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 所属活动: 高效处理问题&解决情绪问题&积极行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学会通过自上而下四步法,解决防范潜在型问题 学习目标: 学会用自上而下法解决防范潜在型问题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的拆书家小煜。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书籍是《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他的作者是高杉尚孝;作为一本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书籍,它的很大一个特点是自身逻辑结构非常清晰明了,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他的,恩,对许多问题的解释不仅有解决问题的逻辑,还带入了大量实例。通过阅读这本书籍,可以掌握十个以上解决问题的套路,比如:思考事业战略的3C(公司分析company、竞争对手分析competitor、顾客和市场分析customer);拟定营销策略的“4P”等等。他给了我们很多解决问题的逻辑。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第一部分中的如何解决防范潜在型问题。那我们今天将学习到的方法是自上而下法。
首先给大家清晰一下,在大家阅读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时防范潜在型问题,其实顾名思义啊,它是指在问题发生之前,我们先解决他的隐患。如果等事情发生了,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接下来请长老帮我发一下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自上而下法的四个步骤

由自上而下这个手法,首先是从假设不希望发生的结果,也就是以最终的不良状态开始着手再查明诱因。

如同前文确认过的,防范潜在性问题的本质其实是恢复原状型问题,只是问题尚未显在化。但严格来说,我们的目标不是恢复原状,而是如何维持现状。运用由上而下法来解决防范潜在性问题时,必须注重以下的四个课题。

第一:假设不希望发生的不良状态

第二:确定引发不良状态的诱因

第三:拟定预防策略,排除可能的诱因

第四:预先拟妥发生不良状态时的应对策略

现在以“轮胎磨损”的问题为例,逐一检视每个步骤,看如何用由上而下法来解决防范潜在性问题。

第一、假设不希望发生的不良状态

一个负责任的驾驶总是注意行车安全,然而影响行车安全的不良状态有很多种,其中包含了车子打滑、引发事故。因此车子打滑这是我们不希望发生的一种不良状态。

第二、确定引发不良状态的诱因

有许多因素会引发车子打滑,比如下雨天,特别是刚下雨时,路面的油脂浮现,容易使车子打滑。另外猛踩刹车容易使轮胎抱死而打滑。还有方向盘打得太猛也容易打滑,而且,使用过度磨损的轮胎,即使行驶于正常的路况,也可能打滑。

第三、拟定预防策略,排除可能的诱因

确定了诱因之后,就可以拟订预防策略,排除这些可能的诱因。比方说,我们虽然无法阻止下雨,但是可以选择下雨天不开车或是减速行驶。还可以避免猛踩刹车,或是学习怎样顺畅的打方向盘。

现在的车子几乎都装设了防抱死制动系统,换句话说,厂商已经帮我们准备了预防策略。不过厂商无法预防轮胎磨损,这时候,预防策略是驾驶必须平时就做检查,如果发现轮胎过度磨损,就要去换轮胎。像这样排除一些可控制的风险因素,就是预防策略的基础。

第四、预先拟妥发生不良状态时的应对策略

但是无论我们想出多么周全的预防策略,还是很难达到百分之百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因此,最好预先思考万一车子打滑时的应对策略,例如预先练习打滑时方向盘该如何打,装设安全气囊,以及购买保险等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大家都阅读的差不多了,好,阅读完了。刚刚的这个片段呢,告诉我们一种在问题发生前进行规避的一种方法,由上而下法。等问题发生了再去解决,将会付出更大的成本。这个大家认可吗?由上而下法呢,它是指首先我们要看到问题全局,再去找到中间的一些诱因,就是导致后果发生的原因,再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并且要假设不良后果发生了,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其实这个片段是不太友好的,日本语言翻译过来非常拗口,我会给大家简单解读这四个步骤,并讲解一下小案例。相信我们现在已经没法离开计算机了,我们经常会利用计算机保存资料。保存好资料。这是我们想保持的状态。

但是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熬夜做的文档不见了,早上过去电脑打不开了。这就是我们假设可能发生的不良状态。它是有可能发生的。

第二步,我们分析导致后果的原因会有哪些。比如个人操作失误,电脑中毒,像前段时间的勒索病毒,或者是电脑坏掉了。

那么第三步,我们针对可能导致后果的原因制定防御措施。在第二步当中,我们找到了可能导致后果的原因,在这一步,我们将对这些原因进行防御。人为的疏忽经过适当的训练而减少。对于电脑中毒,我们可以安装防毒软件;使用不易损坏或者注意电脑使用环境也可以减少电脑坏掉的几率。

但是,以上说的措施能百分之百解决问题吗?不一定,对吧,那第四步也是非常重要的,假设的不良后果真的发生,我们怎样应对呢?古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那比如说重要数据还是丢失了,那我的手机里会提前预备一个电脑高手的电话,在数据丢失后我可以第一时间恢复和解决。

小到不想被淋湿那就带伞出门,不想混乱无规律生活而排除诱因,大到项目管理或者人际沟通,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沟通。但是,如果问题已经发生了,那我们需要换一种解决方式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我们刚刚讨论了在问题发生前进行危机控制的四步法。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大家,在过去的生活中,有没有因为没有提前做好突发状况预案,或者没有对关键因素进行提前预防而导致的沟通或者事情处理不顺畅的情况呢?请大家在组内讨论一下我们过去相对失败的经历,之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来给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公司去年举办年会,当时我们负责DJ那一块,因为我的电脑坏掉了,就找同事借了一台。以为都没有问题,因为他是做设计的,以后大部分软件都是有的。但是谁知道来到现场准备播放PPT的时候,才发现电脑连办公软件PPT都没有。结果嘉宾本来是要播放PPT的,但是最后就么有播放PPT。我认为这是一个没有提前去做预防的案例。

拆书家提问设计: 非常感谢胡盼小伙伴的分享,确实我们没有预料到对方的电脑里没有办公软件,没有提前去做预设,所以导致了一个不好的结果。接下来是我们的规划应用的时间了。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有没有是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这四个步骤的呢?请拆书家帮我发一下A2的模板我给大家设计了模板,请大家按步骤进行规划,写下你预计实施的时间,写下清晰可操作可衡量的步骤。我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思考。

好,我看到有些同学已经制定好了策略,那请我们的一坨同学来给大家做一下分享。关于这四个步骤,之后打算如何应用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打算在下周实施。

1.假设不良状态:我们需要重新招聘一批;2.原因:表明原因是招聘需求不明确,真实原因是招聘的同事经验不足。3.预防策略:有经验的同事、她的领导、我们(运营)一起把需求确定清楚。而不是她确定好了,不经领导及我们的确认直接发布。4.发生不良后的策略是:立马制定新的需求,重新招募。

用4个简单的步骤进行规划是一个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的步骤。从全局角度进行思考,相信我们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可以给大家些许启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