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伙伴:大家好!我是拆书家兰山,今天将和大家一起学习的知识是“关于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的相关内容。为了方便今天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分一下组,从我左手边开始每4人为一组,共分为2组。
事件场景: 早上到公司打卡,礼貌性得跟同事打个招呼,这时同事便拉着你说到:亲爱的,昨天看新闻了没,有位著名男作家在厕所里被偷拍了……同事眉飞色舞地讲,如她亲身经历了一般。
提问:那么这个时候,请问你会是何反应,是选择参与一起聊呢,还是只是听她讲完?
影响:其实不管你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都把时间花在了这件不值得做的事情上,复盘一天的时间,发现自己大量的时间被浪费,而没有去做值得做的事情。
解决:所以学会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合理利用时间,排除障碍去做值得做的事,就能帮我们解决“是否要和同事来个朝闻八卦”这个问题了。这一知识点就来自于《精进—如何成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
学习目标:学完后,掌握怎么去评判(行为)一件事是值得做还是不值得做(界定)的技能;以少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利益值却减少”的事情为原则,解决(行为)选择无能和执行无能的困难(界定),去完成值得做的事情。
□3-3要求:选择的图书为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每个拆页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至少有一个拆面不包括how的内容。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半衰期最早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刻的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拿观看综艺节目来说,很多综艺节目耗资巨大、设计巧妙、制作精良,又有多位明星助阵,所以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可是一旦节目结束,就会感觉失落,第二天能记起来的也不多,所以观看综艺节目可以看作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
以此类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感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3-3要求:有体现出【I】环节的互动,且拆书家能精准掌控。
□3-3要求:在未包括how拆页的【I】环节,涵盖了三级讲解引导的技巧:1)给出清晰的how,2)通过对比概念和匹配例子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边界等。
【学习目标】这一片段的学习目标:掌握怎么去评判(行为)一件事情是值得做还是不值得做(界定)的技能
【互动】
拆书家:通过阅读原文,大家来思考一下,是收益值很大的事情就值得做吗,是还是不是?
学习者:不是,还要考虑利益半衰期的长短。
拆书家:没错,一定要考虑利益半衰期的长短,这也是此片段的中心思想。
【对比概念与案例】
这个拆页中,我们看到了“收益值”和“收益半衰期”的定义及通过这两个角度来评估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所谓收益值,简言之就是做一件事情,我的“所得”的大小;收益半衰期是指“所得”随着时间的增长而衰减的速度。
举个例子:我看一个下午的电视剧,看的时候内心很有幸福感,收益值相当高,但当看完之后这种幸福感很快就消失了,收益半衰期就非常短,因此这件事不值得我花半天的时间来做。
同理,我每天打卡背1小时的英语单词,当天的收益值很小,但日积月累后对英语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因此原文说把事情按照收益值大、小和半衰期长、短两个角度分成四类,“利益半衰期长”的事情才是更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那么评判的具体操作步骤是怎样的呢?
【how】
综上,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可以通过下面三个步骤来评判:
第一,以收益值为横坐标,收益半衰期为纵坐标,做一个评判四象限。
第二,按执行人的收益值大、小和收益半衰期长、短将事情放进正确的象限内。
第三,找到收益半衰期长的事情。
举个例子:双11到了,每看到手机上跳出的广告,受价格的诱惑,就特别想下手买双当下正流行的鞋子,这件事对我来说到底是不是值得做的事情呢?
1、先做一个评判四象限;
2、鞋子买回来马上能够满足我的购物欲、满足爱美的心情,是属于高收益的;
3、但这件事情的利益半衰期非常短,这双鞋子会随着时间流失而很快过时,满足感很快会消失,所以仅因价格优惠而购买当季流行的鞋子这件事情是不值得做的事情。
【预防疑异】
同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其半衰期可能天差地别。以“旅游”为例:有些人是走马关花、“到此一游”式的,那么半衰期可能就很短;而另一些人旅游前就会做足了功课,在游览过程中又认真撰写游记,那么对他们来说,旅游的半衰期可能就会很长了。因此在评价一件事是否值得做的时候要以“我”为准,也就是以“执行人”为准。
【回应与反馈】
很多学生玩王者荣耀很上瘾,这让很多学生家长无比痛恨这款游戏,小伙伴们认为“玩游戏”是高收益值还是低收益值呢?
有小伙伴说是低收益值,大家怎么看呢?
