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颠覆性思维》 所属活动: 一级内部升级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开启颠覆性思维 学习目标: 开启颠覆性思维

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晓军,按照规矩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今天给自己定义的三个标签是拆书帮会员、产品经理和PMP。成为拆书帮会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参加线下活动3次以上,同时还要通过拆书帮训练营,这是一项比较艰难的过程,我算了一下从知道拆书帮到成为拆书帮会员已经过了1年多,我希望拆书帮会员这个标签能一直伴随我的后半生;我现在的工作是互联网产品经理,主要负责公司手机终端产品规划和实现;我计划要在今年12月份参加PMP考试,在未来的3个月中我都要和PMP打交道。好了介绍完我自己了,那么我来介绍一下拆书帮和拆书。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书帮源自帮主赵周老师的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意在帮助大家解决成人学习的三大问题——1.没时间、没精力;2.看不懂、记不住;3.看不下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看到好书就想买,家中藏书万千,买了书你缺总是读不下去,书架上的书基本都还是新的,总是心怀愧疚,或者觉得读书没有实际的用处,或者读不懂,或者用不上,拆书帮就是帮你提供一个方法论,把书的知识拆解为自己的能力。拆书的拆有两层含义,一是不必把全书读完,只要对书中一个片段有所收获,就已经值回了书价;还有一层是要将知识片段拆为己用,通过联系过往的经验和规划自己今后的引用,在不断内化的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在这里不得不提一RIA便签读书法R阅读原文、I重述原文,A应用原文。


原文片段

颠覆性假设是一种有意为之且毫无理性可言的想法, 它会彻底调转你的思维方向。这有点像生物进化论中的点断平衡论(PunctuatedEquilibrium),即进化的过程是缓慢的,每一次平衡都是被渐变过程中发生的突变打断。颠覆性假设的目的就在于, 打破让大感到舒适的、 习以为常的商业平衡, 从而让你的思维方式发生激变。

颠覆性假设与平常意义的假设截然不同, 平常所说的假设是人们根据一系列事实, 作出最符合事实的猜测, 随后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对假设进行验证。例如,当你要打电话时,发现手机关机了;根据这个事实,你得出的假设是手机电池可能没电了,充电后就可以继续打电话了;然后,你会通过给手机充电这个行为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如果假设是正确的, 你就可以继续用手机打电话;但如果充电后,手机还是无法开机,则需要作出其他假设, 然后在进行验证。

颠覆性的假设则要求假设者放弃理性的预测,挑战当前所面对的事实,至于理性预测和挑战现实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改写萧伯纳的一句名言来加以说明:两者之前的区别正于,一个是接受当前事物,问“为什么”;而另一个则是想象事物不该是它现在的样子,然后问“如果······会怎么样呢?”

在当下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商业运营充满了不确定性,想象事物不该是它现在的样子,然后问一问“如果······会怎么样呢?”这应该成为每位商业决策者必备的能力。所以本章的目标就是让你能够重新审视你当前所在行业中哪些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事。

TF1-1 颠覆性思维截图.png 

"如果将管道、 电力设施和通气孔建在建筑物外面, 而不是放在建筑里面, 会出现什么情况? ”,结果建成了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法国巴黎蓮皮杜文化中心。

颠覆性思维的精髓在子想象事物本不该是现在的这个样子,然后问“如果······会怎么样呢”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原文中定义了什么是颠覆性假设,就是有意为之的且毫无道理的想法,它会彻底调转你的想法,你要打破现在舒适的、习以为常的常态。

颠覆性假设与平常意义的假设是有区别的,平常性的假设是人们更具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做成的符合自己的常理和常态的假设。而颠覆性假设是要求假设者放弃理性,向反方向,或者更多维度的方向进行假设。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想用手机打电话,但是手机关机了,这个时候平常性假设,就会有出现这些答案:是不是电池没电了?这是根据常识进行的判断和假设。而颠覆性假设就会出现:如果手机没有电池会怎么样呢?

那么开启颠覆性思维的第一步就是想要事物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然后问“如果·····怎么样呢?”

颠覆性思维并不适用于任何场景,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本来可以高效解决的问题,我们一般需要正常假设思维,如果使用过度,容易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颠覆性假设主要使用于创新相关的职业或者商业工作。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刚才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明一下我是一个产品经理,是一个需要颠覆性思维很强的职业。记得有一次,和领导一起讨论我们手机APP产品形态。当讨论到手机怎么遥控电视的时候,我和领导就产生了一点分歧,我就是习惯用平常性假设,手机和电视机顶盒连接肯定是要通过局域网连接,保证两者之间的链路最短和最优。但是我的领导之前一直是做互联网产品,习惯用外网,基本不考虑内网网络的问题,他就是强调要用外网,这样我们俩的分歧就出现,按照我平常的惯性思维,当即我就表示出了我的看法,说外网不能用,会影响网络连通,影响巴拉巴拉一系列的问题,然后我和我的领导就起了争执,最后不欢而散。那个时候的我就没有一点点的颠覆性思维,如果我有的话,那么至少不会和他吵的那么厉害。

 

A2现在回到我的工作,产品经理是一个需要颠覆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呢我给自己列了一个计划,每周和领导讨论产品的时候,领导提出的任何想法都记录下来,并且能够提出“如果······会怎么样呢?”的时候要积极的提出,当场不能提出的时候,会后也要自己根据记录的要点,每一个都要提一句“如果······怎么样呢?”每个月将自己的总结汇总一下,然后总结哪些能用到自己的产品上。