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我是Mandy。我是一名HR,平时喜欢书法和画画,是拆书新手,正在苦练内功,想成为高手。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什么是拆书帮。“拆书”,顾名思义,就是把书“拆掉”,拆掉干嘛,当然是拆为己用。“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以成人学习法为原理,强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拆书的理念颠覆了我对读书的理解,以前我认为书一定要看完,否则有罪恶感;看到难的知识点,看不下去,就放弃整本书。显然,这都没有以学习者为中心,而是秉承了过去在学校的学习模式。知道拆书后,我才知道,管他什么书和作者,我才是最重要的!拆书主要围绕RIA便签学习法展开。R是触动学习者的原文片段;I是学习者用自己的话解释原文、凝练原文的过程;A是对书中知识拆为己用,结合自身经验。A可以分为A1和A2, A1让学习者反思过去、A2指向未来,读完片段后学习者受到启发要去实践。RIA拆书学习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该方法写便签,自我学习。另一种是像这样,由拆书家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拆书帮是认同并践行RIA学习法的学习帮会,是公益性组织,也是陪伴个人成长的社群组织。
若要做到真正的共情,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既定安排,至少是暂时放下。
阿伦决定建立新仪式习惯,更加专注地倾听他人,设身处地理解谈话对象。他改变了会议方式,从积极倾听别人的意见开始,而不是急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会不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别人的讲话内容,而不是加以批判。阿伦觉得很受启发,他发现并不需要赞同他人才能尊重异见。他用“我明白这为什么说得通了”和“我理解为什么我的话会让你这样想”等表达方式来显示尊重。当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他会选择“我建议换一种方式看待这个问题”或者“我在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的表达方式提出建议,并且试图降低音调。他希望看到自己言语风格的改变会给办公室内的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大家看的差不多了,没有看完的小伙伴也可以先听我讲解,说不定会发现我的讲解更精彩!
在与人交谈时,当我们对自己的想法胸有成竹,或带着偏向性意见时,我们容易忽视对方,只关注自己的意见。就好像是一位老师,居高临下地在训学生,不管学生说什么,TA都不理会。显然,这种方式给对方造成一种压迫和不被尊重的感觉,不管意见是否真正有效,都很难让对方心服口服。
因此,除非对方主动向你咨询,希望得到帮助。否则我们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温柔却又坚定地提出看法:
1、管好嘴巴,不急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有时我们自认为正确的观点,是在缺乏信息的基础下形成的。过早表达观点容易让我们显得考虑得不够充分,或自以为是。
2、竖起耳朵,倾听对方;这个环节很重要,在这个环节,我们很容易去评判对方。可即便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不要急于否定。介于赞同和否定之间,还有一种状态,比如可以通过总结对方说的话来表示尊重。
3、放下身段,温和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比如“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而不是直接说“我认为这个事情就应该。。。”
A1:
上上周一,有位同事向我吐槽,觉得受到了老板的不公正待遇。
我能理解她的感受,但内心其实认为老板这么对她也是有原因的。作为朋友,我觉得有必要让她认识自我,做出些改变。所以当她气冲冲向我说,这位老板如何如何不待见她时,我抱着要帮她解决问题的目的,直接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我对她说“这也是因为你平时太不待见领导嘛,你看有次XXX找你办事儿,你坚决不办,害得领导很没有面子”虽然我的本意是希望可以帮助这位同事,可从她后面的反应来看,她非但没有领情,甚至觉得我有点落井下石。
看了这个拆页以后,我意识到,当时在给意见时,我跳过了前面两个步骤,直接到了第三步。而且由于我提出的建议其实是对她个人的一个消极的反馈,我更应该在前期做好铺垫了。
A2:
最近领导层就员工的岗位级别和薪资进行了梳理,下周要与每个人沟通。就我了解的内幕信息,我这位同事并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可以想象,下周对她来说必然是郁闷的一周。
我决定主动约她吃饭。这次我会用三部曲的方式,首先认真听她讲完,用共情的方式试图理解她,就算在不赞同她的情况下,我会说“我知道你为什么想了。”“我明白你的感受”来表达尊重。最后,我会告诉她,“这次梳理只是暂时的,明年还会调整,也就是说你还有机会。如果你可以把XYZ做得更好,就更有竞争力了。”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拆书的内容:要做到温柔而坚定地提出意见。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三步:1、管好嘴巴,不急于提出自己的观点;2、竖起耳朵,倾听对方;3、放下身段,温和地提出自己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