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学习》 所属活动: Q家族同门拆书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何减少习惯性防卫带来的不利影响 学习目标: 建立绿灯思维,减少习惯性防卫的不利影响

开场: 介绍图书:
F:这本《好好学习》作者是成甲,是一本关于“怎么学习”“如何管理学习的知识”的书,围绕临界知识的why、what、how来展开
A:这本书的作者—成甲被选为“中国最会学习的人 ” 豆瓣评分为8分以上,这本书和其他个人成长类书最大的区别在于:大部分个人成长类书籍都是关于具体方法和工具的介绍,多强调术的层面,比如思维导图,速记,沟通技能,而这本书会先教你怎么学习,慢慢的把不同领域获取的信息整合起来,尝试着主动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多在道与术的结合。
B:说到学习,到底什么才是最有效的学习?知识是不是掌握越多越好?如何跨越“知道”与“做到”之间的巨大鸿沟,架起桥梁。本书将会综合7个临界知识与刻意练习来提升你的知识结构,同时在每一项技能学习及提升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学习的底层心态,如何减少习惯性防卫的不利影响,在以后遇到不同观点时,恰当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1.jpg2.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原文复述


what:什么是习惯性防卫呢?当我们收到与自己不一致观点时,习惯性作出防卫措施,比如:否认,生气,不搭理对方等等。


why:我们总会遇到听到很多新观点,新思路,有些与你相同,有些相异,如果经常的不经意间触发习惯性防卫,将会使我们失去很多观点及思想的交流机会,最终导致闭门造车。如同清朝末年的中国,自称天朝上国,对新观点,新技术一律排斥,最后导致中国落后西方国家近百年。所以,减少习惯性防卫对个人成长而言,可以让你摆正心态。心态好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细化行动步骤】

HOW:如何减少习惯性防卫的不利影响呢?原文中给出下列方法:

1:遇到不同观点先冷静几秒钟,调整呼吸

2:多考虑新观点的优点和用途

3: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

举个例子来说

我是做服务工作的,经常会接到客户对于我们工作的一系列反馈。有一次,我们在郑州举办一次培训,来自西安的客户要参加,培训开始了没见着人,后来我们销售经理电话过去询问原因,客户说是我们没有给她提供地址,发微信给我也没回,当时听到这个事儿我就怒了(习惯性防卫),我跟经理说:“谁说我们没发地址,她自己没看到怪谁,还说发消息给我,我一个字都没看到,这人是不是自己偷懒不想来还非得赖我们身上,再说了,就算发消息给我没回就不会问第二个人啊,真是醉了”(不职业),同事看我反应这么大,也劝说我别激动。

真正平静下来之后发现,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习惯性防卫,问题是自己是否能意识到并且及时冷静下来。看完拆页内容之后,如果再有同事跟我反馈客户投诉问题,我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1. 首先冷静下来,认真聆听客户的观点,以及同事转述时的观点。

  2. 然后,多考虑客户观点的有用性,同时也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3. 最后,区分客户评论的是“我”还是“我的行为/观点”,客户服务的提升来自于我的观点/行为,而客户对于某项行为的意见,则可以促使我们优化服务内容,给客户带来更多好的体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运用今天的方法,我们现场来演练一番。情景如下:某公司甲和乙是上下级关系,因业务需要一周内对客户进行一场线上培训,甲认为必须用公司现有的软件来培训,而乙认为最好引入第三方如千聊,腾讯课堂。双方因此争论不休。如果你是其中一位,会怎样沟通。2人一组,分别扮演甲和乙,模拟双方对话。(5分钟时间讨论)

好,请1个小组展示下你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演示


学习者现场案例演练


甲老板扮演者:叶子

乙主管扮演者:小健

乙主管:老板您好,最近我们对使用公司APP的客户做了一项调查,反馈我们软件的使用情况,大部分客户反馈不是特别好,主要问题有:卡顿,报错,模糊;这几个问题严重影响我们通过软件给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

甲老板:啊?你说我们软件不好?你们调查全面了吗?

乙主管:我们调查过了

甲老板:你确定调查数据可靠吗?

乙主管:嗯,这项调查我们进行了很久,也调查了大部分合作客户。

甲老板:噢,其实我们自己软件挺好的

乙主管:我们软件确实在有些功能上有优势,不过我部门的工作需要跟客户进行线上直播,所以这些问题如果可以改善,是能降低我们的服务成本,而且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甲老板:您说的有一定道理,那你有什么好的方案吗?

乙主管:我们根据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直播软件进行了对比分析,打算引进第三方成熟的软件。

甲老板:那你先确保这款软件能满足我们的业务需要,而且是比我们的软件好用。万一没我们的软件好用那就白投入了。

乙主管:好的,那这样我去申请一个试用账号,看是否可以免费体验一周,这样既不增加成本,也能了解该软件是否满足我们的需求

甲老板:好的,如果你能谈妥的话我这边没问题。


【拆书家反馈】

拆书家:叶子,请问你作为老板刚刚在对话过程中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

叶子:一开始听到员工说我们公司软件不好会很抵触,甚至怀疑员工是不是抱怨,消极怠工,后来按照今天学习的三步法,就先冷静下来,听对方的观点,找出有用信息,区分“我”和“我的观点”的不同,于是我也就能够顺利的进行对话了

拆书家:好,那请问小健,刚刚你在作为主管跟老板谈判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小健:一开始听到老板这么多疑问,感觉是在怀疑我的工作能力,心里还挺委屈的。不过后来一想,可能老板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也不是针对我个人,这样我就继续把自己的观点表述清楚,看到老板也听取了我的建议,也就没想太多了。


【总结】其实我们每个人在遇到与自己观点不一致时,都会习惯性防卫,但是经常性、习惯性防卫确实对个人成长会有很大阻碍,在当下快速发展的时代,乐于接受新观点,新思想会让自己实现跃迁式的成长,相信在今天的学习之后,大家都能建立起绿灯思维,结合三步法,冷静-发现-区分,尽量减少习惯性防卫的不利影响,获得更大的成长。


好,今天我的拆书内容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及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