   5   6

5. 每次总结结束后,我都不会对总结的产物做整理。          1    2   3   4   5   6

总分:

A3】

刚才海带讲的复盘5个步骤,大家都清楚了吗?有什么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提问】芳姐:我这边有点疑惑,为什么要做回顾目标这个动作?这感觉有点违背了复盘的本意,复盘不应该是不带目的的完整的还原事实吗?

海带:好的,那其他伙伴有这样的想法吗?

豆子:我觉得没什么问题,这个动作其实比较简单,那个是回顾目标不是设置目标,不会有感情添加的。

海带:好的,非常感谢豆子的分享,刚刚介于回这个动作,两位伙伴有不同的意见。基于两位伙伴的意见分歧,我想问问在座的小伙伴们,你们觉得这个分歧的根源是什么呢?给到大家1分钟的时间来讨论下。

讨论后:

思思:我们觉得,应该是你之前没有把复盘里回这个动作的本意说清楚,所以有了各自的理解。

海带:好的,感谢思思的反馈。我再次确认下出现刚才意见分歧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没有讲清楚回这个动作的本意。(是的)接下来我们来解决下,我刚才不小心甩的锅。为什么要做回这个动作,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希望大家帮海带完善补充这个问题。接下来给大家5分钟时间讨论,你们都可以在探讨的过程中表达你的看法,各位同意吗?(同意)由于人数的问题,我们就整个为一组。5分钟之后大家派个代表出来讲下你们的成果可以吗(可以)

【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

豆子(学员代表):我们经过讨论,觉得回顾目标是有必要的,而且放在前面没有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看动作性质。回是回顾。也就是说目标是已经有的,而不是重新设置目标。这个动作是复盘系列动作中最为简单的一个动作。

第二:找到目标的来源。复盘中回顾的目标,一般与活动的目标一致。就像刚才海带有提到过的,她做新人培训也好,之后的复盘也好,其实都是要为了更好更快为公司建立人才库。

第三:区别目标的出发点。以往很多人做总结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带上一个比较及时功利性的目的。比如希望通过做完这个总结之后,我当下就能从中收获一些感悟,得到一些警示。但是复盘的出发点,是整个大局出发的,目标长远更有意义。

从上面三个点来看的话,回顾目标在复盘里面是非常关键的,它不会设限于复盘后面的动作,相反,它对于一系列的复盘动作有了一个强激励的作用。

【拆书家反馈】

好的,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豆子的精彩分享。有非常到位的帮我讲解了回顾目标的这个动作,通过看“回”的动作性质、找到目标的来源、区分目标的出发点这个三个点,全面分析了“回”这个动作的必要性。最后还得出了一个强大的作用点,就是成为激发复盘后续动作的动力,的确是我之前没有想到一个点所以,你会发现,群众的力量是庞大的,思想交流头脑风暴后,会有许多不一样的新奇的观点。再次强调下,如果以后大家要做复盘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第一步,也就是“回”这个动作。同时也欢迎各位将日后实践中的疑问发出来,我们一起探讨,好吗?


【A2】:现在进入到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在未来的某个场景中,你需要去做复盘。比如要做一次会员活动,比如要做一次客户促销。这些活动结束后,我们怎么去做复盘。现在我们需要现场编一个故事,里面需要刚才我所说的那些类似的场景,但需要用到我们复盘的8个步骤。几百个字即可,设计出人物、背景、对话。在纸上写出摘要即可。时间为5分钟,5分钟之后请人来讲下他的剧本。

【伙伴剧本展示】

时间:明天晚上

地点:家里

故事背景思思今晚过了1-2,没过关,心里失落,但是希望自己下次能顺利通过,她觉得需要做个复盘。

人物角色:豆子、倩倩、陈姐、海带、芳姐

故事内容通过线上形式的复盘,让思思对下次的1-2更有把握。

对话设计:

思思:谢谢大家特意抽出时间来帮助我做这个复盘。

豆子等人:没关系的,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其实也是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

思思:好的,用到昨天海带的复盘5口诀,我先来看下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希望顺利成为三级拆书家。第二个对比结果,我现在还在过1-2,而且需要重新来一遍,离着3级还有很长的距离,所以为了达到3级,我需要提升我的能力,而复盘就是关键。

豆子等人:恩,是的,思思加油!

思思:我刚才写下我的拆书过级的过程,包括准备预备表到现场带拆的环节,你们可以看下。

[叙述]:118日,我跟炜炜报名预约了16日的1-2的拆书。1111日,我原想利用周末时间准备预备表,可是由于那天是光棍节,我在找书的过程中看了眼手机就被淘宝的广告吸引过去了,于是选片段的书被我扔到了一边。1112日,终于选好片段了,可是看着片段发了一天的呆,没动笔写出一个字。1115日,磨蹭了3天终于把预备表赶出来了,然后深夜发给老师。1116日,老师正好赶上在外面讲课,一直没得及看,没等到回复,我就带着预备表到了现场。在现场的讲解过程中,我比较紧张,总是说错字或者忘记词,然后给伙伴A2指令的时候,伙伴都听不太懂,懵逼的状态,后面是观察家帮我做的提醒,最后我整个讲解超时了7分钟]

思思:我来做下自我剖析吧,这个没过关,虽然有小部分是外界因素,但绝大部分责任在于我,我准备的不够充分,不够自信。

豆子:那你觉得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思思:预备表拖到15号才写完,然后就是没有让老师看,好多问题都没有在开讲前被解决。

芳姐:那你觉得你不够自信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思思:因为时间比较仓促吧,没法准备。

芳姐:是的,由于时间问题,你本身对预备表的熟悉程度是非常低的,做不到脱稿。

思思:经过这次我觉得我没过关,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前期准备的时间不够,不能够改正预备表,所以有着一系列的影响。我过1-1的时候,提前10天准备片断,5天前就发给师傅看了,师傅回了话我才上现场,当时讲1-1非常顺利,因为之前反复修整了好几遍,很是熟悉了。

我要把这些时间节点记住,写在手机的笔记软件里面。然后顺便把各个级别的技能点也放进去,这样方便随时查阅。

【给出反馈】好的,非常感谢思思,很深刻的复盘阿!思思在写这步的时候,是从选片断准备预备表开始的,这是对的,因为这些和我们拆书过级的一部分。希望下次思思能顺利过关!

【强有力的总结】本次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来回顾下,第一个片段我们知道了怎么区分惯性总结和复盘,知道了复盘的三个特点。结构化思考、以学习为导向以及团体形式进行复盘。接下来在第二个片段,我们又通过了回、比、写、究、结5字动作口诀学习到了如何做复盘。再次感谢各位的参与,让我们碰撞了更多的精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