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力管理》 所属活动: 拆书家内部过级场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有效倾听法 学习目标: 运用‘四步法’,达到有效倾听

开场: 大家好,我是王蒙,很开心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拆书。今天呢,我想和大家聊聊关于沟通的话题,也希望能够通过今天的拆页,能让大家用‘四步法’,达到有效倾听。
【F】: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书是《精力管理》。作者是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书中把精力管理分为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四个维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套全情投入精力管理训练系统。作者认为时间管理只是精力管理的一部分。因为时间的总量不变,只有管理好精力才能对人生更加全情的投入。

【A】:大家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写到:是纽约时报超级畅销书,世界500强员工培训必备,并且已经被译为了28种文字。并且呢这本书还受到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作者史蒂夫·R·柯维的盛赞。

【B】那么这本书对于学习者来讲能带来什么呢?如果你关注体能精力的话,这本书会从饮食、睡眠、工作节奏等方面来帮助你提升精力。如果觉得情感精力需要充电的话,那么这本书则也会从正面情感、人际关系、沟通等方面来解决你的问题。当然今天的拆页就来自于情感精力中的部分。在这里也希望大家能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用‘四步法’,达到有效倾听。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阿伦是一家大型消费品公司的市场部总监,凭借敏锐的思维和超强的创意为人称道。他喜欢主导。自己参与的每个项目,在他看来,这仅仅是为了取得最好的成效而已。但是他的同事和下属却认为自己不受重视,甚至觉得受到了侮辱。阿伦始终没有发现别人对他的不满。纵观他的全情投入问卷数据,他的聪明与创意的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大家同时也评价他疏远、不爱交流、行事挑剔。他本能地将这些反馈归咎为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风格,并对自己部门高居不下的人事变动率也给出相同的解释。他先是告诉我们,跟下属‘一起玩’没有意义。随着我们进一步追我,他承认自己不习惯亲密的关系,并且觉的闲聊会尴尬。他也头一次意思到,当他以强硬态度加入某个合作项目时,从来没有想过别人的感受。

仪式习惯

与一位员工聊天,从倾听而非讲话开始。用我自己的话向讲话人反馈,转述我认为自己听到的内容。使用类似‘我认为我明白你的意思’的表达方式。

若要做到真正的共情,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既定安排,至少是暂时放下。阿伦决定建立新仪式习惯,更加专注地倾听他人,设身处地理解谈话对象。他改变了会议方式,从积极倾听别人的意见开始,而不是急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会不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别人的讲话内容,而不是加以批判。阿伦觉得很受启发,他发现并不需要赞同他人才能尊重异见。他用‘我明白这为什么说的通了’和‘我理解为什么我的话会让你这样想’的表达方法来显示尊重。当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他会选择‘我建议换一种方式看待这个问题’或者‘我在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的表达方式提出建议,并且试图降低音调。他希望看到自己言语风格的改变回给办公室内的人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了,如果大家看完了可以抬头示意下我。

首先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在平时你是怎么倾听别人讲话的呢?你又希望别人怎么来倾听你的讲话呢?作者在文中提到了阿伦习惯的改变,也是从改变倾听习惯开始的。我从原文阿伦的例子中细化出四个行动步骤:

1.     慢表达。这里的慢并不是慢慢说,而是不要急于表达的自己观点,仔细的倾听对方。

2.     莫批判。对于对方的讲话内容和观点,自己不要急于批判。 大家可以看到,莫批判其实就是对慢表达的进一步的延伸。

3.     有反馈。这里所说的反馈呢,其实是贯穿倾听始终的过程的。比如说:用语言、肢体、甚至眼神都算是反馈。当然书中也提到要总结对方讲话内容,以此来确认对方说的和自己理解是否一致。

4.     给建议。其实这个并不是必要的,但是在对方要求发表看法的时候,就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了。


【适用边界】

以上呢就是作者在原文中提到的4个步骤。那么这里呢请大家思考一下,这种有效倾听,适用于哪些情况?哪些情况又不适用呢?