没错,在讲收益值的高低一定要以“执行人”为准,“玩游戏”的执行人是学生,如果游戏不是那么有趣好玩,不至于到上瘾的程度呀,所以对“玩游戏”来说,执行人是学生,是高收益值的事情。
【适用边界】
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的三个步骤也有一定的适用边界,是适合于判别个人的工作或生活事件。当遇到集体事件,涉及到集体利益就不一定适用了。打个比方,集团为了展示企业形象,拍纪录宣传片,需要你穿上工服与一百多员工一起配合做背影群演。这个事情对员工而言就不适用这三个步骤来评判了。
□3-3要求:【A2】环节指令清晰,涵盖了三级催化应用的技巧: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编剧本指令】
我们今天学会了“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的三个步骤”,那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用起来了,还可以教会别人用,帮别人解惑也是可以的哦。
接下来编一段小剧本:要求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其中部分对话要使用上“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的三个步骤”这一技能。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4-5分钟,然后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
编剧:小凡
角色:小王和小明
剧本:小王和小明是好朋友,小王毕业后进入了一直喜欢的游戏竞技行业,为了增长自己的技能,几乎游戏不离手,这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他的好朋友小明也玩起了游戏。
有一天小明哭丧着脸来找小王,小王边玩游戏边问他:你这是怎么了?
小明说:唉,你呢,越玩游戏工资越高了,而我是想在职考研的,现在边复习边玩游戏,结果特别糟糕。
小王这时放下手中的游戏,跟小明讲:那我要跟你好好讲讲“玩游戏”这个事了,你是完全没有判别“玩游戏”对你来说是不是值得做的能力。那我教你一下,我们按你玩游戏利益值的大小,还有随着时间长短收益值的长短也就是收益半衰期的长短来做一个四象限;第二呢,你觉得玩游戏很开心和满足,算是高收益值;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你的收益值并没有增加,反而影响了你的学习,因此它是在利益短半衰期的。第三呢,利益长半衰期的事情才是我们值得做的呢。所以控制自己不要再玩游戏了,安心复习考研才是值得做的事情呢。
小明:啊,那你怎么也是玩游戏就可以名利双收呢?
小王:我玩游戏是往职业方向走的啊,对我来说是利益半衰期很长的事情,所以你不要混淆了这一点,明白了吗?
小明:好像你说的有道理,你玩游戏吧,我回去复习了。
[反馈]非常棒!在这个剧本中,我们看到了小明因为没有学会判断游戏是不是自己值得做得事情,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王为小明,用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的三个步骤,帮好朋友解除了疑惑和困难,并让他意识到,对小明来讲,复习课程才是当下最值得做的事情。大家给小凡一点掌声吧!
[结语]
总结一下,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花时间去做,在做之前我们一定要有能力去评判这件事是否是值得做。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
选择无能:就是指我们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比如两本书看哪一本,两个证书去考哪一个。于是就成了布吕丹的驴子,在犹豫不决中寸步难行。
执行无能:就是指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对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往往一个事情看上去越重要,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拖,最后一事无成。
而这些情况,都可能用一条简单的行动规则来改善,我称之为“采铜法则”: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要求:量表题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一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量表题自测】
在开始阅读第二个的原文片段前,请大家先花1分钟的时间做一下刚才提前发下去的小测试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打分,1分表示与你的情况完全符合,6分表示与你的情况不符合,请在1到6分之间进行选择。
1、我能严格规定看朋友圈次数与时间 1 2 3 4 5 6
2、我看到电脑上跳出的新闻页面马上关闭 1 2 3 4 5 6
3、我马上远离朋友的八卦空间 1 2 3 4 5 6
4、我从不追剧 1 2 3 4 5 6
5、哪怕是周末,我也按时起床 1 2 3 4 5 6
好,时间到,我们通过上一个拆页已经学会了评判一件事跟是不是值得做,这几道题目是用来测试大家是否把时间真正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了呢。高于15分的小伙伴恭喜你,接下来的片段对你非常有帮助。14-11分的小伙伴在花时间做正确的事方面已经有些招术了,很棒。低于10分的小伙伴,在时间管理、花时间在值得做的事情方面已经很厉害了,我要向你学习。
好的,接下来,2分钟的时间阅读下今天要学习的原文拆页,读完向我示意:
【学习目标】
大家都阅读过了,本片段的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以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为原则,解决(行为)选择无能和执行无能的方法(界定),去完成值得做的事情。
【对比概念与案例】
在这个拆页里我们看到了,由于社会节奏极快,让我们深陷选择无能即:为了比较哪件事情更重要而迟迟决定不了。
举个例子:深知拆书对我来说是“收益半衰期”长的事,是值得做的事情,但每到选拆页的时候,我很多时候会选择无能,到底是拆沟通呢还是拆逻辑呢?哪个更重要呢?哪个更值得拆呢?常常是到了拆书时间,拆页反倒没选定,因此会错过拆书的机会。
执行无能是指:对非常重要的事情,又找不到切入点,一拖再拖。因而并没有把值得做的事情完成。
例子就是:婚姻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吧,因此会让我对婚姻产生担忧,越担忧就越挑剔或者越想不可以草率,因此很多大龄男女因此也被耽搁下来。
原文给了我们一条原则:“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以这一原则改善选择无能和执行无能的问题。
从原文来看,无法完成值得做的事,问题的本质是:没有以“少做短半衰期”的事为原则,来解决选择无能和执行无能的问题。
但原文中并没有告诉我们怎样解决的具体的方法步骤,但我们有这么多小伙伴在,接下来我们进入微行动学习,集中大家的智慧,我们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3-3要求:在未包含how拆页的【A3】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在拆书家主持的微行动环节,讨论出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1、明确问题
伙伴们,要完成一件值得做的事情,我们刚才分享了两个步骤,一是解决选择无能,无论是高收益还是低收益都可以选择;二是解决执行无能,复杂的事件,可从小处入手。那么你认为这两个步骤哪个更困难一些?
