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学会提问》 所属活动: 拆书帮青岛筹备分舵现场拆书1112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打造强批判性思维 学习目标: 掌握强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开场: 大家好,我是兽兽。目前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我擅长的领域是平面设计,擅长PS、AI、PPT等软件的使用,目前以设计师身份兼职与阳米科技公司和新浪微博职场领域。
设计不仅仅是软件的额操作,对知识的需求同样很高。我希望通过参与拆书帮的活动,真正读懂书,丰富自己的学识。
曾近在一个社群里面看到一个爱读书的小伙伴,就和她提到了拆书帮,然而她的第一反应却是“书这么好,怎么舍得给拆开”。
的确,没有了解过拆书帮背景的人对“拆书”一词难免会产生字面上的误解。“拆”在这里不是“拆卸”这一个动作,而是对知识“拆读、转化、吸收”等一系列动作。拆书帮就是这样一个组织,依托书籍中的知识,通过RIA便签法即阅读原文——重述知识——采取行动的步骤将知识内化,成为自己需要的知识,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将其变成自己的技能点。拆书帮也是一群热爱学习、渴望持续成长的人的聚集地,在这里,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陪伴成长。谢谢大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两种思维方式:淘金式思维和海绵式思维


有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因为类似于海面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而被成为海绵式思维。这种流行的海绵式思维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你就越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千头万绪,而你获得的知识将会为以后进一步展开复杂的思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相对而言,这种思维方式是被动的,它并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地去冥思苦想,因此来的轻松而又快捷,尤其当你看到的材料本身已是仅仅有条又生动有趣时,这种思维方式更显成效。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被动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确实为你提供了一个富有成效的起点,但海绵式却有一个极严重,极致命的缺点,对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和观点如何做出取舍,他提供不了任何方法。如果读者始终依赖海绵式思维,他就会对自己最新读到的一切深信不疑。


我们认为,你一定愿意自己掌握主动权,选择该相信什么忽略什么。而要做出决定和取舍,你就要带着一定的态度去读书,即带着问题去读书。这种思维方式需要你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作者在想你细说原委,而你则随时准备与之辩驳,虽然作者本人根本不在场。


我们把这种互动方式成为淘金式思维。淘金的过程为积极主动的读者和听众提供了一种可效仿的模式,他们得尽快决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到底价值几何。在一场互动的对话中被披沙拣金,需要你不断的提问并思考问题的答案。


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就此而言,两种思维方式其实可以互补。要想在知识的河流里淘出智慧的金子,你在淘金盘里首先的有点东西供你掂量才行。此外,要评判辩论是非,我们还真有点知识,也就是有点儿可以信赖的见解才行。


我们不妨更进一步,简士一下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怎么样不同的行为。采取海绵式思维的读者通常怎样读书呢?他逐字逐句地细读,竭尽所能地记住所读材料。他可以在关键词和重点句子底下画上线,或用彩笔做标记;他可能做笔记来概括主题和要点;他不时复习书本上的划线部分或重温笔记,确保自己没有遗忘任何重要的知识点。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作者的观点并充分加以理解,他记住作者说理论证的全部过程,但不对其做任何评价。


采取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又会怎样呢?像采取海绵式思维的读者一样,他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但两者间的相同处仅此而已。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问自己一系列的既定问题。旨在找出最佳判断或最合理的看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页内容结构梳理

两种思维

海绵式思维

概念:不加筛选直接吸收知识

优点:知识的获取量大

缺点:完全相信获取的知识,对知识没有取舍

淘金式思维(批判性思维)

概念:通过自问自答从海量的知识中筛选和提炼出适合自己的知识

优点:不被知识牵着鼻子走,能将知识化为己用

两种思维的重要区别:海绵式思维着重知识获取的结果,多还是少。淘金式思维着重获取知识的过程,与知识进行互动。

以美国禁枪为例

结论:批判性思维是检索和搜索信息的好方法

重述

淘金式思维对知识全盘接受,批判性思维是怀着对知识怀疑的心态,重新审视知识,深挖文字表面之下的内容,从而保证知识的可靠性,掌握更牢固。

但我认为这两种思维方式不是必须二选一的关系,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两种思维方式可以合理的组合使用。

以学习唐诗宋词为例,初期用海绵式思维对已有的诗词歌赋进行背诵记忆,了解句式、字词含义、表现手法等等,打牢基础;后期进行深入学习时,如描写秋季的著名诗词有哪些?诗人在描写秋天景色时遣词造句上有什么不同?由景及情,诗人当时的心境如何?造成这种心境的原因是什么?个人经历还是社会环境?有了前期的积累,再回答这些问题时,虽谈不上信手拈来,但会更有思路、内容也会更详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海绵式思维因为不需要太动脑思考,经常会走进其困扰当中,如一些新闻报道、鸡汤软文,文章写的头头是道,简单的接受会对其深信不疑。如年初在朋友圈刷屏的《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一文,无数网友看过后为凤姐的故事感动点赞,甚至落泪,凤姐形象洗白,赞赏超十万元。但很快,剧情急转直下,账号主体被怀疑营销号,账号被封,文章删除,微博上也扒出凤姐各种反面言论,新人设瞬间崩塌。我在看到这篇文章后,也被感动了一把,尤其是最后结尾那句“只要不认命,没有飞不上枝头赛凤凰的麻雀,哪怕最开始低贱到尘埃里”,直戳人心。

但我们用批判的思维来看待呢,会问自己,文章所写属实吗?凤姐过往的经历是什么样的?她现在的处境是如何?文章是由她本人所写吗?文章出来后,媒体的报道是什么样的?倾向如何?权威媒体如何看到的?等等。这样一来,掌握了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也就能理智去对待了。

【A2】1、面对一则新闻报道,不急于下定论,先去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先关的关键词,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保持对事件的持续关注,最后的真相或许和最初所看完全不一样

2、强批判性思维和拆书帮的RIA拆书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面对书中的知识,多用RIA思维进行思考,不全盘接受,选取对自己有用的,化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