我觉得这个方式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是适用的,但前提是建立在互相尊重或善意的对话基础上的。如果双方不存在该基础,也就不适用于该方法,比如说对于一个恶毒咒骂的沟通,也很难会进行有效沟通的。

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吧。上周五下班之前我和朋友约好去看电影。我在给朋友打电话的时候很犯贱的说:电影是19点45分的,然后就以为他知道了。所以到了19点的时候我发现他没有任何动静,就给他打电话说你怎么还没来,行不行啊之类的。等我发完火才知道他以为是晚上9点钟也就是21点45分。虽然最终没迟到,但是总的来讲,还是很不愉快的。那么怎么用今天所学的内容来改造下这种情况呢?首先我觉得我要确认他是否知道是19点还是晚上九点(反馈),在发现他没到的时候,我也不应该那么着急的批判他(莫批判),应该让他把话说完,了解没来的原因是什么(慢表达)。如果能够做到这些的话,可能那场电影看的也就比较愉快了。

【预防异议】

大家应该注意到我上面的例子并没有完全使用这四个步骤。因为这个方法本身是弹性的,使用这个方法也是要因地适宜,因事施法的。比如说在一些单纯的诉苦或者分享喜悦的沟通中未必要有建议,也未必要有复述了。

另外倾听的本质是沟通,有效倾听也不例外。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在假设一方在使用这个方法,如果在沟通的过程中,双方都在使用这个方法,对于沟通来讲可能更是事半功倍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刚刚学习了有效倾听的四步法,我也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接下来我们进入现场演练的环节。

我来假设有小明和他的妈妈两个角色,小明今年高考完毕,想去外面读书,他觉得他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而妈妈觉得小明还小,现在出去不放心他,并且觉得本地也是有很多好的学校,所以想让小明留在本地。不过呢,他们两个在沟通的时候都想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有时候会经常打断对方讲话,所以也就导致他们都弄的自己一肚子气。 

我们现在两人一组,一个扮演小明,一人扮演小明妈妈。这个时候,他们之间再次沟通,如何来运用今天所学习到的内容,帮助他们母子俩通过四步法,达到有效倾听呢?


请大家独立先思考2分钟,想想如何去说,2分钟后,开始演练时间5分钟,5分钟结束后,大家一起听听一组小伙伴是如何做的。


【学习者分享】


小明:妈妈我有个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你看我现在高中毕业了,我的想法是现在我长大了,想去外地上学比如说西安,我觉得西安是一个历史名城,我也特别想去。另外那边学校也比较多,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还有很多的同学都去那边,我自己也比较喜欢历史。所以我也特别想去那里比如那里的西安交大,希望妈妈能支持我。


妈妈:【妈妈在刚才听的时候一直在注视着小明,停留了2秒后说】刚才听了你讲的话,你现在是想去西安,志愿想填西安交大?对不对?

小明:嗯,是的,妈妈。我想去西安,想去西安交大。

妈妈:那作为妈妈来讲,我肯定是希望你能留在我们身边的。我们可以继续的照顾你啊,并且也会经常见面。那同时听到你自己的想法,并且也能开始规划自己的道路,有自己的主见,妈妈也挺开心。同时呢我觉得有几点想法和你分享一下。

小明:妈妈,你说。

妈妈:西安那边呢,天气和我们南方这边不太一样,气候还是很干燥的,我不知道到时候你是不是能适应得了,现在填志愿前你是不是可以先去一下那边试一下是不是可以适应那边的环境。

小明:嗯

妈妈:然后你也可以到时候走走转转,看看那个地方是不是你所希望的历史名城呢?这样也能拿来和家乡的学校做个对比。如果你真的喜欢的话,并且觉得那里是你唯一喜欢的地方,我们还是会支持你尊重你的想法的。

小明:嗯,好的。谢谢,妈妈。


 【回顾】今天我们学习了有效倾听。通过:慢说话、莫评判、有反馈、给建议这四个步骤,从而达到有效倾听。同时也简单描述了这个方法的使用范围:尊重或善意,最后大家也做出了自己的情景演练。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以上就是全部拆书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