学习者A:我觉得选择更难一些,因为我常常面对一堆书,却总选不出合适的拆页。
拆书家:其他伙伴有不同的看法吗?
学习者B:我觉得执行更难一些,因为当我想去做某件事时,往往很难去认真地执行。
2、引导讨论问题本质
拆书家引导:有的伙伴觉得选择更难、有的伙伴觉得执行更难。正好我们现场伙伴可以分成两组,加入到你认为更难的那一组,在组内讨论一下:让你觉得选择更难,或者执行更难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时间暂定为5分钟,到时候看大家讨论到什么程度。5分钟后,分别请两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1组:难以做出选择是因为,看着很多的选项,我们会想着奔着最高收益的那个选项去,但是又很难判断,哪个收益是最高的?比如我们小组有位伙伴想要提高英语口语,他想到的方法有报课程班学习、找外教一对一、参加英语社群,但是他判断不出来哪个方法能够让他收益最高。
第2组:我们组觉得执行困难背后的原因是:放大了困难,让自己望而却步。
比如:我们组有位拆书家迟迟没有开始拆书的升级打怪,原因是他觉得成为三级拆书家难度很大,觉得自己做不到,所以就一直没有开始。
3、明确问题的本质
拆书家(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重述问题的本质):好的,谢谢你们的分享。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觉得选择更难的本质是因为我们很难去判断到底哪个选项收益更高;而让自己执行更困难的本质原因是人为的放大了困难,导致自己开始就自信心不足。大家同意吗?
4、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拆书家:第二个问题,人为放大困难,导致执行更难,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用执行力的拆页更能解决,我们今天的拆页适用范围对于这个情况帮助不大, 那我们今天就先解决第一个选择困难问题背后的本质是:难以判断到底哪个选项收益更高。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探究有哪些方法可以来解决这个问题?给大家5分钟时间。
5、请每组派代表讲解成果:
OK,哪位小伙伴分享下你们组总结的解决方案?
第1组:根据我们组觉得很难确定那个选择收益高,那个选择收益低的问题。我们讨论出有几个方法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选择困难。第一,把所有的可选择项列出来,给每个选择项目的收益从0~100打分,按照收益值高低排序,就可以一目了然判断出来了。第二,高收益的选择项上就投入多的时间去做,低收益值的用少一些时间去做;第三,有位伙伴的想法是,不要管收益高低,想到了就直接去做再说,想太多可能就错失了成长的机会。还有一个就是用第一个拆页中讲到的方法,判断出是否是短半衰期的选项,如果是,就Pass掉。
拆书家反馈:我是不是可以总结一下
(1)列出待选择事件的收益,并按高、低收益进行排序分类;
(2)用8020法则,用80%的时间在高收益的事件上,用20%的时间在低收益的事件上。
(3)对于想到的选项,先不判断收益值,先做,小步试错。
(4)判断是否短半衰期选项,是的话,不做。
拆书家小总结一下:非常棒,通过刚才的微行动学习,我们解决了小伙伴刚才提出的疑问,相信通过这4个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我们在选择上的问题了。
【 A2 布置任务】
□3-3要求:【A2】环节指令清晰,涵盖了三级催化应用的技巧: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特定任务]了解方法和工具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去用它?
请在下周内,将你比较难选择的事和无从下手的重要的事,写在便签上。尝试用今天我们共同讨论出的方法:(1)列出待选择事件的收益,并按高、低收益进行排序分类;(2)用8020法则,用80%的时间在高收益的事件上,用20%的时间在低收益的事件上。(3)对于想到的选项,先不判断收益值,先做,小步试错。(4)判断是否短半衰期选项,是的话,不做。
[小伙伴分享]
@小智
我是比较喜欢学习和写作的人,因为我来参加拆书,是第一次参加,回来之后,我想过比较难选择的就是当初我字写的也是不错的,但觉得跟写作之很难均衡啊,而且写字短时间内很难出成绩的,通过上周末拆书学习,我认为写作和练字是可以同时选择的:1、练字可以锻炼一个人的美感和结构感,长期坚持对写作也是有帮助的,只要是半衰期长的事情,其实我都可以做。2、我每周用20%的业余时间来练字总是不影响其他事情的安排。
结束语【1分钟】
反躬自省一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最喜欢做的、做得最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愿,因此我们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短半衰期的沙坑之中。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但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对“长半衰期”事件尽管去做,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追求什么,把值得做的事情完成,做到真正每天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